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文学教育

叶广岑《黄连厚朴》的文化危机书写

叶广岑《黄连厚朴》的文化危机书写

樊枢

内容摘要:满族作家叶广岑《黄连厚朴》中以文化寻根——文化反思——文化重建的情感取向描写传统文化在现代性等多个方面影响下的存在危机。通过对危机的书写,我们得以思考如何在留存传统文化优质遗产的同时又正视传统与现代的不适应之处,让传统不至于成为社会进步的阻碍,而是找到与现代的互应点而继续延续生命力、发扬光辉。

关键词:文学寻根 传统文化 文化自觉 现代性

自19世纪末伊始,愈渐壮大的现代化一方面带来新的物质与思想因素的萌蘖,另一方面也呈现出文化危机的层出不穷:社会文化的变迁使传统文化失去赖以生存的语境而逐渐隐退生命力、新兴现代思想潮流带来的人性觉醒与根深蒂固的纲常伦理形成深度矛盾、全球化时代外来思想的入侵又为中式文化的价值存疑提出新的命题。回顾当代文学历程,现代化带来的文化危机成为许多作家自觉的创作担当,例如贾平凹在《废都》中展现着浮躁社会出现精神荒原的知识分子心灵危机,又如《秦腔》,思考传统文化在变革时代的变动……叶广岑是一位典型的满族作家,其正统满族身份、丰足满族生活记忆以及强烈的满族归依感赋予她对满族文化进行深度寻根书写的自觉,同时变革时代的文化挑战也催生她对传统文化处境的思索。

一.寻根立场:文化场域的还原

祖姓叶赫那拉的旗人出身使得叶广岑对于描写满族生活的题材情有独钟,时代的更迭同时催生作者种种文化记忆的复活,叶广岑曾这样谈到自己的写作:“这也要归功于时代的进步、政治文化生活的宽松与和谐,使人们的视野与欣赏层次发生了很大改变,使人们变得善良而宽容。在这些前提下,我才冲破了我的无意识、家族生活、个人体验及老北京的某些习俗,使其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流淌出来。”①一方面是时代审美需求给作者带来书写文化的冲动,另一方面是大的文学环境高歌“文化寻根”指引创作目光转向历史與文化,由此,为满族文化立传便成为叶广岑的创作自觉。韩少功曾指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②,《黄连厚朴》虽不属于严格的“寻根文学”范畴,但它以文化为切入点,在描绘当代传统文化处境的同时架构系守于传统文化规约的人性矛盾,传递出来文化寻根——文化反思——文化重建的情感指向,对于历史与当下都有巨大的现实意义。《黄连厚朴》对这一寻根意识的延续首先体现在文章的命名上,“雪过黄连淡,风来厚朴香”,黄连与厚朴两味寻常中药,从解开光绪死因谜团到后续龚老太医为一众羸弱男性开的药方,都离不开它,叶广岑选用此为书名,固然是汲取黄连厚朴弥补勇气、血性的深沉内蕴,更足显她对传统文化采取的珍视立场——国人的问题,依旧赖以中国文化来加以疗解。文本内容则对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寻根式描写,为揭露传统文化危机建构了一个标准文化场域:从物质上来讲,作者细心描绘现代城市中京韵别致的古建筑、赞赏龚老太太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坚持赏一株腊梅的高雅情致、不断证明中医文化仍不失疗治力量,它能洞穿病理、直补人心;从精神上来讲,则体现为对传统礼仪秩序的还原,以“礼”为中心,形成了龚家这样一个传统大家庭,泛化为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显示为长幼次序的分明、待人接物的规则、古道热肠的人情和丰富复杂的人际关系;同时传统道德秩序更是为国人的生活行事立下种种规则,指导现代男性以“儒”为训,以“君子”为典范,但现实结果却是不断隐匿内心的真实面目而遁入虚伪;规训着女性以“隐忍”为美德,相夫教子、勤俭持家。这种寻根式书写对传统文化物质与精神两方面进行观照,在还原传统文化真实面目的同时也展现出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处境与危机,为我们进行文化反思与文化重建奠定基础。

二.反思危机:现代性与文化阵痛

面对复杂的传统文化,作者的态度是丰富而杂陈的,《黄连厚朴》以揭露人性丑恶为主题,展现传统文化面临现代性的种种危机,但来自于作者民族身份的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却又促使她在创作中对传统文化选择珍视立场,于是对传统的“不应遗忘”也成为作者对于传统的态度。作者在文中设置“黄连”与“厚朴”两味中药成为疗治国人病疾根源的关键,引入一个他族形象,即外国人珍妮,通过珍妮的西方价值观与中国价值观进行比较来解读中国传统悖于人性与现代性需求的地方,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的是,西方文化只能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而进行危机症候解读,其实并不具有疗治国民甚至将中式传统分剥的力量,西方视角的作用是让国人正视自我、让传统正视现实而发展弥新,对于传统的拯救归根到底还是依赖“黄连”“厚朴”——传统文化自身的优质因子。作者也着眼到了现代性对传统文化的发难,现代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基于其格蒙特·鲍曼的“流动的社会”观念,“在其中,社会成员开展活动时所处的环境,在活动模式尚不及巩固成为习惯和常规之前便已发生变化”③,流动性是时间和空间的双重运转,传统社会稳固而封闭的自给自足模式破碎,现代性显示为变化、流失和个体对集体的剥离,伦理结构的剧烈变动和传统文化的退缩,悠久历史凝结而成民众集体无意识的风俗、习惯、情感与价值认知,都被置于时代变化的考量之中。文章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于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面临淘汰之时的遗憾与担忧,当于连舫与张悦约定在茶馆见面,台上正在唱的莲花落本是传统戏曲文化的一处精华,现状却正处于几近失传的尴尬境地;又如中医这一意象,由于时代的变更和西医的日渐强盛,中医渐渐成为历史和记忆,龚家的唯一传人龚晓默远赴美国学习西医,中医技术接近无人继承,甚至还得到过外界的轻视和冷语,如此情况下就连龚老太医也心知肚明:“上百年的辉煌已经到了头”;更深刻的是浮躁社会里传统美德的遗忘:作者在文中塑造了一位肥头总裁形象,他沉迷于酒色、疯狂纵欲,致其身体发恙,肾衰体虚,性格夸夸其谈,蔑视他人也蔑视中医,为身体上的病疾又增添了一份“心死”,不过几日便命亡,肥头总裁的一系列行为无非如今许多现代人的真实写照,他们面临浮躁的社会并不能自制。文章所要表达的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并非一文不值,其中实在留存许多现代人不应遗忘和丢弃的因素,既定的文化构成已在现代性的挑战下千疮百孔,新的道德尚在建立过程中,转型的过程中隐含的是文化的创伤与阵痛。种种事实都指向一个追问:如何正视传统文化的优劣,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积极存在。

三.重建传统:文化自觉式弥新

费孝通曾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其中包含三层内蕴,:对“根”的找寻与继承,对“真”的批判与发展、对发展规律把握与持续指引,这是在对文化规律的深刻认知基础上如何发展中华文化的指向所在。为应对现代化语境下的传统文化危机,《黄连厚朴》所表现的,也是这种文化自觉式考量传统文化,思索传统走向的立场。

首先是对“根”的找寻与继承,《黄连厚朴》处处彰显我们民族的文化之根,它是以“中医”意象凝聚的中华人民的智慧结晶,能够直达人性的精神内核来治病除疾,又是泛化于日常生活起居,成为普通平民衣食住行中无意识秩序的美好礼仪道德,成为现代人面对浮躁社会之时不应遗忘的精神异质,甚至于在在对中国男性劣疾批判的同时,也着眼到了的尚存于儒道人性中的冲淡与平和,这些都是是已然逝去的旧社会废墟里升华出来的文化之根和民族之魂,它们也因自身的光彩和魅力而有了永恒性,不容轻易的遗忘与抹杀。其次是对“真”的批判,面对传统文化,应有的是否认对于传统的盲目自恋,分辨传统文化中“真”的部分,改造传统让传统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所以作者在文中安排了肥头总裁的形象,揭示在完全背弃传统人格后的惨淡后果,又安排珍妮的西方视角,以现代社会的人性观念来审视传统文化重那些不顺应人性发展的因素,而得以对传统去伪存真,延续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最后是对发展规律的把握与持续指引,当下文化发展规律笼统来说无外乎现代化与全球化,为适应现代化,理应刨除传统文化中那些不适应与现代社需求的部分,例如对于传统道德人格的取舍,坚持美德固然是应有之义,但盲目坚守道德便会像龚晓默、张悦这一众男主角一样,为了求得表面的“君子”而不惜以真诚的爱和他人的幸福为代价,遁入虚伪的下场,传统和现代都有优质的因素,我们所要做的便是让传统与现代各留优质,找出互应点,而利于文化和人类的发展;另外是处身于全球化语境之下,要求以全球化的视角来改造传统文化的故步自封、盲目自信,将传统文化引入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中来审视自我、发展自我。珍视传统不是意味着文化自恋,只有抱以批判的态度,正视传统文化的优点与劣质,主动去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才能使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步伐中得以弥新,在失落的文化危机里重拾民族的力量。

四.结语

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面临的是来自方方面面提出的难题,现代性致使传统文化被遗忘丢弃,新的人性要求又显现出传统的确不适应于现代的因素,而外来文化更是迷惑人们对传统的认同,同时这些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众多思考传统的视角,例如人类对于爱的自发追求让我们看到传统纲常不过是为了维持某种典范而实则悖乎人性,西方视角的引入让我们得以与传统拉开距离而审视传统。传统固然在现代性社会中有种种不适症候,但我们并非要简单对传统加以批驳而抛弃。留存传统文化优质遗产,正视传统中的劣质因素,让传统与现代找到互应点而让传统继续发挥其光辉并为现代发展提供力量,才是应对文化危机的应有立场。

参考文献

[1]叶广岑.琢玉记[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5.

[2]韩少功.文学的“根”[J].作家,1985(4).

[3]其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生活[M].徐朝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4]叶广岑.风也萧萧与也萧萧·走出北京《代后记》[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注 释

①叶广岑:《琢玉记》,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5

②韩少功:《文學的“根”》作家.1985.(4)

③其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生活》徐朝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6738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