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文学教育

对近代主体哲学思维方式的反思

对近代主体哲学思维方式的反思

程天宇

内容摘要:近代哲学的主体性思想是西方哲学的重要内容,对当代社会也有着重大且深远的影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代哲学的消极影响已经逐渐盖过了积极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近代哲学产生的背景,并且肯定了它起到的积极意义,然后分析了近代哲学的理论困境以及这些理论困境背后的一些思维方式,最终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找到近代哲学的缺陷之处。

关键词:主体 思维方式 主客二分

在當代社会中,人们往往会陷入近代哲学主导的思维定式,而想要冲出这些思维定式必须从这些思维方式背后的哲学理论入手去考察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当我们发现了近代哲学的理论缺陷后我们自然而然地也就能发现这些思维方式会对今天的人们产生哪些影响。

一.近代主体哲学产生的背景以及时代合理性分析

近代哲学是以笛卡尔为代表的主体性哲学,它的特点是确立内在主体的自足性,并以此为基点打通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虽然近代哲学的内容已经过时并且思维方式也有漏洞,但是它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先来讨论近代哲学出现的背景以及近代哲学的积极意义,然后再去讨论它的局限。

首先,首先要来说明古代哲学不是主体性哲学。在古代哲学的视野中,人们总是和自然世界直接对话的,主体甚至不是当时的哲学问题,直到到了苏格拉底时代,他开始把哲学从天国拉回人间,主体的问题才初露端倪,苏格拉底开始探讨与人有关的话题,但是整个古代的哲学都不能算是主体哲学,我们可以把苏格拉底作为分界线,在他之前所有哲学家都不谈人,所有的哲学问题都关于世界自身的,因此前苏格拉底时期根本没有人;在他之后,哲学虽然探讨人的话题,但是依然把人纳入整个世界秩序之中考察的,因此古代哲学不是主体哲学。其次,我们再来探讨近代哲学产生的背景。第一,文艺复兴给近代哲学的产生带来了直接的动力。经过长达一千年的教会压迫,人们不再愿意臣服于教会脚下,企图以复兴的古代文明的名义找到人的位置。第二,科学的发展也为近代哲学的出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为科学不满足于中世纪神学对于世界的解释,它们更渴望通过实证的方式去理解世界。同时,科学的发展也给哲学树立了榜样,寻找一条出路以脱离神学的控制。第三,资本主义的出现使得人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社会整体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人们开始有资本同世界中脱离出来直接与世界对话。以上三点就是近代哲学产生的背景。接下来就要谈一谈近代哲学的特征以及在当时的作用。

第一个特征是内在的确定性。笛卡尔在《第一哲学的沉思集》中写道为了使哲学能够像科学一样蓬勃发展的话就必须把以前假的观念清除掉,找到一个牢不可破的基点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整个哲学大厦。他将外部的可感事物排除了,这是因为西方人不相信感觉经验的传统。后来他发现无论他怀疑什么,怀疑本身是不可怀疑的,因此,精神实体——自我就是他整个哲学的基石。其实,他的自我作为整个学说的出发点是很有道理,我有两个理由可以证明这个观点。首先,人类已经经历了长达一千年的黑暗的中世纪,急需找到一条出路来改变当前的局面,因为这种压迫是来源于外部的,因此必须要一个内在的冲力去改变这种现状;其次,因为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生产力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了自己有能力和自然对抗,不必完全听命于大自然。因此,内在的确定性既是当时人们的心里诉求,也是当时人们对于自身能力的一种确证。

第二个特征是哲学的认识论化。这种认识论上的转向包含了认识对象,认识方式等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了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唯理论和以洛克为代表的经验论的论战。在哲学诞生之初,人们是没有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因为当时的人们潜在地认为自己可以毫无问题的认识周围一切事物,如果自然界存在一个事物,那么我们头脑中必定会对这个事物有一个相应的认识。但是随着人们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发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可能与事物自身之间存在偏差,因此人们就会对自身的认识能力进行一番考察。

近代哲学的第三个特征就是主体理性化。古代的理性是外在于人的宇宙理性,近代则是将外在于人的理性纳入主体之中,并将非理性的部分都排除在主体之外。首先要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理性会将主体中非理性的生存空间侵占了,这其实是哲学发展到当时一以贯之的传统,因为在传统的观念中,理性的对象是永恒的、不变的、真实的东西,非理性的对象是暂时的、偶然的、虚假的东西,因此非理性的部分一直就没有自己的位置。其次,我要来讲述一下理性为何从外部转移到了主体。近代科学发展异常迅猛,正如培根那句口号“知识就是力量。”人们发现可以通过自身的理性把握客观规律,并且通过科学把握规律之后将其变成了自身的生产力,人类也借此找到了可以和世界直接对话的平台。因此,理性成为了主体证明自身的依据。

二.近代主体哲学理论困境

上一部分我们讲述了近代哲学产生的背景以及它在当时的积极作用,接下来这一部分讲的是近代哲学的理论困境以及理论困境背后的一些思维方式。

第一个理论困境就是自我中心的困境。按照近代哲学的理解方式,我们可以把自我理解成一个封闭的密室,这个密室里面充斥着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概念组合成一个个命题,然后将这些命题进行推理就可以获得关于世界的所有知识。有人肯定会说了这只是唯理论的观点,经验论不是这样的。没错,虽然经验论的观点不是这样的,但是它的思维方式和唯理论的区别仅仅在于一个是由内而外,一个是由外而内,而且它们最终的结果是殊途同归。先拿经验论来说洛克的白板学说是唯物主义,即心灵的观念是对外在实体的复写,但是他关于物体的第一性质第二性质理论则产生了分歧,第一性质认为是物体自身所有的也叫纯粹客观的,而第二性质可以引起感觉的变化。这就说明洛克原来的纯粹由外部来决定内部的理论就不是很完备了。后来贝克莱就抓住这点,他不仅认为洛克的第二性质是可以脱离外物的而且认为洛克的第一性质可以和第二性质之间没有差别。他拿苹果举例,所谓的苹果不过就是红的、甜的、圆的、硬的性质而已,性质仅仅是在人的心灵感受到的,因此是否有这样一个独立于自身的苹果就不确定了,从外到内的经验哲学到贝克莱这里已经把外在实体给加括号了。从外到内的路子已经被封住了,我们再试试看从内向外的路线走不走得通。笛卡尔的做法是先做好内部,然后延伸到外部。笛卡尔寻求真理的方法是把清楚明白的前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推导下去,笛卡尔是数学家就当他的演绎推理不会出错,但是推理的前提的正确性该如何保证,充其量也只是莱布尼茨口中的推论的真理,因此这种由内而外思路也是不行的。

第二个理论困境就是当精神实体妄图与外界世界打通联系是会陷入循环论证。笛卡尔在他的形而上学的沉思集中首先确定的是自我的自足性,因为他从数学这门学科上面看到了真理的自明性,也就是说真理是不能从外部得到的。但是他发现单纯的自我其实也是一个抽象的自我,除了思维这个实体还必须有外部的物质实体,但是该如何打通这两者的关系,笛卡尔找不到一条令人十分满意的方式,也就是通过上帝来保证外部世界的实在性。根据我们一般人对上帝的定义,上帝是完美的,而实存是完满的一个重要的属性,如果上帝不是实存的仅仅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之中,那么上帝就和完满这个定义相矛盾,因此上帝就是存在的。又因为上帝作为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存在必然不会欺骗我,所以我能感受到的外部世界也是真实的。笛卡尔在这里的证明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问题:1.他是先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先找到了自我这个实体,然后为了证明外部世界的真实才搬出来了上帝。但是他的上帝是通过我的清楚明白证明出来的,而上帝又是被拿来证明我的清楚明白的,因此笛卡尔在这里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2.笛卡尔在这里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其实就是安瑟尔谟的翻版,关于这点高尼罗已经对此作出过反驳。因为这种证明只能说明逻辑上是有效的,但是是不是和现实一致就无法得知来。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笛卡尔本人其实也意识到了他这种把主体作为哲学出发点的困难,仅仅确定了自我是不够的,他不仅无法打通与外部的联系而且会把自身的合法性也剥夺了。

三.近代哲学背后的思维方式分析

第一种思维方式是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应该是近代主体性思维最根本的一种思维方式。二元对立性是个老问题,可以说哲学的出现就伴随着二元对立,或者说没有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就没有哲学。哲学建立之初就是人们对纷繁复杂,变动不居的世界充满恐惧与不安,因此想要用不变的本质去解释多变的现象,因此本质和现象的对立可以说是二元对立的早期形式,这个时候的哲学家往往还是认为本质的是真实的,而变化的现象是虚假的,简要说就是用一来吞没多。但是哲学发展到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那些多其实不完全是虚假的没有意义的幻象,它们也包含着真,哲学家们做不到完全用普遍性的理念去吞没个体。如果哲学只有普遍性而没有特殊性,那么哲学只会是脱离现实毫无意义的逻辑推演游戏。然后我们再将目光回到近代,同样的,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哲学也有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但是和前文中的二元对立有所不同。前面我们可以拿柏拉图举例子,柏拉图的二元对立是理念世界和可感世界的对立,是用理念去征服可感,这两者都是外在于人的:而笛卡尔的二元对立是用内在的不变的精神实体“自我”去征服外在于人的世界,與上面的相比,这里是依靠内在去统一外在。但是笛卡尔的这种用内在去统一外在的想法是有问题的,首先,内在性的确定性该如何保证,笛卡尔说通过怀疑一切先把外部的东西都排除掉,我可以排除掉所有物质的成分,然后保留下来的只有一些精神性的成分如理解、推理、肯定、怀疑,那么这样就能得出一个精神实体了吗?当然是不行的,正如前文中所讲到的,对于外部事物,我们即使对它有着感性上的认识(甚至是多种感性的综合认识)我们也不能推导出这个外在于我的对象的实存或者说这个对象与我认识的一致性,同理,我们感受到了一些精神活动,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得出一个精神实体出来,这样的结论是非法的。其实笛卡尔自己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后来引入上帝也是为了保证自我的合法性,同时也是通过上帝引出了外在于我的世界。这个也就是第二个问题,即保证了自我的合法性地位的前提下,该如何确保自我与他者的一致性。单从认识论来说,唯理论推崇的是天赋观念论,这种理论确实可以保证知识的必然性但是它却没有增加知识的内容,没有打通自我与他者之间的隔阂,依然只是自我的独白。后来近代哲学家多次尝试要解决笛卡尔留下来的二元对立难题,但是基本都是以失败告终。问题在于,他们总是预设了这样一个场景:主体A与客体B在打交道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是以自身完整的状态与对方发生关系,AB两者互相见面之前A已然是A,B已然是B。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AB两者之间是无法打通的。

第二种思维方式实体思维主导的一种思维方式。首先我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实体思维,实体思维就是指对对象进行一种直接的考察,这种考察是脱离实践脱离境域脱离关系网络的对对象的抽象描述。就拿自我这个问题来说,笛卡尔的自我是一个绝对的自我,也就是将自我与这个世界脱离开就已然完备的自我,这种自我是虚假的,因为自我的合法性无法保证;同样的,霍布斯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也是一种实体思维下产生的产物。霍布斯认为在自然状态下的人类其实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这些个体互相敌视,互相攻击,但是后来人们为了利益最大化,不得不订立契约来保证自己的利益得以实现,这种做法看似解决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其实只是把这种矛盾给遮蔽了,因为实体思维下的自我与他者必然是冲突的两极。所以,单单就对于自我的描述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实体思维的缺陷在何处:1.实体思维下的自我是虚假的自我。因为脱离实践关系,脱离关系之网的自我是抽象的自我。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无时无刻不处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总是在于周围的人或物打交道。人并不是在“自我发育完全”的情况下去再同他者进行交往,而是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使自己成为自己。2.实体思维下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必然是不和谐的。上文已经提到原子式的个体之间总是充满冲突,即使个体之间订立契约也只是人为的隐藏了冲突。因为实体思维下的自我就是孤零零的个体,自我就是他们思考一切的出发点,他者要么是敌人,要么就是工具,在这种关系下的自我与他者,个体与群体必然会发展出对立的关系。在当代社会,人们之所以感到自我迷失,感到与他人的关系冷漠就出在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因为实体性思维。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用关系性的思维方式来取代实体性思维,深刻地领会到是我们周围的关系网络造就了我们自身,这样就能给自己找到了存在的意义之源,与此同时,正因为我们意识到了他者是自我的见证者,我们与他者的关系也就能得到改善。实体思维方式下的自我与他者是互相对立的,因此普遍与特殊总在打架,而关系性思维下的自我就是他者造就的,这样就解决了自我与他者的对立,普遍和特殊也能够得到和解。

第三种思维方式以形式逻辑为主导的思维方式。我们都知道系动词是西方语言特有的,S是P是他们语言的基本句式,这就导致了西方人特有的理论思维方式,即一种图型化的思维方式。但是,在哲学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已经忘记了形式逻辑诞生之初的意义是什么,或者换句话说,人们对于形式逻辑的使用越界了。简单来说,人们在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绝对不是一块白板,世界绝对不是单向地,被动地给予给我们,我们总是通过范畴或者框架去经验这个世界,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世界才是一个有秩序的世界。我想在这里申明我的观点:我并不是想否定我们通过范畴去考察世界,我想否定的是近代的那一种康德式的范疇理念。黑格尔就曾批评康德称其范畴有两个极大的漏洞:首先,康德的范畴是与人自身相关的,它可能会造成人与世界的断裂。但是我们就身在这个世界之中,因此我们自身的范畴应该与这个世界是同一的。第二点,康德的范畴是一种先验的,永恒的范畴,这种范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他认为科学家和哲学家可能会对世界提出的理论内容是不尽相同的,但是背后都遵循着他的范畴表。可是事实上,很多不同的文化根本就没有使用康德的那一套范畴表,就连最基本的是(being)可能在他们的文化中都不存在。逻辑、范畴都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没有它们,我们的世界就是杂乱无章的,但是我们不应该把逻辑自身等同于真理,我们也要知道逻辑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范畴也是在历史中不断变化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排斥逻辑,而是要给逻辑找到一个稳固的根基,而这个根基就是实践。

以上就是近代主体哲学的思维方式的三个特征,每个特征之间也是互有交叉的。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想克服这些思维方式的缺陷我们还是要好好学习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好好抓住实践这个平台,从理论的层面上用实践思维来超越这些近代的思维,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这些近代思维下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郅英信.马克思实践论思维范式探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

[2]蔡文举.思维的秘密[D].吉林大学,2014.

[3]王南湜.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三重意蕴[J].中国社会科学,2001(05):28- 36+205.

[4]斯蒂芬·霍尔盖特.黑格尔导论:自由真理和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5]李荣.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他者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67273.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