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际梅
在不知不觉中,一周的“引智培训”结束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却给我带来了巨大的触动。在这一周中,我们放慢脚步,跟随澳大利亚老师不急不慢的节奏,认真感受澳大利亚艺术教育,认真地思考培训的“教师立场”与教育的“幼儿立场”问题。
一周中,澳大利亚老师与我们进行一次次的互动,提问、思考、回答;商量、查阅、介绍;设计、制作、展示,我们的各种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并惊讶于如此快乐、疯狂的培训。习惯了被动式地聆听、接受,这种培训,使人不得不全神贯注,认真对待各项挑战任务。不知不觉中,我们在与老师、同学的互动中,了解了新知识,学会了新方法,提高了主动性,同时增强了团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正是“教师立场”的培训方式吗?“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这正是澳大利亚专家所传达给我们的讯息,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引智”。
从澳大利亚老师分享的学前教育教学大纲、各学科的教学框架、学习内容及教学策略,极富趣味的操作游戏和教学视频,无不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澳大利亚学前教育的研究成果。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洛果夫的社会文化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在他们的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证明。体现“幼儿立场”的教育,真正做到了:关注多元、凸显尊重;关注过程,强调反思。
反思我们的教育,总是习惯从教师自己的立场出发,把自己的需求当作幼儿的需求,以自己的兴趣代替幼儿的兴趣,最终以牺牲幼儿为代价实现自己预定的教育意愿和目标。而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一切为了幼儿”,最流行的、最有号召力的口号就是“为孩子的明天着想”。看起来,我们提出的“幼儿立场”似乎是鲜明的、坚定的,但结果是,幼儿在“幼儿立场”上的缺位。成人在“幼儿立场”上的越位,最终使“幼儿立场”异化为“成人立场”,最后只剩下“成人立场”。其后果是让孩子“伤”在了起跑线上,弄得一个个成了“乖宝宝”。
看到了澳大利亚的幼儿教育,我才算真正理解了“幼儿立场”。
“幼儿立场”的教育是尊重幼儿的兴趣。通过老师的介绍,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澳大利亚的教育给予孩子充分的成长时间和空间,孩子们在幼儿园享受生活,并逐渐形成浓厚的本体感、幸福感。老师们会耐心地观察孩子,等待孩子,只要孩子有兴趣,教师就随时可生成新的学习内容,引导幼儿探索、学习,非常尊重幼儿。
“幼儿立场”的教育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它根植于幼儿生活的现实世界,尊重生活,创造生活,以生活为教育源泉,在生活中寻找教育的立足点、增长点、实施点,让幼儿在生活中接受快乐无痕的教育。
“幼儿立场”的教育是用幼儿的思维方式设计活动的。苏珊老师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就应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一味地强制灌输、简单地“告诉”和机械重复地训练,会伤害了他们自由和探索的天性,破坏了“儿童”的本义。因此,我们必须着力改变,改变自己,改变教育,站在幼儿的立场,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设计教学活动,提供有效的鹰架支持和促进幼儿向最近发展区发展。
“幼儿立场”的教育,教师是教学法的引领者。罗拉教师说:“要理解幼儿,进入幼儿的内心世界,就必须科学评估幼儿,关心、了解、尊重幼儿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用幼儿的哲学观看待幼儿的世界。”他们积极保护幼儿,善待幼儿的精神萌芽。总是以一种体验式、游戏式、鉴赏式、辩论式等方式回应幼儿,使幼儿的问题进入一个引人入胜的追寻境界,引导幼儿思考,满足幼儿的好奇欲望,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向幼儿学习,保留一份敏锐的童心看待世界。
他们和孩子一起想、一起玩、一起学,走进幼儿,与孩子共同讨论,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教育孩子。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课堂是一种邀请,邀请教室里的幼儿,邀请课程中的幼儿,也在邀请自己的加入。这些是孩子喜欢的方式,更是一种爱的方式。
“幼儿立场”的教育,是具有包容性的。他们平等对待每一名幼儿,让每一个不管家庭贫穷、富裕,身体健康或残疾的孩子们都尊严地生活在教室里和校园里,努力地保护他们,爱护他们,引领他们。
让我们用批判性的思维,再次思考教师培训和幼儿教育的问题,以人为本,将立场真正归位,回到“教师立场”和“幼儿立场”上来!我想只要立场上的根本性转变一定会带来教师的快乐成长与幼儿的快乐成长!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氾水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