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伦
内容摘要:“断肠”作为《天净沙·秋思》的诗眼,统领了全篇十一个意象,使全文意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文中所有意象都是指向“断肠”之情。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断肠”可以发现诗人羁旅飘零之愁、思亲怀乡之苦、时间伤感之痛、前途未卜之悲以及仕途坎坷之哀。正是由于“断肠”之情的开放性,才使得《天净沙·秋思》成为艺术经典名篇。
关键词:“断肠” 意象 情感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作家马致远的一首独具魅力的小令,历来被视为艺术经典名篇,也一直被收录于各版本语文教材中,全曲仅用5句28个字就用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秋日夕照图。全曲意象的有机组合,语言的凝练性,风格的顿挫有致,情感的开放性,带来了一种“语尽而意无尽”的艺术效果。难怪近代学者王国维称赞此篇“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于此。”[1]
中国的古诗词鉴赏向来有“诗眼”一说,或明示情感,或点明主旨。[2]诗眼是承载起全篇意象,它是作者情感的直接表达,也是诗中意象想要传达的意境。《天净沙·秋思》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就是全篇的诗眼,统领着全篇的十一个意象,把全篇十一个看似毫无联系的意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幅整体的画面。整一首小令,以“断肠”之情为中心,辐射到全篇的十一个意象,赋予了十一个意象独有的感情,反之,十一个意象所想要表达之感情正是“断肠”之情。《天净沙·秋思》作为一首典型的借景抒情诗,通过各种肉眼所见之意象以及心中想象之意象,通过“断肠”来表达诗人的情感状态,倘若没有“断肠”二字,《天净沙·秋思》只能算是一篇简单的写景诗,不能算得上是一首抒情诗,恰恰正是因为末句“断肠”二字,烘托了全篇的意象,使得全部意象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有了情感的逻辑,把每一个意象都赋予了作者的感情,正是因为“断肠”才使得十一个意象做到“形不散而情不散”。往往一篇好的诗歌能够以情感意脉贯穿于全篇的意象中,而由多个意象连接而成的情感意脉最终指向“诗眼”。诗人情感状态的变化通常都是借助诗中意象来传达的,《天净沙·秋思》中无论是“枯藤老树昏鸦”还是“古道西风瘦马”,抑或是“小桥流水人家”,所有意象的组合传达出诗人孤独、凄凉、绝望、无奈的情感状态,而这些情感状态最终都指向了“断肠”,整一首小令作者最后一声“断肠”的喟叹,把抑制之情喷发出来,向读者无声地诉说着孤独绝望之情。
“断肠”二字作为《天净沙·秋思》的诗眼,向读者传达诗人的复杂情感,统领着全文意象,使全文意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实《天净沙·秋思》除了意象的有机组合使其成为艺术经典外,还有其“断肠”具有极大的解释和想象空间,诗人开放性的情感赋予了读者无限的想象。通过对《天净沙·秋思》的字词解读,发现诗人的“断肠”之情蕴含了羁旅飘零之愁、思亲怀乡之苦、时间伤感之痛、前途未卜之悲以及仕途坎坷之哀。
一是羁旅飘零之愁。小令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道破诗人是作为一个飘零之客流浪于天涯。“着我之色,寄我之思”,诗人所见之景正是诗人情感上的呈现,诗人在羁旅途中看到枯藤老树昏鸦,看到古道西风瘦马,看见夕阳西下,这些意象道出了诗中游子之愁。“人在天涯”中的“人”仅仅是指诗人自己吗?抑或是,抑或不是,但是“断肠”之情毫无疑问的是诗人所发出的一声喟叹。老树上缠满了藤蔓,那藤蔓不知枯萎多久了,乌鸦外出觅食而归,而这枯藤老树正是乌鸦的栖息之地,眼前的枯藤、老树、昏鸦尚且有定居之地,互相依偎,反观诗人自己,作为一个飘零之客,流浪天涯,异域奔波,居无定所,不禁在这萧瑟黯淡的氛围下感到阵阵悲哀,透露出羁旅行役之人的愁绪。眼前之景除了枯藤、除了老树、除了那嘶叫的乌鸦外,还有那羸弱的瘦马在荒凉的古道上迎着秋风而行,身边的马匹迟缓沉重羸弱,更何况人呢?夜幕降临,夕阳西落,天地逐渐归于沉寂,路上的行人逐渐减少,面对此景诗人却是觅宿无门,思归无望,把诗人飘零在外的辛酸,孤苦与凄凉全盘托出,也把诗人流浪已久的境况一一道出,不禁悲涼、惆怅、孤独之感更深一层,“人在天涯”更是说明羁旅之途尚有很长,伴随羁旅的愁绪更是永无止境。飘零在外,异域奔波,路途苍茫,心中之感自然而然是“断肠”。
二是思亲怀乡之苦。家乡,亲人是流浪天涯的飘零之客最为思念之物。比如“茂苑人归,秦楼燕宿,同惜天涯为旅”(《齐天乐·新烟初试花如梦》宋代吴文英),“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灞上秋居》唐代马戴)等许多诗词都表明流浪之子最为思念的是思念亲人家乡。正如题目所言“秋思”,飘零在外,悲秋之际,诗人秋天自然而然是思归,但是迫于现实的环境却不能归。枯藤缠老树,这是对诗人的自讽,老树尚且有枯藤相伴,而诗人却独自一人,身边无一亲近之人,不由得想起远方的家人,黄昏时分乌鸦觅巢而归,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更是对诗人的一种提醒,提醒诗人加快行程赶紧回家。“小桥流水人家”的回忆之景更是刺激了诗人心中的思亲怀乡之情。诗人在至元二十二年到至元二十四年(1285年-1287年)间曾担任江浙行省务官,那时有亲人和知己相伴,溪水潺潺,炊烟袅袅,生活何其悠哉,一派温馨静谧的场面,反观现在,远离家乡,独自飘零,那种悲苦、孤独、惆怅之情不禁涌上心头。“古道西风”是诗人感到物是人非之悲感的体现,家乡也有类似的古道,这个季节想必也是吹着西风,可如今却在异域看到这景象,“瘦马”更是侧面暗示诗人难以回到远方的故乡,难以见到亲人和知己。“人在天涯”最终告示诗人羁旅之路尚有很长,家乡只是想象的远方罢了,归家的时刻远不可知。小令中几种意象环环相扣,紧密有致,最后一声“断肠”把压制已久的思亲怀乡之苦喷发而出,感情一发不可收拾。诗人生活在对汉人充满歧视的元朝,一生仕途坎坷,一身抱负无处施展,抑郁不得志,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流浪于天涯,其实对于诗人来说,羁旅之苦和思家之苦并不是最“断肠”的,归与不归的矛盾中的煎熬才最是令人“断肠”。[3]
三是时间伤感之痛。中国古代文人集伤春悲秋于一身,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在文学史上意蕴无穷,无论是感情爆发力还是艺术魅力都给读者一种震撼。秋风扫落叶,秋天是一年四季中生命迹象开始衰败的季节,寓意着万物即将进入沉寂,生气已是不在。《天净沙·秋思》运用了十一个意象,每一个意象都加以形容词修饰,这十一个意象无不透露着时间的流逝。首句“枯藤老树昏鸦”用“枯”、“老”、“昏”把“藤”、“树”、“鸦”进行修饰,藤是枯萎的、树是年老的、乌鸦也是到了黄昏衰颓的年纪了,这些形容词都暗示着生命即将终结。“道”是古老的,修建的时间是非常长远的,也意味着在经过不断地踩踏下已是破败不堪了,“马”是瘦的则是暗示已经在路途上行走很久了,离开家乡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不论是“古道”还是“瘦马”都表示着时间之长久。“夕阳西下”,夕阳降落,夜幕降临,夜晚已进入倒计时了,骤不及防天要昏暗,夕阳的迅速下沉告诉了在外游子时间的匆匆。小令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在诉说着时间的匆匆,诗人切身感受到时间对他的催赶,时刻感受到眼前所见的各种意象暗示他时不待人,树藤不会因为诗人的眷恋而停止生长,夕阳不会因为游子觅宿无门而停止下沉,诗人并不是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感到伤痛,而是因为在生命逐渐衰竭的面前自己无能为力而感到伤痛。诗中多个意象表明了诗人在面对时间的摧残和蹂躏而感到绝望和伤感,面对时间的流去时而感到无能为力和无奈,读者每每读到此处,都会感觉到一种生命力的衰竭却又无法挽回的衰痛之感。
四是前途未卜之悲。从意象的空间关系来看,诗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可以看做是远去之景。从“枯藤老树昏鸦”的近景到“人在天涯”的远去之景,镜头的聚焦逐渐变得发散,画面感逐渐模糊,给人一种无限延伸且不见尽头的画面感。黄昏时分乌鸦尚且知道要回枯藤老树,红日也知道东升西落,可是唯独诗人却迷失在羁旅行役中,“人在天涯”的模糊感更是暗示出诗人对于前途未卜的悲苦。诗人在哪里?他在“天涯”,“天涯”何处,恐怕连诗人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知道自己是这“天涯”画面上的一点,身居何地,未来该往何处,诗人也无法给出回答。诗人作为一个飘零之客,“何时是归期”?“何处是归程”?才是诗人他的真是写照,羁旅他乡异域,前途一片渺茫,究竟该往何处去?诗人的前途未卜之悲不仅仅指的是羁旅途中的一片渺茫而引起的凄凉孤苦,更是他对未来人生前途未卜的一声慨叹。马致远青年时期追求功名,对"龙楼凤阁"抱有幻想,但仕途多舛,经历了蒙古时代的后期及元政权统治的前期,其政治抱负一直没能实现,而后辞官归隐。面对职场的黑暗,诗人一生抱负不能实现,离开官场后未来的人生何去何从,只剩茫然。不管是羁旅行役的前途未卜,抑或是人生的前途未卜都体现了诗人的“断肠”之情,正是因为对前途的迷惘,对未来的不可知才会使得诗人自然而然的产生悲痛之情。何日归期?何处归程?诗人自己都不知道,但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只能一直的走下去,因为这是他自己无法逆改的命运。
五是仕途坎坷之哀。“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只色彩”,作者心中原本有情绪,见到自然的景物,就会自然而然的把自己的感情色彩赋予到其中,结果这些景物也似乎有了情感。[4]诗人眼前之景和心中想象之景产生了明显的对比,这是诗人在把自己曾经的美好生活和现之状态进行对比。诗人青年时期追求功名,经历了蒙古政权统治的时期,无法摆脱异族统治下被奴役的悲哀命运,他的一生都是郁郁不得志,徒有一身才华抱负却无法施展,而后辞官归隐,漂泊于天涯。回忆曾经的小桥流水人家,年少时的济世情怀已然不复存在,对比现在的自己怀才不遇,仕途无望,不禁觉得一阵悲哀凄凉,由此所看之景皆是毫无生命力的景色,眼中之景皆是萧瑟、苍凉、黯淡。古代文人以天下為己任的济世情怀与长期封建牢笼的思想钳制、仕途坎坷曲折的矛盾决定了这个群体的命运悲剧,当济世情怀的历史使命无法实现时,他们被迫回归自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书写来寄寓人物的主观情思。[5]诗人离开官场,羁旅于天涯,看见藤蔓,看见树木,看见乌鸦,看见小道,皆用毫无生命力的形容词来修饰,既是诗人对这种悲惨命运的无奈,也是对官场的黑暗的一种控诉,末句“断肠”二字是诗人面对仕途坎坷的一声绝望的哀叹。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通过意象的组合淋漓尽致的把诗人绝望于窘境、无奈于现实的“断肠”之情表现出来,整一首作品,每一个意象的运用都是作者精心挑选的,而这些意象所抒发的感情最终都是指向“断肠”。不管是羁旅之人睹物思情也好,还是感叹时间流逝也好,抑或是哀叹前途也好,都是诗人“断肠”之情的投射。诗眼“断肠”收摄全篇意象、画面与情感,把十一个意象融化成一副秋日夕照图,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一幅图就会有不一样的情感,就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天净沙·秋思》之所以在众多秋思题材诗歌中成为艺术经典,正是因为其开放性以及感情解读的多元性。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石了英.意象有机组合的奥秘——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新解[J].中学语文教学,2019.
[3]石了英.《天净沙·秋思》何以“深得唐人绝句妙境”[J].语文建设,2019,417(09).
[4]任伟新.“美在关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解读[J].中学语文教学,2019.
[5]李功连.论《天净沙·秋思》的抒情艺术[J].语文月刊,2016(03).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