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家长

在班本活动中践行“微创新”

家长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学术归档 最新发布 模块sitemap 名妆网 法律咨询 聚返吧 英语巴士网 伯小乐 网商动力

在班本活动中践行“微创新”

柳杨

一、原因

1.基于对先进课程理论的践行。如瑞吉欧的方案教学,教师在实施方案教学时强调以符合人性的方式鼓励儿童与环境中的人、事、物发生有意义的交互作用,强调教师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充分顾及儿童已有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主张让儿童在游戏状态中主动地建构知识,在实施方案教学的过程中,从主题网络的设计、方案活动的展开和实施,到方案的总结,整个过程不是墨守成规,而是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给予儿童充分自由探索,尽兴表现和共同生活的机会。

2.基于对原有课程的突破。我园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进行过《园本节庆特色课程》的研究。通过研究,园本节庆特色课程框架建构已基本完成。但在整个建构过程中,我们的基本视角是迁移、运用,活动中用成人的眼光考虑和选择我们认为适合幼儿开展的活动比较多;而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依照孩子的眼光和需求来选择、开展相关的活动则考虑的比较少。因此节庆活动开展中,成人的味道浓,越俎代庖的成份多,而孩子的趣味淡,自主参与体验的成份少,较少考虑到教师发展的层面,考虑到班级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差异。

3.基于幼儿的发展。现在的幼儿与过去的孩子相比,他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宽,求知欲越来越强。他们聪明、好动、调皮,不喜欢受老师、成人的束缚,这就产生了现代教育理念、现代幼儿的发展与传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极不适应的矛盾。班本活动就是在充分尊重和满足幼儿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下,为幼儿提供更多的选择权,有助于幼儿的个性得到更充分和更主动的发展。

4.基于教师的提升。班本活动开发作为幼儿教师的一种行动研究,是以班级为开发的基地,以班级为开发的决策依据,以班级教师为开发主体的一种课程研究模式。它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对班本活动开发有着积极的反哺效应。

二、实践

1.尝试

我们以“春节”为背景,让各班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主题。老师曾一度很迷茫,不知道从何入手。面对没有经验的老师们,我们决定按三步推进:从模仿实践——同中求异——自主开发。我们查阅了一些与此相关的书籍,分析经典案例,尝试着自己设计班本活动。在文本表达的方式上,采用了主题式的架构模式,从主题的产生、主题目标、预设活动、区域活动、环境布置这几方面进行组织。老师们又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最终确定了以模仿为主的“红红的新年”、 “噼里啪啦鞭炮响”;同中求异的“香喷喷的饺子”;自主创新的“我要上春晚”、“蛇年说蛇”、“年夜饭”等9个班本活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班级的老师大胆尝试,打破常规,将项目教学法、学习型区域等理念活学活用,创造性地运用到班本活动的建设中。

例如“我要上春晚“主题中,教师大胆采用阶段性构建模式完成了该主题的实施。教师将整个主题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启动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完成主题的确定、开展形式、活动流程、预计产生的问题和教师可提供的支持等,第二阶段为探索阶段,在这阶段完成组合的产生、节目的编排、服装的制作等。第三阶段为分享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完成演出任务,升华主题,突出仪式感。

通过这次的操练,我们发现教师的思路没有完全打开,组织方式还是以集体为主,经验的获得以教授为主,且活动内容与主题的关键经验联系不大,有时为了学科的平衡牵强附会地安排一些活动。但老师们大胆尝试的精神很值得肯定。下一步是要让老师知道进行班本开发的途径和要点。于是核心组成员通过学习与研讨,确定了班本活动的流程:分析节庆活动的核心价值——班级情况分析——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班本活动的主题或话题——建构网络图——进行价值判断和筛选——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开展相应的活动。

2.实施

这次我们以“发现节”为背景再次开展班本活动。在实施班本活动时,老师不急于确定主题,而是通过教师群体的“头脑风暴”,分析“发现节”的主要价值点,而后再进行班组的讨论。我们发现在选题时要注意:关注幼儿的需要和学习愿望,使内容具有教育价值;关注幼儿的现有水平和挑战性;关注幼儿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使活动具有可行性。

在研讨初期,老师们一致认为“发现”是这个节日的关键价值,于是围绕“发现什么”“怎么发现”话题继续研讨。随着研讨的深入,老师的思绪逐渐被打开,不再局限于季节特征上的发现,拓展为对周遭事物的一种关心与变化,凡是幼儿感兴趣的、能接触到的都可以成为我们“发现节”研究的对象。哪些话题是我们班孩子感兴趣的呢?哪些话题可以在班级中实施?在开展此项话题活动时,班级家长或社区中有哪些资源可以帮助我们将话题深入?带着这些问题,老师们又分班组进行了讨论。就这样,老师利用排除法将不符合班级情况的话题逐一筛除,最终确定一个主题或话题。最终,我们确定了“球球总动员”、“兔宝乐园”、“男孩女孩”、“好多鱼”、“彩虹饼干店”、“躲猫猫”、“小小气象员”、“我的班级我的菜”等8个班本主题。

三、收获

1.在选择主题时,教师从“师本”向“幼本”转变。根据班本活动流程图,在选择主题时,教师会在班级中进行谈话和讨论,了解幼儿的兴趣和经验发展水平,并以此为基点开展主题。如有位老师擅长音乐活动,原本她想在班级开展的主题是“好听的声音”,但通过与小朋友的谈话,让3岁的孩子静下心来聆听各种声音似乎有困难。孩子们反倒是对体育运动很感兴趣,经常和家人在一起打球、踢球等等。老师最终还是尊重幼儿,将主题定为“球球总动员”。

2.在设计主题时,教师从“单一”向“多元”转变。我们的老师很善于学习和汲取,在第一次班本活动开展中,她们还是以集体活动为主,但在这次活动组织中,集体活动不再是唯一的呈现方式,在“我的班级我的菜”主题活动中,组织形式呈多样性发展,既可以是集体的、小组的,也可以是个别化的。又如在“彩虹饼干店”主题中,老师从幼儿喜欢的饼干入手,设置问题情境,我们做饼干需要什么?这些东西从哪里来?谁来教我们做?做好的饼干吃不完怎么办?(开一家饼干店)开饼干店要准备哪些东西?(名字、标志、部门分工)——参观饼干店——饼干店最明显的标志是什么?饼干店里有什么?饼干店各部门人员在做什么?——确定我们的店名为“彩虹饼干店”,商标为“彩虹”,各部门分别为设计部、烘焙部、包装部、销售部(饼干超市)、点心吧。就这样,在一个个充满情境的问题中,在孩子们一步步的解决问题中完成了“彩虹饼干店”。

3.在实施主题时,教师从“定性”向“弹性”转变。在主题开始之前,老师会有一套预设方案,但实施中教师可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主题网络的编制可由教师预先设定,也可由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而确定。在实施的过程中,网络还可以根据幼儿生成的内容拓展或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经验,对预设支架作调整,即对某些分支予以扩展,让幼儿作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而对某些幼儿不感兴趣或难以完成的部分进行删减。

以上的实践是我园对课题研究初期的总结,我们将会在班本活动研究和优化的道路上继续摸索前进,为完善园本课程做出不懈努力。我们也真心希望在班本活动中践行“微创新”,让孩子们的活动更精彩。

(江苏省南京市春晖幼儿园 )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61598.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