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艳雨
内容摘要:“楼兰”作为一种意象,在唐代诗歌中多次出现,但楼兰在汉代已称鄯善,史书中楼兰也已经消失。诗人们将楼兰意象用于诗歌,而不用鄯善,使它再次绽放光彩。文章从用典、大汉情结、建功之壮志及音韵四个方面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发掘诗人寄予楼兰的含义。
关键词:唐代 诗歌 楼兰
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战争的诗词,而唐代的边塞诗更是盛行,在这其中有一个频频出现的意象,那就是“楼兰”。楼兰在汉代已经改名为“鄯善”,而在唐代没有诗人提及鄯善,均以楼兰代称,这也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楼兰作为符号和意象,在唐代诗人眼中所包含的意义和创作表现。
楼兰曾经是古代西域的一个小国,它处于当时丝绸之路的重要位置,是东西方贸易的枢纽。最早关于楼兰的记录是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1]《汉书·西域传》中则有了关于楼兰的国情和其更名为鄯善的历史记录,“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万四千一百,胜兵二千九百十二人。……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橐驼,能作兵,与婼羌同。”[2]而据《魏书》中记载,公元448年鄯善国被北魏大将万度归所灭。
楼兰在唐朝已经消逝,被埋葬在时光里,也被埋葬在整个的大漠孤烟下。唐代楼兰已无迹可寻,唐史中也已经没有了它的踪影,它却被唐代的诗人们重拾入诗、大放异彩。唐代诗歌中的楼兰意象不仅是西域边地的象征,也是中原征服、统治西域的代表,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和报国壮志。
1.用典:傅介子斩楼兰王
诗人写诗,尤其是报国壮志类的诗词,都喜欢用典,其目的在于援古证今、委婉表达感情。对于唐诗中所提到的“斩楼兰”“刺楼兰”“楼兰首”等,其共同所用典故为“傅介子斩楼兰王”。
在西汉时期,匈奴势力猖獗,战争频起。汉武帝采取“断其右臂”的策略,试图使西域其他小国臣服。而楼兰处于匈奴与汉朝之间,无力抵抗,试图两边讨好。但是由于匈奴的位置便利,楼兰一度被他们所控制,他们杀死汉朝的使臣,劫掠过往的商人。汉武帝发兵将其打败,活捉楼兰王,使楼兰归附于汉朝。但是楼兰却又再次叛变,影响到来往贸易与交往。
汉昭帝元凤四年,傅介子向大将军霍光毛遂自荐,出使楼兰和大宛。傅介子以带着金币赏赐诸国的名义会见楼兰王尝归,傅介子与楼兰王共饮,在酒过三巡后,傅介子以传达秘密指令为由,趁机将楼兰王骗入帐中,楼兰王被埋伏着的勇士一剑刺死。看到国王被杀,贵族和大臣等都惊慌失措、四处逃散。傅介子十分镇静,“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业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2]然后立尝归的弟弟为王,并改国名为鄯善,彻底控制了这个国家。
傅介子计斩楼兰王,为国建功。此举威震西域,而一举封侯,也让他的传奇故事成为后世诗人常用的一个典故。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世的诗大多写道“斩楼兰”,即指“傅介子斩楼兰王”。由于这一典故的代代相传,楼兰相较于其他西域小国自然更有名,更容易被文人入诗。
唐代最出名的关于楼兰的诗应该就是王昌龄那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3]我们常常引用、耳熟能详,但这句诗并没有明确指向傅介子。而他的另一句名诗“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3]就明显是指向傅介子这个典故了。“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3]“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3]李白在两首诗中均用到“斩楼兰”,而由于李白的“名人效应”,后世诗人也更多使用“斩楼兰”。
后来产生了引喻失义的现象,傅介子的原始形象逐渐被削弱,“斩楼兰”这个短语自身就成了典故,被诸多诗人乐此不疲的用。所以“斩楼兰”比傅介子出名,更别提主角之一的楼兰王当归了。汉代傅介子以一人之力征服楼兰,对其他西域各国也起到了威慑的作用。因而唐代诗人中的楼兰意象更多的是指西域敌国,诗人们以傅介子斩杀楼兰王的典故来表达其他各国终将臣服的决心,对于一统西域的强烈愿望。
2.唐代诗人的汉代情结
唐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了极强的汉代情结,大量运用汉代的史实、典故,及其地名、国名等,在诗中常“以汉代唐”,如“汉皇”“汉家”“汉宫”等。首先汉代与唐代作为我国封建历史上的强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共同点,无论是两代开始的统一过程,还是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昌盛,唐人都很容易联想到前代强大的汉朝。对于前一个强盛的大一统国家,唐人以史为鉴,注重从汉朝的兴衰中吸取教训,以“汉”入诗,保持着对国家清醒的认识。唐代国力日渐强大,河清海晏,唐代文人壮志满酬、积极参政,在对汉代加以推崇的同时,更带有了期冀超越汉代的盛世理想,在诗中带有恢宏的气度和昂扬的斗志。另外在诗歌写作中,诗人都追求一种委婉的表达,诗人在借诗歌表示对现实的讽刺或心中的愤懑之情时,为了避免惹祸上身,更多地要化用前人的典故,而作为同样强盛的前朝,汉代自然就成为诗人的选择。
汉代击败匈奴、开疆扩土,在后世成为美谈,当时出征西域、征战沙场的一批优秀将领,如霍去病、李广、卫青等,都成为后世崇拜的对象和楷模。唐代由于边塞战争不断,尚武精神在整个国家蔓延,唐朝诗人们对于杀敌立功的英雄人物充满敬仰,在他们的诗歌中热情地讴歌英雄们的事迹。而汉代将军所征服的西域,也使唐代诗人所神往。因而在唐诗中,诗人对于西域国名或地名更喜欢用汉代的古城,如:大宛、乌孙等。楼兰作为知名度高,且已经消逝的西域国度来说,也得到了诗人的偏爱。如“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3]“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3]等。
另外唐代以其文化开放交融为盛名,与西域各国有着友好的交流,比如龟兹、于阗等都与唐国进行着深度的文化、物质来往。在这种前提下,对于龟兹乐的描写是主流,如“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3]但是如果诗中写打败龟兹,就不由得显得有些不和谐了。对于现实存在的异域邦国,比如龟兹、疏勒等,虽然也有一定的想象空间为诗人所发挥,如“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3]但卻不如一个已经逝去的国度更能让诗家恣意发挥——特别是当诗人们想要抒发激烈情怀、报国决心时。在空喊口号时,把靶子指向一个虚无的地方,总归是要比指向现实存在的国家更加安全的。因为人说的话一落入现实,便难免引得他人进行理性的分析,而喊口号的诗如果喊得太实,大半也是经不住分析的。
文艺作品大都是把一种心情寄托在一个或数个意象里,有时候也借与创作主体在创作时有相似经历和情感体验的他人来表达这种心情。作为一种创作心理,诗歌中“汉代情结”的出现是创作主体在创作时联想起汉代人物、事物而抒发相似的情感或寄情于典,使得诗歌显得委婉含蓄,符合中国古代传统的温柔敦厚、含蓄典雅的诗学观。
3.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唐代对外军事实力虽然强盛,但是也时常受到西域小国的侵扰,唐朝与吐蕃又为了争夺西域控制权,在楼兰的旧址上多次兵戎相见。这时的诗人们不难联想到以前的楼兰古国,以楼兰代指战争场地,表示对于大唐战争胜利的信心,同时希望可以像之前征服楼兰一样战胜现在的敌人。
诗人们对于祖国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忧患感,他们渴望着投笔从戎、征战沙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楼兰作为消逝的神秘国度,不仅是西域外族的象征,同时也代表着奋力征战的作战场地。所以唐代诗人多以楼兰来表现自己保家卫国、守卫边疆的决心,如“横行俱是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3]”“分明会得将军意,不斩楼兰不拟回”[3]等。
另外唐代虽然建立了科举制度,文化氛围浓厚,但是由于受到封建社会制度和门阀制度等的限制,很多出身贫寒的文人依然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一战封侯的将士却屡见不鲜。更何况文人经过数十年寒窗苦读、孜孜不倦,才有可能进入仕途,但要实现自我抱负,仍要经过很长时间。于是很多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将目光投向远处的战场,投笔从戎,他们更热切地希望可以通过纵横疆场、建立军功来提高自己的地位,一朝功成名就,在盛世中实现自己的抱负。
楼兰作为西域战地的代表,被诗人扩大为表示与西域的战争,可以说是西域战争的代名词。如“汉家征戍客,年岁在楼兰。”[3]“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黄金装战马,白羽集神兵。”[3]因而诗人更多以此来表达上战场的壮志和建功立业的渴望。
4.“楼兰”的音韵美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与音韵学有着密切的联系,音韵是诗词和谐的必要因素,也是诗词情感表达的基本载体。“楼兰”为双声联绵词,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而诗人常用双声叠韵来构建语言的音乐感。在《诗经》中就开始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如“流丽”“玄黄”“崔巍”“仓庚”等。
“楼兰”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浪漫和优雅的气息,与其他西域国家的名字相比占据优势,如精绝、戎卢、扜弥、渠勒、月氏等国家的名字都较为拗口,不如楼兰可表达文人气概。而且“楼兰”两字先闭后开,连续两个平声易押(十四寒)韵,如“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3]与“兰”字同韵的字又很多大气凌厉的字眼,如:寒、残、观、叹、栏等,方便押韵,很適合写壮烈壮志的诗作。
在各个能让人联想到塞外西域的地名中,楼兰有着较高的名气,且其本身为双声、易压韵,适合诗人抒发情怀,这也为楼兰一词的高频率出现奠定了基础。虽然这只是一小部分原因,但是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楼兰在汉代已经更名为鄯善,在唐代诗歌中只是一个虚化的地名意象,但其中蕴含着诗人强烈的感情,诗人赋予了“楼兰”更多的含义,将其内涵扩大,使楼兰作为诗歌中的地名意象,绽放出光彩,留下了千年印记。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59.
[2](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中华书局,1963.
[3](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中华书局,1980.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