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静
内容摘要:《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抓住了中西方教育模式典型的差异,是一部促进中西方教育交流的佳作。文章从该纪录片的相关内容出发,阐述中西方教学模式的差异,结合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揭示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提出思考,以期对国际汉语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式教育 西式教育 教育模式 对比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Chinese School)(下文简称《中式学校》)由英国广播公司播出,总时长约180分钟,讲述了5位中国教师在英格兰汉普郡博航特中学进行中式教学的过程。5位中国教师在该校的一个班级完全按照中式教育的模式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教学,然后和该校英国教育模式下的班级进行成绩对比,以检验教育模式的不同是否会引起成绩上的差异。为了保证实验样本数据的可靠性及凸显中国常规课堂学生的容量,该实验班由50名九年级的学生组成。这些学生在四个星期的实验时间里,与中国初三学生的学习模式一样:穿统一的校服,在校时间长12个小时,其间有两次用餐、休息时间,每周参加一次升国旗仪式,集体晨练及打扫教室等。学生在实验期间需要学习科学、体育、普通话、数学、社会教育等课程并参加前四个科目的测试。实验从开始到结束,中式教学在该校都表现出明显的“水土不服”,但最后的测试成绩非常突出。中西方教育模式本身有其独特存在及发展的基础和历史淵源,最终考试成绩的完胜并不能判定中国与西方教育模式孰优孰劣,但这两种教育模式存在的差异却对第二语言教学工作者提出了巨大挑战。
当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赴国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大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本文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视角,通过研究《中式学校》中体现出来的中西方教育模式的异同之处,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笔者的思考,希望能促进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增强及教育观念的转变。
一.《中式学校》里中西方教育模式差异的具体体现
在纪录片《中式学校》中,教学课程包括科学、体育、普通话、数学、社会教育等。在实验期间,中国老师与英国学生之间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冲突随时都有发生。本文着重从科学课、体育课及社会教育课教学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对比分析中西方教育模式的差异,并揭示形成差异的原因。
(一)中西教育模式在科学课上呈现出来的差异
纪录片中担任科学课教学的中方教师杨老师是广大中式教学者的缩影,其课堂教学状况教师整节课进行细致的讲解并进行严格的课堂管理,要求学生详细记录书本和笔记成为联系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教师不允许学生犯错,问题的答案皆以教师讲授的内容为准,教学目标完成的质量取决于学生识记笔记的精确度及答题的正确率。
与中方杨老师同样的科学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方教师Vicky Gough,英方班级的总体人数规模比较小,教师扮演促进者与参与者的角色;教师不会特意进行课堂管理,也不会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究。英方教师Vicky Gough认为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验、不断的修正,才能真正地理解并内化吸收,最终取得成功。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中式教育倾向于灌输式、填鸭式的模式,教师将学生的错误视为大忌,是一种无次品生产的“完美”教育,学生认真听讲并抄写、识记笔记内容以完成课程的学习;教师总是高高在上,掌握着课堂的主动权。相较而言,西方的教育更倾向于“融合式”的尝试教育[1],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创新并允许学生犯错,教师认为学生只有通过犯错才能取得成功。相较于中式教育,西方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的实践和分析能力,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则处于参与者的地位与学生共同探讨。
(二)中西教育模式在体育课上呈现出来的差异
当前,中国教育部已将体育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纳入中考、高考的考察范围。所有学生必须完成考试大纲规定的所有项目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则以学生的总体成绩(包括体育成绩)的排名为标准择优录取学生。中国学生为了能够进入好的学校,必须加强锻炼,争取好成绩。
在英国,体育课的受重视程度明显低于中国,是一门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喜好选择项目进行学习。英国的考试系统同样设置了体能测试,但与中国不同的是,英国的体能测试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同等体能的学生进行测试。这就不难理解纪录片中英国学生听到中国的体育课是必修课时倍感惊讶的反应,也更能体会他们知道要与比自己强的同学竞争时内心崩溃的心情。纪录片中,英方体育教师Anna Hogg更多地采用鼓励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开导,她激励学生尽最大的努力战胜自己,完成体育测试。
通过体育课的教学情况可以发现,中式教育模式下学生需完成一系列的达标测试;相较而言,西方教育模式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学生在选择体育项目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同时西式教育倾向于发掘天才,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中西教育模式在社会教育课呈现出来的差异
在中国,社会教育课是每一个中国学生都要学习的课程,这门课旨在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如礼仪、仁义等传递给下一代。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早在孩子咿呀学语之际便开始进行品行教导。儒家思想在中华大地上形成并传承下来,有其存在及发展的独特背景,是中国几千年思想精髓的积淀,是中国人行为处事的重要遵循。
离开了特定的文化背景,英国学生似乎不能理解中式社会教育课的要领。纪录片中中方教师李老师提到孩子应该无条件地听从父母、教师等长辈时激起了学生一致的反对。在他们的意识中,父母、教师并不一定都是对的,不应该盲目听从长辈,而应该做自己的主人。
文化的不同导致了交流上的冲突。由于传统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中国的教育模式则倾向于一种服从式的教育:孩子听从父母、学生听从老师,孩子不允许质疑父母、教师,应该听从长辈的教诲。相较而言,西方的教育模式则倾向于自主式的教育模式,无论是孩子还是学生,都应该做自己的主人,可以向长辈、权威提出质疑,而长辈、权威允许他人质疑。
二.中西方教育模式存在差异的原因
(一)中西方自然环境的差异
自然环境是文化特质的历史缘由,一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决定了该民族文化的特点,不同的自然环境塑造了完全不同的文化特质,中西方一种是农业文化,一种是海洋文化[2]。
从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古代中国的东部、西部及南部因为历史的局限性皆难以逾越,北方虽然开阔却被万里长城所阻隔。封闭的环境、适宜的自然条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诞生,中国人好静、求稳的性格特点便随之养成,体现在学习上则不习惯独立思考、创造性的思维,更易接受被动的、单方面的灌输。
反观西方,作为其文明发源地的希腊是被茫茫大海包围的岛国,国土资源少,唯一的选择便是征服大海,随之发生的便是传统的家庭模式被打破、契约社会的结成。长期在海上活动形成了西方人好动、求变的特点,他们对新出现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在学习上则表现为富有主动性和创造力。
(二)中西方历史发展的差异
科举考试作为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具有内容统一、方法雷同、评价标准唯一的特点,这无疑对现代中国教育造成了重要影响。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多数家庭选择少生、优生,父母将主要精力放在仅有的一个或者两个孩子身上,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无疑给现代中国的孩子带来不小的压力。学生只有通过刻苦学习、获得精准的答案才能获得好的排名、进入好的学校学习。
西方国家经历了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历史事件之后,极力宣扬个人主义、鼓励开拓创新,因而学习者处于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可接触到多元化的知识,课程及考核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单一标准,教育強调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探索。
(三)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
处于农业文化中的中国人,受自然环境、小农经济的影响安土重迁,随之建立起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结构,形成了人际关系的差序取向、等级格局,具体体现为儒家思想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五伦”是人们道德的基本遵循,其中父子关系处于轴心位置,家长在家庭中具有绝对权威,可以主宰家里的一切,其他成员必须顺从。“五伦”表现在教育上则是教师的威严,教师把控全局。
相对而言,西方人处于海洋型商业文化中,为了摆脱土地资源的限制选择飘洋过海,契约关系取代了血缘纽带。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提倡平等关系,“生物的个体是自然的基本单位”便集中体现了这一点[3]。价值观念的根深蒂固,学生表现出追求实现个人价值、实现个人发展,敢于挑战权威、独辟蹊径。
三.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西方教育模式差异的思考
不同的民族身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因而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拉开了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障碍,甚至可能导致交际冲突[4]。当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国际汉语教师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妥善地应对不同教育模式的差异显得至关重要。《中式学校》所反映出的中西方教育模式典型的差异,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一)尊重不同的教育模式
不同民族的文化反映了该民族的发展历程,是其族群全体成员智慧的结晶,每种文化各有长短,不存在孰优孰劣的说法。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孕育的教育模式都有其特点的历史根源,反映了该文化中人们的价值观念、认知方式,纪录片中中式教学在博航特中学始终表现出明显的“水土不服”就反面印证了这一点。因而,尊重不同的教育模式是国际汉语教师首先应该采取的态度。在从事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国际汉语教师首先应树立“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5]的态度,承认并尊重异于自身的教育模式,只有始终秉持这一做法,才能在汉语教学中与来自不同教育模式中的学生和睦相处。
(二)理解并适应不同的教育模式
尊重不同的教育模式是第一步,然而于国际汉语教师而言,他们接触异于自身的教育模式,仅仅从态度上尊重是不够的。面对不同教育模式下的学习者,教师必须了解其教育模式形成的历史渊源,经过理解和适应才能消除心理隔阂,更深层次地尊重不同的教育模式。汉语教师在与学生日常交流、教学备课的过程中,将对不同教育模式的理解纳入思考范畴,对尽快适应不同的教育模式大有裨益。
(三)求同存异对待交际冲突
不同的教育模式源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因而在进行汉语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形成交际冲突。首先要承认,形成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教育模式存在着差异,而每一种教育模式都有其合理性,因而国际汉语教师应该采取包容的态度,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化解这一冲突,使交际过程中减少冲突出现的可能性,提升教学效果。
(四)外为我用,发展本国教育模式
无论是中式教育模式还是西式教育模式,二者皆有其合理之处,面对海洋文化背景下的西式教育,国际汉语教师立足于中式教育优秀传统和本质特征的同时,应汲取西式教育模式中的长处,促进本国教育模式的发展。纪录片的最后,中式学校虽以较高的测试成绩而取“胜”,但与对照组的成绩差异并不明显,可见西方的教育模式存在中式教育模式不具备的优点。国际汉语教师本身既体现着中式教育模式,同时又广泛接触着西方教育模式,对教育模式差异的感知十分敏锐,因此汲取西方教育模式中的精华部分,外为我用,可促进自身教育模式的发展,提升教学质量[6]。
中西方教育模式根植于自身独特的文化而诞生、发展,不同的文化特质揭示了中西方教育模式差异的原因,孰优孰劣尚无定论。在纪录片的结尾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式学校校长李老师表示很难判断中式教育好还是西式教育好,英方校长则认为英国应该借鉴中式教育中某些教育方式。面对在不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的教育模式,本文认为“求同存异”是双方都应该持有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摒弃缺点,实现中西方教育模式的优势互补,这是本文希望达到的状态,同时对于推进全球教育模式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钟百燕.浅谈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J].知识经济,2011(04):165.
[2]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0.
[3]陈慧青.论中西方教育差异产生的原因[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12):39-40.
[4]聂学慧.汉语国际推广形势下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12,37(05):152-155.
[5]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讲话:http://www.gov.cn/xinwen/2014-09/24/content_2755592.htm
[6]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125-126.
(作者单位:遵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