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朔
内容摘要:本文对比了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形象和华裔作家任璧莲《典型的美国人》中拉尔夫的形象。从他们的共同点出发,辨析二者的差异及其成因。通过分析两个人物在追梦过程中的同中之异,两位作者均对美国梦进行了反思并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引发人们思考。
关键词:美国梦 盖茨比 拉尔夫
几个世纪以来,关于“美国梦”的小说层出不穷,《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其新颖的故事结构、发人深省的主题、文风自然却立意深刻成为其中最璀璨的明星,无人能出其右。作为新生代美国华裔作家的任璧莲,同样写了一个追寻美国梦的故事,她将20世纪后半叶备受瞩目的少数族裔文化身份与百年来人们对美国梦不懈追求巧妙结合,呈现了主人公从中国人到典型的美国人的蜕变,及其在寻梦之旅中的成长与反思。本文将从三个角度分析盖茨比和拉尔夫异同。
一.伊始:追求事业
盖茨比和拉尔夫都有事业的追求,都想在“没有限制的”美国干出一番事业,功成名就。年少时的盖茨比对富兰克林鼓吹的美国梦深信不疑,像他一样每天制定一份像模像样的时间表,从起床开始,到学习、运动等等,还有一系列个人决心,就是为了“要出人头地”。拉尔夫也在到美国之初同样怀揣雄心壮志,不仅要考班上的第一名,还要立志拿到博士学位证书,否则就不回国。他也给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目标,“1.我要修德。2.我要为全家争光”(任璧莲,2016:6)。
但二人的初衷却不同。盖茨比是在为个人的成功而努力,拉尔夫却是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漂洋过海,为了能够光宗耀祖,衣锦还乡。这是由于中美两国不同文化价值观: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美国比较强调个人主义,个人的权利,个人的自由,他们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一切靠个人的奋斗……我们是以家庭、集体、国家为重的”(韩瑞霞等,2011:50)。
美国强调个人主义,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个人的意愿和目标。美国个人主义精神提倡自力更生和自我抉择。盖茨比也深受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坚信只要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就能实现梦想。所以盖茨比效仿富兰克林,为自己制定了严苛而详细的计划还有类似“不再吸烟”、“每周读有益的书”、“对父母更加体贴”(菲茨杰拉德,1983:179)之类的个人决心来告诫和激励自己。十七岁之前的盖茨比纯粹、坚定,不矢为一个怀揣梦想的有志青年。同样是个人主义精神的影响,“个体主义同时反对利用传统、宗教或其他形式的外在的道德标准来限制个体行为选择”(李灏、翟石磊,2010:120)。因此,盖茨比的家庭责任感和团体意识相对淡漠,为了个人的成功,他可以抹掉过去:包装出身、伪造学历。为了脱离家庭的束缚,他可以轻易地、没有负担地逃走,不受血缘的羁绊。因为看不起自己的父母,嫌弃他们贫穷,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杰伊·盖茨比”,彻底告别过去。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则有着浓厚的集体主义色彩。“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主要是‘仁和‘礼,‘仁是指个人必须克制自己的欲望,恢复礼仪,安分守己,强调的是个人要把自己纳入集体,和集体熔为一体”(庄丽莉,2010)。因此中国人讲究伦理道德,重视血缘、家族,对宗族、国家有着很强的归属感,形成集体主义价值观。深受儒家文化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影响的张意峰(拉尔夫)在到美国之初想拿到博士学位,他也给自己定下一系列严苛的目标。其中两个首要目标是“我要修德”和“我要为全家争光”,可见他追求美国梦的初衷只是为了不辜负父亲的期待,为了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他所谓的每天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也体现出他抑制个性和自我,克制自己的欲望,循规蹈矩,不做有损身份和背离道德之事。还没有受到美国文化浸染的拉尔夫仍是最纯粹的中国人,他最初的追求、目标和行为无一不体现着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家庭、宗族为重,重视集体的利益而不是贪图个人的享乐。
二.方式:身份的转变
盖茨比和拉尔夫都期望通过身份的转变获得社会认同。盖茨比通过改名、编造学历、伪造身份,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根基深厚的有钱人家受过高等教育的少爷,希望借此获得美国东部上流社会的认可。拉尔夫从初入美国时坚守他的中国文化身份,到逐渐归化全盘接受美国文化和观念,希冀以此获得美国白人的认可,同样发生了身份上的转变。
但盖茨比是阶级身份发生了变化,是显性的;拉尔夫是文化身份发生变化,是隐性的。这是由他们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差异决定的。自我认同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而社会认同的基本观点认为,社会团体及团体内部成员都会赋予个体或积极或消极的价值内涵,这势必会影响到个体的社会认同。当社会认同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可能会通过努力使现有团体获得更多的积极区分(閆丁,2016:549)。盖茨比坚信他是“上帝之子”,因此他不甘心囿于社会底层。当他发现脚踏实地的努力让他的成功之路愈加漫长,他选择了贩卖私酒、投机倒把以敛取财富,改名、隐瞒出身、伪造学历以编造新身份,成了一名资产阶级新贵。他希望这一新身份,在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双重支持下,能够助他打破阶级的界限,获得上流社会的认可。
尽管拉尔夫同样想进入美国中产阶级,但他与生俱来的、无法改变的肤色,让他只能从文化身份上向美国白人靠拢。拉尔夫起初固守着中国文化身份,坚持自己只是在美国留学的中国人,因此他“拒绝加入美国籍,声称他的家就是中国”(任璧莲,2016:23),签证出问题时他选择中国餐馆打黑工——同中国有关的地方是他的心理安全区。后来在美国安顿下来后他选择海伦结婚也是因为她是贤妻良母型的女人……他的自我认同让他坚守在中国人的小圈子里,对美国人嗤之以鼻。但后来因为无法回国,加之他们的小圈子闯入了一个完全美国化的格罗弗,失去了家园的拉尔夫在格罗弗的诱惑下逐渐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偏离,开始向美国文化靠拢。格罗弗向拉尔夫炫耀他的车子、财富,告诉他在美国即自由。在这里,决定一个人地位的是金钱、生计、车子和房子,而不是他的才学、专业。美国白人的种族歧视也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拉尔夫丢掉他的梦想、放弃博士学位,转而为了挣钱去开炸鸡店,终于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完全美国化——住进白人社区、拥有了自己的车子,终于成了“典型的美国人”。
三.结局:破灭的美国梦
两个执着的追梦者最终都遭受了同样的打击:他们追寻的美国梦均破灭。但盖茨比在看清黛西的虚伪和拜金后仍不愿放弃,仍保留着对黛西和上流社会的希望,不愿承认他苦苦追寻的美国梦已然破灭;拉尔夫在破产之后终于醒悟,开始反思身在美国的他究竟应当如何自处,认识到他的美国梦不可能实现并开始反思。
这与作者的态度有关。菲茨杰拉德对盖茨比批判中不乏同情,任璧莲关注的不只是华裔的美國经历,而是试图向我们讲述一个人的族裔属性是如何决定他在多元社会中的命运的,而拥有双重族裔属性的人们又该如何在多元社会中自处。
盖茨比是坚定地理想主义者,他对自己的定位是“上帝之子”,为了符合这一定位他不惜抹掉自己的出身,不断按照上流社会的标准自我改造。得到黛西和被上流社会接纳成为他的执念。所以当他看清黛西的真面目后仍不愿承认:他向上流社会攀爬的梦想以及对黛西的渴望是一个彻底的错误。他抱守着自己的梦想不愿清醒,活在对美化了的上流社会的幻想之中。另外,当他富贵加身,身处上流社会之中时,又无法像周围的人那样沉迷于享乐,而是试图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追寻自己的理想、完善自己的人格,这份纯真难能可贵,这种理想主义精神也值得称道,却也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作者希望呈现的是一代又一代变迁之后美国梦的虚无和不切实际,曾经让美国梦扎根、萌芽、生长的沃土早已被虚荣、放纵的“爵士时代”所取代。美国梦的精神内涵——坚毅、勤奋、刻苦、自律——已经被完全抛弃。人们追求的美国梦其实是金钱梦,财富即自由,金钱即美国。但盖茨比其实是被美化了的追梦者,他是一个很纯粹的人,有纯粹的理想和目标。即使以死亡为结局,仍是抱有最后一丝丝希望——黛西的电话。作者没有打破他最后的希望,让他知道这通电话永远也不会打来。这是作者最后的仁慈,没有将虚幻的泡沫在他面前完全打碎。
拉尔夫则没有那么“坚定”,在经历了一系列打击、破产之后,他开始自我反思,对自己的身份定位感到困惑,开始思考“我是谁”。他意识到作为一个拥有双重种族的人,他既不是美国人,也不可能在多元的美国作为“纯粹的中国人”而存在。这一认同危机让他意识到一味迎合美国文化和价值观是行不通的,他需要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因而他作为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开始觉醒。在任璧莲看来,“认为一个人可能有单一的一种文化身份的想法是幼稚的”。美国作为一个拥有多个种族、多种文化的国家,就像一个大熔炉一样把世界各种文化包罗在内,要想在这个大熔炉中生存下去,“独善其身”是行不通的,她意在提倡东西文化的融汇。这也正是任璧莲所说的,“缺乏人类团结的价值观的美国梦是毫无意义的”。
四.结语
通过描绘盖茨比和拉尔夫对美国梦的追寻,从起因、经过到最终结果,菲茨杰拉德和任璧莲不约而同地反思了美国梦并批判了社会现实。无论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那个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的“爵士时代”,还是《典型的美国佬》中拉尔夫所在的本土主义和种族歧视盛行的美国,都不是最初成功孕育美国梦的那片“平等、自由、民主”的土壤,美国梦只有扎根在更健康、更自由、更包容的土地上,才能开花、结果。而作为逐梦人,他们在畅想美国和美国梦带来的金钱和自由的同时,也应当警惕这背后的限度和痛苦。
参考文献
[1](美)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M].巫宁坤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2]韩瑞霞等.差异中的同一:中美文化价值观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6):49-54.
[3]李灏,翟石磊.基于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价值观的中美思维模式的反思[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0(4):219-224.
[4](美)任璧莲.《典型的美国佬》[M].王光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
[5]闫丁.社会认同理论及研究现状[J].心理技术与应用,2006(9):549-560.
[6]庄丽莉.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表现与根源——中美文化比较浅析[J].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2010.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