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文学教育

演讲中的修辞策略分析

演讲中的修辞策略分析

王彤

内容摘要:不同于中国传统意义上对“修辞”作为语言表达手段的认识,西方修辞学关注话语的有效性和适宜性,演讲自始至终是其关注重点。本文从西方修辞学角度分析全国大学生思政大课上《战“疫”里的最美青春啊——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演讲的精彩之处。

关键词:思政大课 说服三要素 受众

本文所指的“修辞”起源于古希腊时期,而非中国传统意义上语言表达手段的“修辞”。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修辞学》一书中将“修辞学”定义为“修辞学是在任何特定的场合下寻求可能的劝说手段的功能”。受古希腊时期民主政治的影响,这本书主要服务于演说,亚氏将演说题材、风格、论证方法以及听众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使演说达到劝说的目的。随着古希腊罗马时期民主政治的消亡,古典修辞学走向衰落。进入20世纪,随着传播技术手段的进步、学科专门化以及西方政治体系的需要,修辞学得以复兴,研究领域也从演讲扩大到了写作、新闻传播等多方面的话语研究。众多西方修辞学流派对亚里士多德的修辞观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阐释和发展,但是说服的三要素和受众观点一直是研究的关注点。

2020年3月9日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在全国大学生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中,冯秀军教授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课的教学内容,以《战“疫”里的最美青春啊——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题阐释了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本文依据冯教授此次的演讲,从修辞学角度分析这堂思政大课是如何引起强烈反响,并试为教学演讲提供修辞层面的参考。

一.演讲的背景

将修辞性的话语置于其广阔背景中来探讨可以帮助了解话语使如何产生的。修辞行为受到背景因素的制约。“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是由教育部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思政公开课。此次思政大课处于新学期之初,全国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全国大多数大学生只能通过网络在家学习。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而这些青年的同龄人,已经奋斗在了战“疫”一线,担负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对比两种情况,在国家面临前所未有的灾难和考验时,对广大青年进行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感受到同龄人的正能量,点燃青春梦想,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就十分必要。在公开课中,冯教授并没有过多进行大道理的说教,而是用朴实的语言通过一个个事例,将“青春”一词贯穿课堂始终,把个人的青春梦想和国家前途命运相联系,肯定中国青年在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无私奉献的精神,进而鼓励青年观众要敢于担当。

二.说服的三要素——诉诸人格、情感、理性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认为说服的三要素是:诉诸人格、诉诸理性、诉诸情感。诉诸人格要求演说者自身具有说服性。明智、美德和善意是使演说者具有说服性的三要素。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代修辞学者又将权威、专长、公正、诚实、理解、同情等要素纳入“诉诸人格”的内涵。在面向全国大学生的思政大课上,冯秀军教授语气坚定,沉稳大气,时而陈述新一代中国青年奋斗报国的事例,时而将青春奋斗与民族复兴同频的大道理娓娓道来,呈现的是一名循循善诱的教师形象,马克思主义专业的知识背景,使冯教授的话语真实性不容置疑。在讲课中,冯教授没有单纯的理论说教或思想灌输,而是以平易近人的语气来阐释大道理。在讲到“青年责任”这个话题时,冯教授用“在我看来”作为开头引出自己的观点,之后又多次用到“我们”这个词以摆明论点或举例论证,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对学生表示了理解和尊重。知性形象加上近距离的交流方式使冯教授在课堂上展现出了独特的人格魅力,从而使学生作为受众对其产生信赖感,相信所讲的内容。而“诉诸人格”的效果好坏又会对“诉诸理性”和“诉诸情感”的效果产生影响,冯教授塑造的可信赖形象为带动受众情感、引导受众从理性的角度思考作了铺垫,从而增强了话语有效性。

诉诸情感是通过演说“将听众置于一定的情感框架下”,最终使听众投入某种情感来影响他们的决定,比如愤怒、喜悦、喜爱、同情等。冯教授这堂课的主题是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面对的听众也是中国青年。在以“我们”之词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之后,从自己对“青春”的理解角度切入,首先对当代中国青年进行了肯定与赞扬,列举了一系列“90后”奋斗在防疫战疫一线的典型事例,赞扬他们在疫情前线保家卫国的英勇之举,也鼓舞和感动了数百万青年观众,促使他们燃起青春的力量,肩负起责任和使命。“我作为一个95后的家长”再次拉近了发话人与青年观众之间的心理联系,说明了冯教授作为演讲者对观众是了解的,从“标签少年”到抗“疫”战士,冯教授的用词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也走进了全国大学生观众的内心,一定程度上融入了大学生群体,使得观众更有兴趣听下去。

我国学者刘亚猛认为修辞的根本任务是“修辞者促使受众改变自己原来的看法、态度和行为,按修辞者的意愿行事”。(刘亚猛:2004)冯教授在讲完当代青年的优秀事例之后,带领学生回顾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传承的不易,以及中国青年在近代历史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了青年观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通过疫情时期一封家书的故事对“家国情怀”的阐释也使青年观众意识到肩上的责任。优秀同辈人的先进事迹使青年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和奋斗的热情,进而对冯教授所讲的道理表示接受和认同。此外,冯教授在讲课中语气抑扬顿挫,表情不卑不亢,既直接表达对中国青年的骄傲和自豪,也融入了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情感与理性交织,感染和带动了观众情感,引发内心的认同和呼应,促使青年观众日后采取积极行动。

诉诸理性要求演讲者论辩及组织材料的合理性。亚里士多德提出诉诸理性的方式有省略式三段论和例证法。三段论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省略式三段论则是不完整的三段论,演讲者有意省略或不直接表明三段论的某一部分,促使听众去猜测演讲者的意图,进而不知不觉融入演讲之中,与演讲者产生共鸣,演讲者由此达到劝说的目的。三段论原则是冯教授演讲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爱国是第一位的,是最大的责任担当”是大前提,“青年成长道路千万条,爱国大义第一条”是结论,中间省去的是青年人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面临各种选择,应当恰当处理個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但在大前提与结论之间,冯教授对过去时代的青年人改变历史的光荣事迹进行了赞扬,这使观众不知不觉认识到青年人在国家命运和民族复兴中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如何处理民族复兴和青春梦想之间的关系。

例证法是诉诸理性的另一种说服方式,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法,分为历史的和虚构的例证。在课堂中,冯教授多次运用实例,从为救亡图存奔走的五四青年到如今的奋斗在疫情前线的“90后”,回溯和总结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优秀青年改写历史、奋斗报国的历程。并且将“90后”护士主动请战抗疫的事例与红军战士用战争等待一个婴儿降生的故事进行对比,得出“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爱国精神的接续,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恒古绵延的精神密码”的结论。通过对相似历史事件的列举,冯教授概括并不断印证着自己的论点“青年就是我们在历史传承之中每一个时代的接棒人”。真实、典型的事例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更容易激起青年观众的拳拳爱国之情,使思政课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讲课的开始,冯教授便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点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的总论点。

三.演讲的受众

受众一直是修辞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对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听众进行了详细的性格分析,以便演说者了解不同听众的心理,激发他们的情感并作出行动。随着时代的变迁,“受众”概念逐渐取代了“听众”概念,我国学者温科学指出,“在古代,‘受众多指听众,是集中在某一地点的人群,现代修辞学也包括这个定义在内,但内容和范围已经大大扩展了,把任何体验修辞文本的受众都包括在内。”(温科学:2007)修辞者的受众意识对达到话语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在这堂关于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的思政大课中,受众正是全国的大学生,被贴了各种标签的“90后”、“00后”。这些受众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着光明的前途,希望在未来能有一番作为,他们热爱国家和民族,充满了青春的力量。冯教授作为修辞者,考虑到了受众的年龄特点,首先谈到的话题便是“青春的理解”,和处于青春年华的受众进行平等交流,提到“青春就是一个个破茧成蝶的故事”,用朴实的语言点燃了青年人心中的梦想和情感,迎合了大多数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理,同时引导青年观众带着澎湃的心情投入到现实生活的奋斗中去,为祖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另外,青年受众虽充满青春的能量,但也具有迷茫焦虑的特点,鉴于此,冯教授在谈完青年责任和爱国精神之后,结合现实,对中国青年提出了四点要求,希望青年人既要有家国情怀、青春梦想,也要有过硬的本领和美德,做到“大仁、大智和大勇”。

通过分析此次思政大课的背景和大学生受众,我们发现,此次思政大课打动全国大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冯教授作为修辞者对时代要求、课堂要求以及新时代青年特点的准确把握。此外,冯教授平易近人的风格、知性气质、朴实的语言、富有逻辑性的观点布局使得冯教授的演讲既有政治教育高度、思想深度,又有情感温度;既阐释了思政教育课的爱国、责任等大道理,又带动了大学生受众的感情,打动了新时代青年人的内心,激发了青年人的责任感和奋斗热情,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M].北京:三联书店,2004

[2]温科学,当代西方修辞受众研究[J].修辞学习,2007(5)

[3]王妞,袁影:亚里士多德“人品诉诸”的当代阐释[J].外国语言文学,2014(4)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颜一、崔延强译.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徐开彬,王潇雨:习近平達沃斯演讲的新亚里士多德修辞分析[J].现代传播,2018(3)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6870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