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龄月
内容摘要:《周氏冥通记》是由南朝梁代周子良、陶弘景编撰而成的一部作品。全书主要围绕周子良冥通真仙之事展开,记录了周子良与众真仙的对话以及一个上清派教徒成仙的心路历程。《周氏冥通记》不仅具有较高的宗教价值,记录了体制完善的成仙系统及成仙的基本要求;还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其中包含着大量真仙形象的细节描写。
关键词:《周氏冥通记》 真仙 形象 系统
《周氏冥通记》共有四卷,第一卷,主要是陶弘景所撰的关于周子良生平简介、冥通真仙的始末、呈给梁武帝的奏文和答书,以及天监十四年五月的四条冥通记录;第二、三卷是天监十四年六、七月周子良的冥通记录;第四卷则是周子良自己整理的从天监十四年五月至第二年七月间的冥通摘要,记叙较为简略。其中,“母永嘉徐净光,怀娠五月,梦一切仙室中圣皆起行,四面来绕己身,乃以建武四年丁丑岁正月二日人定时生于馀姚明星里。”[1]道出周子良的出生很不一般,为后文他与真仙冥通奠定基础。据本书所述,周子良于天监十四年乙未岁五月二十三夏至日,首次出现冥通迹象,并于当天乙丑时见到保命府赵丞,后来,陆续有真仙来与他交谈,为他指点迷津,直到次年十月二十七日周子良仙去。全书通过记述周子良与众真仙的交往、对话、游历等,展现出上清派的宗教思想,以及丰富多彩的真仙系统,为向已经偏向佛教的君王再次展现道教的可信性与合理性,引起其重视。
一.真仙形象描写
《周氏冥通记》对真仙形象描写的最大的特点便是细腻,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将周氏梦中所见真仙及其侍从的外貌、穿戴、以及手持之物等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栩栩如生,让人相信这不是凭空捏造的,增加其可信度。如:“又眠,未熟,忽见一人,长可七尺,面小口鼻,猛眉,多少有须青白色,年可四十许,著朱衣,赤帻上戴蝉,垂缨极长,紫革带广七寸许,带鞶囊,鞶囊作龙头。足著两头舄,舄紫色,行时有声索索然。从者十二人,二人提裾,作两髻,髻如永嘉老姥髻。[此髻法宽根垂至额也。]紫衫青袴履,缚袴极缓。三人著紫袴褶,平巾帻,手各执简,简上有字,不可识。又七人并白布袴褶,自[白]履靺,悉有所执。一人挟坐席,一人把如意五色毛扇,一人把大卷书,一人持纸笔大砚,砚黑色,笔犹如世上笔。一人捉织,伞状如毛羽,又似彩帛,斑驳可爱。织形圆深,柄黑色极长。”[2]这是描写周子良见到第一位真仙赵丞时的情景,将赵丞的身高、五官、大致年龄、衣着、配饰、声音及其侍从的数量、发型、衣着、手执之物等详细地记录下来,使其画面极具色彩感和铺排感,体现出真仙的身份尊贵、气度不凡、威严庄重。全书与周子良冥通过真仙有四十二位,其中类似于这样的形象描写有很多。
二.试析真仙系统
《周氏冥通记》在记录周子良与真仙交往的场景以及对话等的同时,也侧面展现出大致的真仙系统。
(一)等级制度
真仙是分等级的,且会根据功业来升降,仙人分上、中、下,再往上是真人,真人又分为上、中、下。这体现真仙系统具有一定的世俗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是俗世中等级阶层的映射。如:“将告卿,众真之第一紫阳左真人治葛衍山周君;第二紫阳(古)[右]真人治嶓冢山王君;第三定录茅中君;第四保命茅小君;第五蓬莱右大夫周君;第六括苍真人司马先生;第七吾也。此前六等并真人,前后来者皆真仙。唯冯君是黄庭真人,治中岳耳。”[3]“若能积业更深,则成真人。功夫若怠,犹当不失此丞。”[4]以及“吾今犹是仙之中者,未及上仙下真也。”[5]等。
(二)仪仗排场
此外,根据真仙不同的品级,其侍从、坐骑、排场、住所等也会有所不同。如:“赵夫人又告曰:‘仙道有幽虚之趣,今粗为说之。夫为真仙之位者,偃息玄宫,游行紫汉,动则二景舒明,静则风云息气,服则翠羽飞裳,乘则飙轮灵轸,浮海历岳,游眄八方,进无水火之患,退无木石之忧,岂不足称高贵乎!”[6]又如:“子良问:‘不审此位若为羽仪?徐答曰:‘亦不可为定,更由功业之高下。理有丹龙绿车,衣羽之盖,素毛之节;青衣玉女五人,朱衣玉童七人,执鸿翮之扇,建扶灵之冠,服紫羽之帔绦霄之衣,带宝玉之铃;六丁为使,万神受保。知天下神仙功夫之事教学之方,非复人间保籍丞也,故指来相报,未可示人身之迹,乃后人之所效耳。”[7]
(三)任命流程
本书在写任命周子良仙位时,体现出真仙入职有一套固定的流程。如:“保命仍将往,共定录省察,良久乃作赞上东华曰:‘周玄秀德,心志虚清,谨按紫格,可刻仙名。东华乃更命以七月七日会仙官,检名簿,因得尔品目,位合中仙,更奏上仙为保晨司。韩侯仍作事曰:‘周太玄,字虚灵,右一人,昔标怀道之志,今建荡然之德,上合乾纲,下应地纪,依如仙格,合中品之上。伏见保晨司,年限欲满,请选太玄以补之,谨上。青君命云:‘如牒。仍作简文曰:‘惟周太玄因业树兹,刻名仙简,为保晨司。”[8]
三.成仙基本要求
周子良在成仙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真仙的教诲与点拨,其中也暗含着得道成仙所需注意的一些地方。
(一)心胸豁达
“尔情无滞念,胸臆萧豁,是以果而速之。若无此虚豁之心者,則一志而不及,一向而不迴。此二能得道。尔既无才学可称,又乏至德之美,特是採缘访命,加以迹少愆累,心无沉滞,故得耳。”[9]这是说周子良没有拘泥于俗事当中,心胸又比较豁达,是能很快得到果报的。这从侧面反映了要想得道成仙,首先要抛开凡界的俗人、俗事、俗情,不要贪念享受。
(二)及时沐浴
对待他人的责骂,需要立即沐浴,以免邪气入侵,“尔今事人尊者,若骂詈,尔得骂时,当存念身神,耳可得闻而心勿受,尔莫口应。若骂畜生、禽兽之属,皆当即沐浴。此为贼身之大秽,秽则真神不降,邪气侵人。”[10]
(三)断绝肉食
“卿不宜复食肉,食肉,恐先源<建>[逮]卿,幸可慎之。仙药草自足,何急瞰此?”[11]“既吞噬众生,理乖慈育之气。涉乎仁心者,必宜断之以成性,是以仙圣为体,一向绝之。”[12]这说明成仙过程中不能食肉,不然会违反对众生慈悲的自然之气,这大概也是后来周子良“日中止进一升蜜餐”的原因。
(四)坚持不懈
“纵有知者,亦不能穷而修之,或修而不久,或久而不精。诸如此事,良亦可悲。”[13]“见此辈良为可悲,并皆修法不勤,或先亡引逮,所行乖道;或先勤后怠,失此功夫,一何苦哉!”[14]等说明修仙者要能够一心向道,坚持不懈,精益求精,不然容易前功尽弃。此外,“若能守道不动,服气吞景,以镇五藏者,亦能得地仙,长生不死。若无金丹五芝,终不能飞游太极,动静无方也。”[15]体现了成仙没有定数,是要看功业的积累的,除了要“守道而不动,服气吞光而五脏镇静”,还需要金丹和五芝的辅助。
(五)通过考核
肉眼凡胎即使功德积累够了,也只是获得成仙的“入场券”,想要成为真仙,还需要经历一番考核,才能够获得认可。如:“夫涉真境,便多有试,好固心力,勿弱于其间。”王紫阳曰:“得如此甚好,但恐以试为难耳。”子良因请问:“不审几试,试若大小?恐肉人邪僻,能不忧惧。”王曰:“当两小试,或为虎狼,或为殊声异形,以怖于人。尔见此时,但整心建意,勿慞惶也。若不过者,怪[应作坏字]人功夫俄顷耳。”[16]点明了周子良若要成为真人需要经历两三次考试,考试内容大多为出现一些怪异的东西或声音吓唬人,若想通过则需要保持镇静,不能慌张。
《周氏冥通记》作为道教小说,不可置否,带有“辅教”的性质,但它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它通过短短四卷,塑造出一个个鲜活、尊贵、庄严的真仙形象,并且通过周子良与真仙们的一系列涉及到任命、升降、等级等方面的对话,侧面展现出一个体制完整的真仙系统。此外,通过众真仙对周子良的告诫、点拨等,体现出得道成仙需要做到心胸豁达、及时沐浴、断绝肉食、坚持不懈,以及要镇静面对真人考核等,将一个虔诚的上清派教徒从受命到自杀赴任之间的宗教体验及心路历程详略得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注 释
[1][日]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1页.
[2][日]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31-32页.
[3][日]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131页.
[4][日]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91页.
[5][日]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107页.
[6][日]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107页.
[7][日]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158页.
[8][日]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158页.
[9][日]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69页.
[10][日]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75页.
[11][日]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100页.
[12][日]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济南:齊鲁书社2010年,第103页.
[13][日]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107页.
[14][日]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144页.
[15][日]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108页.
[16][日]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144页.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