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福年
摘 要:“亮我”教育其核心是“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与新课标精神是一致的。新课标把传统教学中的“应用题”改为“解决问题”,其目的是突出学生作用,强化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这需要教师给学生搭建平台,以便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亮”自己。具体策略有:“亮”探索,推促自主构建认知;“亮”方法,引导学习推陈出新;“亮”过程,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亮”技巧,突出问题解决策略。
关键词:“亮我”教育;解决问题;探索方法;过程技巧
小学数学新课标把“应用题”改为“解决问题”,虽只是名字的改变,但意义迥然不同。“解决问题”其立足点是“解决”,主体对象是“学生”,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搭建平台,给学生自我探索展示的机会,以便帮助他们准确认识新的知识,继而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课题研究心得,浅析在“解决问题”中如何展现“亮我”策略,以便参考。
一、“亮”探索,推促自主构建认知
学生年龄不同,其思维方法也不同。但无论怎样发展,其思维顺序大多是从简单到复杂,从直接到间接,从具体到抽象。而从教材编排来看,也是遵循这一规律。因而在具体备课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不仅要研读课堂所教内容,还要联系前后内容进行研读,甚至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研读。教师在教学时,对于教材要准确把握,懂得前后联系,将书本内容串联起来。其目的是能够与编者进行对话,准确把握教材编排规律,以便给学生搭建平台,让他们进行自我探索。
比如“统计”这一章节,其核心是通过平均数反映数据的整体水平情况。也只有学生正确理解这一知识点后,才能准确理解“平均数”这一概念。对此教师没有一开始直接告知学生概念,而是让他们进行探索。先给学生呈现两个同轨班级的一次考试分数,然后引导他们思考,怎样比较这两个班级分数?在具体探索过程中,有学生说比较最高分,也有学生说比较不同分数段分数,而大多数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平均数”。通过这种探索方式,不仅让学生接触了平均数,而且还初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概念与意义。在这一“亮”探索展示过程中,即较好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也较好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在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过程中,在推促其“亮我”探索过程中,推促了课堂的精彩生成。具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展示,进行自行探索,以便真正让“亮我”教育成为课堂的一种探索,成为学生自主思考的一种途径。通过“亮”探索方法,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索兴趣,推促了课堂精彩生成,而且还有效培养学生自信心。
二、“亮”方法,引导学习推陈出新
传统教学中,不少老师为了提高课堂效率,直接教给学生方法,这虽然省略了学生探索过程,却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他们思考的权利。从学习的本质上讲,是本末倒置的。真正的学习关键在于探索,在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中。诚然传统教学中也有好的做法,比如借助图形思考,比如引导学生根据理解自行设计问题等,因而在具体学习中,教师需要放手,鼓励学生主动创新,进行“亮我”,如有可能,还可以鼓励学生结合他们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他们的理解,用他们的方式结合课堂例题创新题目,或者同桌交叉设计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针对“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运算”这一内容,在学生掌握相应规律后,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设计问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超市购物,或者交易,或者吃水果,形式可以多样,关键要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只有“亮我”才激励“我”。从其效果来看,学生设计的问题不仅符合规律,而且还非常有创意,有的学生为了让其问题更形象,采用图文的形式体现,这样不仅强化了题目的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小组内其他学生解题的欲望。针对一些优秀的题目,教师还可以通过实物投影仪将其展示在大屏幕上,一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形数关系,便于激发探索兴趣,二来也能激发学生自我展示的欲望,满足他们那种自我表现。这对于“解决问题”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亮”方法,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移植”问题,对问题生活化,不仅有效强化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而且在推促课堂精彩生成的同时,也对其方法进行“亮”一“亮”,以便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三、“亮”过程,强化学生思维训练
在具体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积累,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方法过程。这是本末倒置的。毕竟课堂是学生的,学习是学生的,因而其结果不重要,学生才重要,过程才重要。在实践“亮我”教育过程中,推进“亮”过程,则是一个重要的策略。毕竟学生对于概念理解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抓住了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抓了学习。从其数学知识来看,也許今天看起来,是很小的一个知识点,一个微不足道的知识点,都是前人不断分析总结,在得出结论后还反复推敲,继而最终进行定义。
比如针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内容,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索概括,继而让他们自行总结。这远比教师直接告知答案来得深刻。具体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按照教师要求画出相应平行四边形,接着按照要求画出等底等高的长方形,然后进行重叠,剪拼,让他们自己观察、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区别。经过探索观察,学生很快会发现,这两者面积是相等的,自然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还有针对面积单位,对于分米与厘米,学生理解有点困难,不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拼凑,先给学生提供一平方厘米的小纸片若干,然后让学生自己拼凑,通过这一过程探索,学生很快就掌握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概念、结论,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逻辑上是严谨的,但是让小学生直接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脑海中没有具体的印象。因此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结论、概念,加深知识的熟悉度,运用知识时会更加灵活。
四、“亮”技巧,突出问题解决策略
对于问题来说,也许答案只有一个,但其方法却有很多。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从教材提供的解题思路来看,大多是从概念延伸的,一般都是中规中矩,只适合学生理解,或者符合大多数学生逻辑思维的。但是解题方式并不只有一种,针对当前教育形势,需要的是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而这对于学生来说,发散思维更为重要。具体体现在问题解决中,则注重思维转化。在具体运用中,结合“亮我”教育,则是要求在解题过程中,倡导学生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对其技巧与方法进行自我展示,这在树立他们信心的同时也培养人创新思维。
比如针对下面一道题,即小刚牵着小狗从家到公园里去,小刚家到公园相距660米,小刚每秒3米,小狗每秒10米,小狗在前面跑,跑到了公园又往回走,遇到小刚则返回往公园里跑,这样来回往返,结果小刚与小狗同时到达公园。请问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这个题目非常典型,如果按照传统求解方式,过程非常麻烦,但是跳出传统思维,先算出小刚走路的时间,接着再计算小狗走的路程,则显得非常简单。从这问题解题思路来看,直接思考不容易得出结论,换个角度,先算时间,则事半功倍。毕竟小刚与小狗跑路的时间是一致的,而这却隐藏在题目中。因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思维发散,敢于“亮”技巧,敢于展示自己,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够从中挖掘隐形条件,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学会跳出表象进行分析,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也能有效推促学生对其概念进行深度理解。
总而言之,针对“亮我”教育,其目的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对此教师要有深刻的理解,能够从教材入手,准确对此解读,并把“亮”的过程展示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推促对其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建立信心,真正让“亮我”成为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