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文学教育

谈《大学》中“知止”到“虑得”的心路历程

谈《大学》中“知止”到“虑得”的心路历程

张伟先

内容摘要:“七证”具体是指《大学》的第二段:“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本文通过简单的对“七证”进行考证,并根据南怀瑾教授关于“七证”的认识,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将“七证”分成三个过程:“知止”、“定静安”、“虑得”,分别介绍了各个阶段的基本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知止”和“虑得”的中间过程——“定静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了一定的治學道理。

关键词:七证 知止 定静安 虑得

一般认为,《大学》为孔子之嫡传弟子曾子所作,以传承孔子之学。对于《大学》的三大核心——“三纲”、“八目”、“七证”,后世的研究重点多在前两者,对于“七证”的研究相对偏少。“七证”作为《大学》,甚至可以说是儒家学说的重点,必定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一.“七证”说

“七证”作为《大学》,甚至可以说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就其的研究却是不可多见。宋代大儒朱熹在论述《大学》时,对“三纲”、“八目”解释的很清楚,易于理解,但是对于七证,却没有给出深层次的理解。后多有大儒解释,但众说纷纭难以服众,但是各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七证”作为孔门心法的重要内容。对于孔门心法,依据目前的发现还无法给予确定。后一直到近代,南怀瑾先生在其书《大学微言》中对“七证”进行了着重的解释,作为一方国学大儒,他博闻强识,学贯古今,中西汇通,对于《大学》的研究也获得了学术界的极大认可。他将“七证”与佛、道两家联系起来,再结合孔门心法,阐述了“七证”的深刻内涵。具体说来,南怀瑾教授将“七证”作为“三纲”和“八目”的承上启下之句,即“八目”到达“三纲”必须以“七证”之法。①

二.治学三过程——“知止”、“定静安”、“虑得”

在笔者看来,“七证”说的主要是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有层递进关系的,一环套这一环,前者影响后者,后者是以前者实现为前提。简单来说,“知”自己的“止”、使自己“定静安”,而后有所“虑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分法也符合了人的学习规律。学习与两方面的因素密不可分,一是思维,二是情感,思维和情感会同时作用于个人,对人的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可以说,思维的深度决定了学习的高度,情感的复杂性决定了学习的多种可能性。笔者认为,“知止”、“虑得”属于思维因素,而“定静安”属于情感因素。

(一)治学之于思维上——“知止”、“虑得”

1.“知止”

在笔者看来,“知止”是动宾结构,知己所止。“知”非“道”,也非“能”,但可以说是接近“道”和“能”的路径和方法。有人用这样一句话解释“知”:身近物远未流失。格天地,只赖性情痴。简单理解,“知”在儒学中其实是一个格物的过程。又根据中国汉语的解说,“知”有两种意思,一则明了;二则学识。这两层意思实则是通用的,有了学识自然就明了,明了了自然可说有了学识。

而“止”,汉语中,“止”有停止、只有的意思,从此引申出来的“止”在作者看来其实是一种界限,“止”之所,必有前后之分。联系“知”,“知无涯”,因而知必有止,“止”前为有知,“止”后为无知。每个人可以没有知的终点,但必有知的界限。

因此,“知止”其实一是内明,一是外用。知是主,止是宾。人只有先明白自己的内在思想和情绪,才能厘清外在的纷扰。正所谓“内圣,才能外王”。“知止”二言其实是做学问的开始,“知止”,清楚自己的已知的,了解自己未知的,知其所止,方能博采众长。

2.“虑得”

当我们的情感已经准备好,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投入到学习中去,“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虑”。《大学》中指的是“精思”,“得”有获取、接受、得到、适合、满意等义。总的来说,笔者认为“虑得”其实揭示的是学思的一个循环过程,就一个知识来说,首先是学,学则要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后的结果是下次学习的依据或者说是开始。

(二)治学之于情感上——“定静安”

在当前的实际生活中,这三个字其实已被混用,我们经常听到人说,要静心、要淡定、要安心等等,意思已被视为大致相似。但在儒学中,这三个字被分为三个层次,从“定”到“静”再到“安”,被视为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定”。佛家有“戒、定、慧”之说,这三个字:“戒”、“定”、“慧”也是暗含了层次,先是戒人欲,再是定佛心,最后得佛智。“定”作为三层的第二层,起到了是承“下”启“上”的作用。而“七证”中的“定”是承“知止”、启“静安”、“虑得”的,也是对情感的安抚的第一步。“定”有定心、坚定、制定、必定。当一个人“知止”后,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定”。首先他要定心、定神,处变不惊、处事无悔、宠辱不惊,既不要为自己有这么多的未知而自乱阵脚,也不要为自己的已知而暗自窃喜,“生有涯但知无涯”。其次,“定”还有制定之意,当知己所止,就需要制定目标,以扩大自己的已知,减少自己的未知。再者,当我们制定好目标,就需要坚定地执行目标,只有内心坚定,才能实现所制定的目标,最后,“定”还有“必定”之意,那就是为学治世须有自信,相信自己。

“静”。在我们生活中,“定”和“静”的作用极为相似,都是试图使心平复下来。但置于治学的过程中,两者却又极大的区别。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②也就是说,在老子看来,“静”,是一种生生不已、绵绵不绝,极大快速而却像缓慢的动作,这就是道。它和“定”的境界,在程度上就有深浅的差别。南怀瑾先生曾经举了个形象的例子:当把流动的浊水倒入玻璃杯子,先让它不再流动,这就是“止”;然后浊的下降,清的上浮,这就是“定”,但这样的“定”只是“内明”自修的一种现象;最后泥沙完全沉底,水净沙明,玻璃与水内外通明一色,便为“静”,非只是“内修”而是内外一致。

“安”。对于达到“定静”境界后的“安”有学者认为其是指由讲究心性修养的“内明”的实践经验,以及“外用”在人群社会的历史经验得来的总结定论。在笔者看来,“安”同样是对情感的安抚,不过比“定静”的层次又高一级。“安”,可取其安然、安心、安之若素。

三.从“知止”到“虑得”的心路历程

“定静安”三个层次是三种境界的提升,笔者将其归结为一种治学的心路历程,这个过程是对心的一个安抚,而且是一个递进的关系。

当我们知己所止,接下来要走过的是一段心路历程。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记得《三傻大闹宝莱乌》中,兰彻摸着心说,一切平安。心是十分脆弱的,心的脆弱会让我们失去力量。七证的“定静安”三字所做到的就是一段对心的安抚过程。

首先当我们知己所止,需要的就是定下心来,在南怀谨先生的解释中,“定”需要的是定心,让自己淡定下来。而作者认为,“定”不仅有淡定之意,还有坚定的内涵,以及必定的自信。当我们淡定下来,我们还需要坚定信念。知己所止后,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会因为自己还有这么多的未知而感到慌乱,这是肯定的,特别是在有压力的情形下。第二种情况是暗自窃喜认为自己知道的足够多了,其实这也是一定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论,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的需要,当发现自己知道这么多,实现自己了,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甚至会产生我是知识之国的王,不需要再学习了。我们国家的庄子说得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这两种情况于我们的进一步学习是没有多大的帮助的,特别是后一种,在我们的求知路上可能是致命的打击。

因此,我们需要定,淡定下来,不知道又如何,我可以学,我还有大把的时光,就算已经七老八十了,我也能学到东西;就算知道了又如何,未知等待我们探索,探寻万物的美丽就是在寻找我们的未知。除了淡定下来,我们还要坚定,坚定信念,坚定对未知的探寻,坚定自己的求知的欲望。最后还要有必定实现的自信。

淡定内心,坚定信念,保持自信,接下来的需要平静内心,经过“定”,我们可能会热血沸腾,发现,无知也没什么,我还有大把时光去学,淡定,坚定而又自信,以这样的心去学习,就像三分钟热度,动机足够高,信念足够强,但是并不一定我们就能顺利的学,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最高的动机不一定有最好的效果,热血沸腾不一定能够持久,甚至根据心理学的一些观点,热血更容易冷却。所以,我们必须静下来,平静内心,波澜不惊。以一种平静的情绪更能持之以恒。让我们的心处于一种如水般的境界,缓慢流动,而又能够无波无浪。在这里,作者认为让我们的心在水中,比让我们的心被坚硬包裹更好。这就是“静”的智慧。

当我们内心淡定,坚定,平静,我们还需要安然,安之若素。求知路上并非一帆风顺,

当我们的内心平静下来,波澜不惊的时候,并不代表我们就能一直这样,一贯之于我们的治学过程。我们还需要保持,同时,求学路上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可能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打击,就算心静,也无法让自己对于眼前出现的困难安之若素。因此,要求“安”就显得极为重要。“安”使我们能够安然,在做学问的过程中安之若素,保持平静的内心,不为所动,“安”可以说是使我们“不忘初心”的重要力量。

只有把心放好了,我们才能投入到学习之中。就像武林高手学武功,总是要先背许多的心法,这是有相通的道理在内的。但是,对于“七证”的研究,作为《大学》的重要内容,必定会有深义待我们去探寻。

参考文献

[1](宋)朱熹集注.大学[M].浙江书局刊,1892.

[2]南怀瑾著.原本大学微言[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3](战国)曾参等著;(战国)子思著;(战国)孟轲著.大学[M].北京:蓝天出版社,1999.

[4]南怀瑾著述.南怀瑾选集 第10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南怀瑾著述.南怀瑾选集 典藏版 第11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注 释

①南怀瑾著.原本大学微言[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47-51.

②郭超主编.四库全书精华 子部 第1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5.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6758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