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园园
一、优化家庭教育模式,夯实幼儿健康心理形成的基础
有人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应该做到:
1.家庭和睦
家庭成员之间每天生活在一起,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但大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要我们能相互包容一下,问题基本上都会迎刃而解;即使出现了一些矛盾,如果能冷静下来,通过及时地交流沟通,也能得到妥善解决。家是爱的港湾,孩子是爱的结晶,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让爱充溢在家的每个角落。
2.树立榜样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多向孩子传递“正能量”,如敬业上进、言行一致、待人热情、诚实守信等等,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杜绝溺爱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的家长说:“孩子一点也不听话,特任性。但他爸爸不让说,我一说他,他爸就跟我急!”“他爷爷奶奶特护孩子,不能看孩子哭,一哭,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家长爱孩子,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的爱要有理性,对孩子的需求也要讲原则,不合理的要求不满足(但要让孩子知道其中的理由),使孩子感知需求的合理标准,从而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4.关爱陪伴
现实生活中一部分父母常说:“我工作实在太忙了,没时间管孩子。”因此,心中常有愧疚之心,老想在物质上多“补偿”一下孩子。孰不知,孩子真的在乎这些吗?实际上,孩子若常处在冷落之中,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出现自闭、孤独、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每个孩子都只有一个童年,家长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缺席将是不可弥补的遗憾。家长应以平和的心态,处理好公私矛盾,工作之余多分些时间给孩子,不因您对孩子的情感缺失,造成难以抚平的心灵创伤。
5.及时充电
作为父母,在育儿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对于有心的父母,这些难题都不会成为育儿路上的绊脚石。因为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可寻求帮助的途径有很多。例如在网络上查询或征订相关的育儿杂志、购买育儿书籍、拨打专家热线等形式都可以为家长排忧解惑。另外还可以和邻居、朋友等交流育儿经验。宝宝入园后,父母还可以从老师那里及时了解孩子的在园表现,并获得有针对性的帮助,使教育延伸到家庭中,多渠道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教师创设高效的心育环境,做幼儿心理健康的引导者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把“具有健康的体态、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作为幼儿身心状况发展与培养的标准与内容,并建议“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作为老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更新理念,提升素养
现在的幼儿园教师基本上都是“科班出身”,在校期间虽然接受了系统的专业训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幼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有的老师却仍把自己定位在“教书匠”甚至是“保姆”的角色上,面对新的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的冲击,感到力不从心;有的老师在职业倦怠的作用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出现了消极、不思进取的不良现象。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要多学习、多思考,努力使自己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2.面向全体,关爱个体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两句话说明了个体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每个人都有得到别人认可的需求,孩子也不例外。陶行知先生指出:“小孩的体力和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否则创造力就会被削弱,甚而至于夭折。”这里所说的“营养”,显然是指成人对孩子的关爱。教师对幼儿的关爱是教育中最珍贵的营养,在爱的润滑作用下,各项教育目标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实现。
3.家园共育,保教结合
个体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会出现很大的反差,尤其是幼儿。常听小班家长反映:“宝宝在家不会吃饭,都是喂着吃的,没想到在幼儿园都是自己吃。”“我家宝宝在小区里和其他小朋友玩,从来都不会打人的,这次怎么会打班上的同学呢?”“宝宝在家很活泼的,喜欢唱歌、喜欢跳舞,怎么看他上课不积极呢?”等等,“一个小宝两个样”的现象不计其数。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教育,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些情况。老师观察幼儿的在园情况,及时向家长反馈;家长对孩子在家的表现,存在的问题及时与老师进行交流。这种家园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及早发现幼儿心理健康的问题,通过家园共育,保教结合,进而防患于未然或及时地进行心理矫正,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三、发挥社会联动机制,守护幼儿的心理健康
奥地利的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幼儿的早期经历非常重要,很多人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近年来,频繁发生校园中的故意伤害事故,例如某大学医学系学生的故意投毒事件,某大学学生报复杀害室友的事件等等,反思这些事件的背后,无一不是由于孩子在幼儿时期心理不健康而种下的苦果。可见,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每个家庭的责任,更应上升为整个社会的责任。除了政府的支持、舆论的引导、专家的建议,我想,作为社会一分子的我们应从我做起,在关注孩子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还应渗透在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只有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才有希望看到祖国的未来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江苏省徐州市开发区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