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数学教学通讯

儿童应当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

儿童应当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

缪海琴

摘 要:“量与计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量感”是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义。着眼于学生“量感”形成的学习心理,教师要为学生定制“量感”培养的有效策略,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感知、层次化体验、多向化厘析、集约化经营等。通过让学生感受、体验“物体的量”,促进学生“量感”这一核心素养的生成。

关键词:量感;核心素养;数学

“量与计量”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应当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量感”。所谓“量感”,简而言之,就是对量的感受。具体而言,包括对物体大小、轻重、厚薄、时间、速度等量态的感性认识。“量感”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非标准化的特点。正是由于量感是一种感觉,教学效果不明显,因而在教学中容易为教师所轻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引领学生经历物体的量的意义的学习建构,努力将“量感”培养植入数学教学之中,让学生体验“物体的量”,形成学生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促进学生“量感”这一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生活化感知,初步建立学生量感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化的感知,能够建立学生的表象,为学生建立量感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形成参照比较,能够对物体的量进行估测,从而提升学生的直觉判断。例如对于“量与计量”的教学,教师可以从一个单位入手,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物体。通过生活化感知,学生对于不熟悉的量的认知,逐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例如:教学《认识毫升》,为了让学生建立1毫升的概念表象,形成学生对毫升的量感,教学中,笔者从学校科学实验室借来了吸管,并且让学生用吸管吸1毫升的水,然后让学生观察水的高度以及吸管中水柱的大小。接着,笔者让学生将1毫升的水一滴一滴地滴下来。于是,有学生在滴的过程中自然地数出一共有18滴;有学生将水滴在手掌心上,形成了一元硬币大小的湿面;有学生将水滴在纸上,结果有一手掌的纸面被滴湿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地形成了对“1毫升”单位的认知。

再如:教学《认识厘米》,在学生通过1厘米的小棒建立了“单位厘米”的概念表象后,笔者让学生先估测铅笔的长度、文具盒的长度、课桌的长度,然后让学生用厘米尺展开实际测量,对照自己的估测,清晰长度量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建立某些物体的长度量感的表象。这样,在测量较长物体时,学生不仅可以用厘米尺精准测量,还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辅助测量。如有学生测量讲台时会说有两个学桌那么长,有学生会说有8支铅笔那么长等。生活化感知,能够让学生的量感从主观臆测走向参照推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测量经验逐渐积淀,这是培育学生量感的有效方法和路径。

二、层次化体验,不断丰富学生的量感

如果说“生活化感知”能为学生量感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那么“层次化体验”,就能为学生量感形成提供保障。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层层的体验、层层的铺垫,不仅可以建立学生的概念表象,发展学生对物体的量感,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所形成的“量感”精确化、精准化、精致化。

那么,如何让学生形成层次化的体验呢?笔者认为可以让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激活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在多层次体验活动中,能够形成对物体量感的准确把握。例如:教学《认识千克》,笔者设计了五个不同层面的活动,让学生反复体验“1千克”的量,在反复的、多层次的体验活动中获得对“1千克”量的独特、丰富、准确的心理感受。

①出示两袋体积相差较大的物体,让学生感知它们的体积,再让学生称秤,学生发现都是“1千克”,认知冲突由此形成。

②学生掂体积较小的物体,感受“1千克”;学生再掂体积较大的物体,感受“1千克”,初步建立学生对“1千克”的质量内觉。

③学生通过“掂”所形成的质量内觉,寻找质量接近于“1千克”的物体,学生对自己寻找的物体的质量展开验证。

④通过“抓米”比赛,进一步巩固学生的“1千克”质量体验。

上述层次化活动,不断丰富了学生的量感。学生经历了从对“1千克”的质量内觉“很不准”到“比较准”再到“非常准”的修正过程,“1千克”质量的标准量在学生的大脑深处渐渐由模糊到清晰。学生的内心逐渐生成了一杆“秤”,有效地建构了“1千克”的质量标准。

三、多向化厘析,逐渐明晰学生的量感

“量”(liàng)起源于“量”(liáng),这是量的形成过程。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量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简单的“陈述性知识”,更是作为一种“程序性知识”而存在的。只有学生切切实实地经历了、体验了、获得感受了,量才不是一种“规定性知识”,才能成为学生生命体验、生命感受的一部分,学生对物体的量的感受也才能从“定性描述”走向“定量刻畫”。多向化厘析,才能逐渐明晰学生的量感。

例如:教学《认识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由于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体积单位的基础,因此知识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大小?如何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多向化厘析”,让学生逐步明晰“平方厘米”的内涵,即“平方厘米就是面积单位”。

向度一:看1平方厘米。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1平方厘米”的图形让学生感知,突破学生“1平方厘米就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错误表象。

向度二:说1平方厘米。在看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1平方厘米”。通过“说1平方厘米”,固化学生面积单位的表象。如有学生说,1平方厘米就是大拇指的手指甲这么大;有学生说,1平方厘米就是1元的硬币面这么大;有学生说,1平方厘米有爸爸的戒指面那么大等。

向度三:想1平方厘米。学生在“看1平方厘米”“说1平方厘米”活动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相关长度单位知识经验,推理1平方厘米。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长是20毫米、宽是5毫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长是50毫米、宽是2毫米的长方形的面积也是1平方厘米等。

向度四:画1平方厘米。学生根据自身所形成的“1平方厘米”的空间观念,用自己的手画出1平方厘米,图形的形状没有局限。这样让学生通过记忆、想象、对比、纠正等措施,完善“1平方厘米”的概念表象,形成“1平方厘米”的面积大小认知。

四、集约化经营,拓展深化学生的量感

学生的“量感”具有个体性、随机性,教师在教学中不易把握。著名数理逻辑学家皮亚杰说,“数学是对结构的构建而建立起来的”。当学生学习了一些计量单位后,教师有必要引领学生对所学的计量单位进行集约化经营、处理,让学生从逻辑关系、属种关系等方面对“计量单位”形成整体性、结构性建构,以此深化学生的量感。对计量单位的结构化处理有助于学生把握计量单位之间的关联,拓展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增进学生对“量与计量”知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根据计量单位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演绎、归纳、类比、推理等方法,建立概念域,形成概念系、概念网,由此增进计量单位的“生成力”!

例如:教学《体积单位》,教师可以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进行教学,深化学生对体积单位的认知。如“长度单位是一根线,面积单位是一个面,体积单位是一个间(空间)”;“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因为分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所以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的平方,也就是100,所以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的立方,也就是1000”;“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等。这样的教学,將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计量教学串联、融通起来,既深化了学生对计量单位之间关系的认识,也促使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了计量单位的大小,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数学知识之间是彼此关联的。对学生数学计量单位的集约化经营也不仅仅局限于“量与计量”这一板块,它还可以渗透、融合进其他内容的教学之中。如在“认识多位数”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100张打印纸的厚度,也可以让学生根据10枚一元硬币的质量,推算出100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等。这种对计量的零散、渗透、融通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量感具有重要意义。

“量感”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范畴,更是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引向社会生活的直观载体。因此,“量感”的培养不应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盲点。在培养学生“量感”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对物体的观察、体验和探究,为学生定制“量感”培养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量”,形成“感”,让学生的量感以鲜活的方式拔节生长。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67625.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