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巍 杨柠
内容摘要:先秦是古代文明起源与集大成的一个时代,先秦时期的文献具有历史与文学交融的性质,其叙事目的、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结构都各有其特点,具有明确的交际功能和目的。对先秦叙事文献的语篇分析,可以了解其叙事的特点,管窥其对后世文学作品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先秦文献 叙事 结构类型 特点
先秦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集大成的一个时代,既有《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这样的历史性叙事文献,也有诸子百家的各类散文、语言、论说等文献,既有记言也有记事,既有史实也有虚构。而所有的文献都是言语作品,具有明确的交际功能和目的,对先秦历史性叙事文献的语篇分析可以了解其叙事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一.先秦文献的叙事目的
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由原始思维、宗教精神转化为理性思维、人文精神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作者的主观意识、理性思维和人文意识都增强。因此无论是在《左传》还是《战国策》中,作者都有意识的塑造了各类人物,既有贤明的君主齐桓公、晋文公等,也有设计狡兔三窟的冯谖,不要重金酬谢的鲁仲连。作者十分重视人物在事件中的作用,并且以“礼”“义”为准则,从历史事件中,探寻规律,进行总结。
先秦叙事中往往多预言,一个事件的结果有时会通过事件中的人物言论或者梦境等提前预示出来,这是因为作者具有因果意识,借助人物形象的塑造,以人辑事、因事系人,以达到资鉴劝惩、教育世人的叙事意图。并且先秦文献更强调实录,作者在资料收集、内容剪辑时尽可能全面、客观,形成了据事直书的记事准则。
二.叙事的视角
“作者必须创造性的运用叙事规范和谋略,使用某种语言的透视镜、某种文字的过滤网,把动态的立体化的世界点化(或幻化),为以语言文字凝固化了的线性的人事行为序列。这里所谓的语言的透视镜、某种文字的过滤网,就是视角。”
先秦的文献作者基本都是全知全能的,是以“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为主,作者对恢弘的历史画卷,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复杂的人物性格进行了全面刻画,例如《左传》中详尽的记叙了春秋四大战役,交代了每一起重大战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对交战双方全知性的叙述,揭示了事件的因果关系。作者运用全知的视角,展示人物的性格命运。有荒唐残暴的晋灵公,睿智的郑庄公,充满智计的冯谖,敢于劝谏的触龙。通过全知的描述,人物的对话,揭示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事件的因果联系。
当然除了全知视角的运用,也有第三人称限知叙事视角的运用,作者有时会借助事件中人物的视角来观察和讲述,例如《战国策》中通过从冯谖的角度,以三次“长铗归来乎”推动了事件的发展。《左传》中,从晋公子重耳的视角,描述了其逃亡之路。同时作者也会运用纯客观性的史官叙事视角,对历史事件进行相对客观的描述,把观点隐匿在事件的叙述中。作者可借助事件中人物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用“君子曰”等形式发表主观评价。将作者的态度委婉的表达出来,达到微言大义的效果。
三.叙事的时间
时间是线性的,但历史事件的发生多条线并行。先秦文献在记叙历史事件时基本是按照顺叙进行的。按照年、时、月、日先后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例如《左传》中记年的方式是以鲁国国君在位的年次为中心,通常采用“王公谥号+即位年次”的记年表示方法,如“鲁隐公元年”“鲁僖公四年”等。记事则是以春季开始,冬季结束,常常“年时”连用,例如:“十七年春”等形式。记月则通常是以“序数+月”的方式,从正月开始到十二月结束。先秦文献中通常采用的是干支纪日。“干”是指天干,共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指地支,共12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一共组成60个干支也成为60甲子。以“甲子”开始,以“癸亥”结束。
先秦文献多注重其史书功能,因此叙述方式多是顺叙,作者将事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出来,通过时间词语将事件定位在时间轴上。例如: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隐公二年)。在复杂的事件中,作者也常用连词“故”“是故”“是以”“以”“则”等词,将前后事件联系起来。
例如:初,晋武公伐夷,执夷诡诸。蒍国请而免之。既而弗报。故子国作乱,谓晋人曰:“与我伐夷而取其地。”遂以晋师伐夷,杀夷诡诸。周公忌父出奔虢。惠王立而复之。《左传·庄公十六年》
除顺叙外,先秦文献中也运用倒叙和插叙等叙事时间。例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战役中,倒叙了郑庄公的母亲生其儿子的情况,为后來的母子反目,奠定了伏笔。襄公十年运用了“初,子驷与尉止有争,将御诸侯之师而黜其车。”“初,子驷为田洫。”交代了冬十月郑国内乱的原因。插叙则是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些需要说明的内容,多是事件相关的背景和原因。如《左传》中的齐晋鞍之战插叙了头天夜里,逢丑父被蛇咬伤的事实。
四.叙事的结构
每个文献都有其叙事特点与特定结构,结构是叙事作品的基础,许慎《说文解字》云:“结,缔也。从纟。吉声。”本义是结绳。“构,盖也。从木,冓声。”本指架木盖屋,就文字表达来说,结构指语篇内部脉络与框架。对于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先秦文献其记叙的重点与结构也不相同。以“曹刿论战”一事为例。
《国语》: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犠牲玉于神。”对曰:“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财不过用;财用不匮,莫不能使共祀。数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今将惠以小赐,祀以独恭。小赐不咸,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将何以战?夫民求不匮于财,而神求优裕于享者也。故不可以不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庄公如齐观社。曹刿谏曰:“不可。夫礼,所以正民也。是故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采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夫齐弃太公之法而观民于社,君为是举而往之,非故业也,何以训民?土发而社,助时也。收攟而蒸,纳要也。今齐社而往观旅,非先王之训也。天子祀上帝,诸侯会之受命焉。诸侯祀先王、先公,卿大夫佐之受事焉。臣不闻诸侯相会祀也,祀又不法。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公不听,遂如齐。
《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従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従。”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子偃曰:“宋师不整,可败也。宋败,齐必还,请击之。”公弗许。自雩门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公従之。大败宋师于乘丘。齐师乃还。
上述二例中,《左传》明确记述了此次战争的时间、起因、经过、结果。而《国语》仅用了四个字“长勺之役”便概括了整个事件,重点叙述了曹刿与庄公的对话。
整體考察先秦叙事语篇,主要是以“事件”和“评论”两部分构成其语篇结构要素。事件是叙述者对具体事件的详细描述,通常由时间、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小要素构成,如上文《左传》曹刿论战中时间为“十年春”、人物“齐师、公,曹刿”、经过“战于长勺”、结果“遂逐齐师”。事件本身可以包括“主体事件”齐师与鲁战于长勺、“后续事件”则为大败宋师于乘丘。齐师乃还。
评论则是指作者对事件所做的分析或评价。有些评论的表达是显性的,有些则是隐性的。如《左传隐公五年》中卫人以燕师伐郑。在此事件后,作者以君子曰的形式评论“不备不虞,不可以师。”再如《左传·定公九年》“伐阳关……又以葱灵逃,奔晋,适赵氏。仲尼曰:‘赵氏其世有乱乎!”此例中,借仲尼之口表达了作者对事件影响的评论。这两例皆为显性评价。此外,先秦文献中更多的是以事件中的人物之言语隐性的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例如《国语》中以曹刿劝谏的形式表达了对庄公的不满和对事件的不赞同。《左传》中也常借事件中的人物来表达作者赞同或反对的态度。
总体来说,先秦叙事文献是以资鉴劝惩、教育世人为主要叙事意图。其作者基本是以“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为主,历史事件在记叙时主要是按照顺叙进行。先秦的叙事结构是以情节为中心的,无论是预言、劝谏、叙战、弑乱、废立模式无不是以情节为中心。这些都对后世的史传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25.
[2]杨义.中国叙事学[M].人民出版社,1997,第191页.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马卫东.《左传》叙事成就与中国古典史学的诞生[J].社会科学战线,2020(8):91.
[5]刘巍.《左传》中的战争语篇描写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30.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认知框架下先秦叙事语篇建构模式研究》(L18BYY006)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