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嘉
内容摘要:文章结合馆藏古籍《嘉定府志》整理以及抢救性保护利用的实践,从《嘉定府志》的时代背景、内容结构特点以及历史文献价值等方面,分析阐述《嘉定府志》作为乐山的地方文献,在版本学、文献学、地方史料等方面具有的极其珍贵的价值,对研究乐山地域文化,发展乐山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嘉定府志》 地域文化 地方文献
乐山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古籍文献资源。图书馆的馆藏古籍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地方志书种类繁多。下面就古籍文献《嘉定府志》的整理以及抢救性保护的工作实践,谈谈古籍珍贵的地域文化价值对促进乐山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嘉定府志》的时代背景
乐山古称嘉州,嘉定州。州始称于魏;改州为府始于宋。明清年相继有《嘉定州志》、《嘉定府志》面世。馆藏现存版本为清嘉庆八年《嘉定府志》之递修本。清同治三年(1864),经文良、史志康、朱庆镛三任知府,历时四载而成。纂修太守宋梅生,修志未设立局,所需经费均由府县捐廉。三任知府均撰写了重修《嘉定府志》的序文,对重修《嘉定府志》的内容、意义加以阐释说明,仅此一点足以证明《嘉定府志》在历史文献价值方面的影响远非一般地方文献可比拟。
二.《嘉定府志》的编纂体例及内容
1.版本结构特征:通过分析书影对该书的主要版本特征情况进行分析
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刻本;有牌记。牌记内容:同治三年刻、重修嘉定府志、府署藏版;半叶十行、单行二十一字。舆图三十八幅。
2.编纂体例
《嘉定府志》篇章结构独特新颖,全书共四十七卷,十六册。内容覆盖乐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从当时地域社会文化的历史视野,全面深入审视当时乐山的历史社会文化现实,开创了现代地理人物志、编年志、人物列传志、艺文志有机融合的独立编撰文学体例,以每章分卷、独立题名的结构形式对地理人物、历史重大事件、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具体叙述,持论通证,语言典雅,思维独立,编排精确。依历史年代的先后顺序,选择乐山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李白、苏氏父子、杨廷和杨慎、李冰、韦皋、丁宝桢等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事迹,如数家珍式的一一道来,取材精当无比。[1]
三.《嘉定府志》的地域文化价值分析
1.地方文献价值
从《嘉定府志》所记载的内容分析,即便是普通的地域性四级古籍,也有着极其珍贵的地方文献价值。全书内容中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反映了大量的地方文献信息。首先就是地方舆图的具体引用,其次是大量地方历史人物的具体叙述;再次就是城市建置历史沿革(郡国、郡县)等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全书四十八册,每册每页无论是各个自治州县的具体文化历史沿革、驻地的具体位置所在,还是当地主要山川、河流、故事人物的详细资料、物产和水资源的利用情况,编著者都通过大量收集资料加以熟练掌握并对其深入加以考究,考察其中的异同。
2.语言的地域文化特征
语言精炼,笔风率直。历史上由于古代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条件的特殊原因,把乐山与中原地区相对应和阻隔,形成了極强的中国地域语言文化表现风格,语言热烈,有美赞但无恶讽,无论今古存没皆著于篇。无论它是讲述中国历史重大事件还是阐述历史人文地理、典故、评价历史人物等等都无一例外,在简短的语言文字内容表述中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艺术文献信息。
3.旁征博引与著述典故相辅相成
编纂者们在编撰《嘉定府志》时,不仅大量的查阅收集当地传统风俗风土民情、典籍文献资料,而且广泛性的阅读当地历史文献、档案,凡是发现有其保存史料的价值,则予以收录,既基本做到了文字叙述精炼,又同时留存了大量地方性的历史文献资料;唯如此,才能更有可能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全书将述、记、志、传、图、录、表等体裁灵活运用,亲切自然。由文言的以先秦语言为基础,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当时当地通行的文体书写而成。有系统,有规模依据古代文献编撰形式,体例严谨,内容详实。
可见《嘉定府志》在保存历史资料、研究地域文化、开发旅游方面有着极其珍贵的文化价值。
四.新时代背景下的地方文献工作的思考
1.抢救性保护工作
第一,原生性保护措施。文献应保管于最佳存藏环境,恒温恒湿,防尘防虫,安装防火报警装置。
第二,纸张脱酸处理。文献纸张的pH值偏碱性>7,中性=7,降到<7即为酸化。由酸化导致文献纸张的变色、变脆,对文献损坏极大。因此,应用科学的方法,精确的仪器对文献纸张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文献进行脱酸处理,防止文献进一步损坏。
第三,破损修复。《嘉定府志》因年代久远,加之存藏条件的恶劣,霉蚀,粘连,酸化,触碰即碎。根据《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属一级破损,于是我馆送往古籍修复中心进行了抢救性修复。
2.再生性保护
第一,照相复制。即书影制作,技术性强,摄影设备要求精度高,同时存在对文献的二次伤害。
第二,文献再造。1999年,乐山市政府决定再次重修重编《嘉定府志》。重修以清同治三年本(乐山市图书馆馆藏)作底本,对卷帙浩繁的《嘉定府志》进行文献再造。图书馆指定专人负责整理,工作量巨大,完全靠手工操作,按照“标引-制卡-查勘-排片-编撰内容提要-誊写”的流程,历时四年于2003年完成新编本《嘉定府志》(古籍线装书装帧形制)。这样的再生性保护既满足了人们利用珍贵文献资源的需求,又完美地保护了馆藏,并且在保护开发利用珍贵地方文献资源领域作了有益尝试。
第三,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规划和设想。目前按照四川省古籍中心的工作安排,我们已着手对馆藏古籍文献,特别是地方文献类古籍进行普查,登记,录入古籍普查平台。
无论我们是原生文献保护还是自然再生文献保护,其根本目的都应该是为了充分开发好、利用好我们的馆藏地方优秀文献信息资源,运用图书馆科学专业化的理论知识,指导广大读者深入研究如何利用地方馆藏,帮助他们积极进行相关科研课题,把地方图书馆中确实蕴藏着的丰富的一方地域馆藏文化文献资源充分开发挖掘出来,为推进知识技术创新和促进地方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提供深入多层次文化服务,这才是推进地方馆藏文献工作的重要历史意义价值所在。我馆的行动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以项目申报的方式进行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以《嘉定府志》为依托,根据该书内容,对乐山本土的历史事件、人物以及政治、经济、文化进行梳理,收集其中涵盖的地方文献书刊、人物、事件、手稿、图片、照片等,分批分类地將之影像化、数字化,从而打造出一个有关嘉州文化及历史的重要地方文献数字化展示窗口,同时还可将影像化数字化成品衍生出具有收藏价值的文创产品。
第二,以区域联盟的方式进行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尽快加强公共美术文化管理信息交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平台建设有关文件精神,推动川南地区各地市公共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流服务合作,更好的有效率地服务川南文化、经济发展,2017年,乐山、自贡、宜宾、内江、泸州、雅安六个市级公共图书馆共同签署了《川南地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合作发展协议》,以“合作共建、资源共享”为事业服务发展宗旨,以“互为补充、互为利用、互为推动”为事业发展服务目的,共同参与组织协作建立了公共文化协作文献信息网,致力于推动川南范围内的各个地市公共文化文献管理信息服务,资源相互整合协同、共享與加强信息沟通。[2]2018年,六地市公共图书馆共同建立了《川南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库平台》。在六地市公共图书馆的共同努力下,平台资源藏量越来越丰富。该服务平台的搭设建立,既充分发挥了川南六市三地及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资源、技术和信息服务综合优势,又充分提升了我市公共图书馆文化综合信息服务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优势,能有效实现六市三地及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多方合作共赢,更好地成为为川南六地文化、经济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领域提供公共文献信息服务的有力保障。
第三,以保护抢救为目的,呼吁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地方文献数字化的建设和网络化的传播是能将本地区传统文化保存下来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一方面呼吁政府及相关单位,从制度、资金层面进行保障,一方面充分发挥本馆地方文献资源方面的优势,在文旅结合的新背景下,加强对地方特色文献数字化,扩大对地方文献载体形式的宣传,建设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包括地方名人)。推广地方特色文化,还要加上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IP资源,着力开发具有地方旅游特色的文创产品,服务当地文化及经济发展。
地方优质文献资源是我国图书馆公共服务的重要核心价值资源,是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地方资源共享品牌,也是我馆实现地方资源共建利益共享的重要特色和最大亮点。应该可以说《嘉定府志》通过解读当时乐山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民族、宗教、疆域等诸多方面的重要历史事实和理论内容,[3]从文物性、学术文献资料性、艺术作品代表性综合来看,其收藏价值远远不止一本古籍,甚至可以说是弥足珍贵。国家图书馆馆藏的《嘉定府志》都是残缺本。《嘉定府志》作为珍贵的地方历史文献,是我们科学研究乐山地域历史文化、促进乐山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孙枫.《从〈蜀事答问〉的地域文化价值谈地方文献工作》.中国西部公共图书馆联合会第二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一).2015
[2]周姝.《川南地区公共图书馆区域共建共享研讨会我市召开》.自贡网.2017
[3]孙枫.《从〈蜀事答问〉的地域文化价值谈地方文献工作》.中国西部公共图书馆联合会第二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一).2015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