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科技资讯

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的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育人模式研究

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的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育人模式研究

刘结玲

摘  要: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进一步改进高校“双创”教育工作科学性以及时效性。该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搭建与专业课程学习融合的“双创”育人课程体系,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构建课堂内外、校企多元的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等多举措,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更好地促进“双创”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  第二课堂成绩单  创新创业  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0(b)-0154-03

Abstract: Implement the "second classroom transcript" system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cientificity and timeliness of the "double innovation" education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view of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faced by current vocational colleges in develop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mechanism,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ouble innovation"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that integrates with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learning,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transcript" System, build multipl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give full play to new media platforms and other initiatives,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and better promote the training of "double-innovation" talent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econd classroom transcrip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Model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第一课堂作为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发展专业技术的主渠道,在课程设置、学分标准、教学安排、师资配备等方面都有完整的体系。第二课堂则是技能提升、激发潜能、人格塑造、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以其靈活、广泛、新颖的特点成为了第一课堂无法取代的育人作用,成为了实施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可以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双创”能力,可以促进校企双元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构建“校、企、生”三位一体的“双创”教育平台,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

1  “第二课堂成绩单”的主要内容

参照团中央学校部意见,“第二课堂成绩单”内容涉及“思想成长”“实践实习”“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体活动”“工作履历”“技能特长”七大模块。其中思想成长包括学生入党、入团、参加党校、团校培训、思想活动经历等,实践实习包括三下乡、顶岗实习、就业等实践类活动,志愿公益包括西部计划、社区服务、支教助残、公益环保等活动,创新创业包括学术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发明专利、发表论文等活动,文体活动包括文艺、体育、人文素养等校园文化类活动,工作履历包括在校期间党团(含社团)组织的工作履历及获得荣誉。技能特长包括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证书等个人特点或优势。“第二课堂成绩单”内容覆盖面广,形式多样,为当前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提供了良好的育人平台。

2  当前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2.1 “双创”课程体系不够健全

“双创”教育是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目前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常见的有“举办创新创业竞赛、开展专题座谈会以及实习活动”等,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善,开课数量少、涵盖范围窄、未能与专业课程学习融合以及实践性不强等问题,缺乏如“第一课堂”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安排的阶段性、落实的计划性,使得教育资源要素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人才培养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2.2 师资团队建设不足

只有高水平的“双创”教师才能培育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具备“双创”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我国的“双创”教育起步比较晚,“双创”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当前,高职院校从事“双创”的团队主要有校团委、各院系分团委、辅导员、专任教师等组成。从“双创”实际工作来看,首先,师资数量不足,缺乏专门从事高职院校“双创”研究和教学的师资团队。其次,现有的师资质量不高,创业能力欠缺,创业经验少。很多老师没有接受过“双创”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培训,也没有实际“双创”的实战经验,导致无法更好地指导学生。

2.3 考评机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目前对“双创”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考核目标没有细化,内容缺乏层次,标准不够量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有待进一步加强,采取的手段也相对落后。如对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参加实践活动等,缺乏互动、反馈以及行之有效的记录。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双创”教育的发展,难以发挥考评工作的导向和督促作用。

3  “第二课堂成绩单”培育“双创型”人才的路径探索

3.1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要想切实提升“双创”工作实效,首先,应该建立学校层面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心,在学校、院系、班级建立起一支专人专门负责“第二课堂”的思政工作者,主持第二课堂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由党政领导、专职团干、专任教师、实习指导老师共同承担起第二课堂的教学和指导任务,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组织监督作用,做到有组织、有制度、有机制、有人员、有保障,统筹推进第二课堂的建设工作。

3.2 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高职院校应积极联合教务处、就业办、学工处等多个部门,制定如《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办法》《第二课堂课程学分认定及成绩评定的实施细则》《创新创业赛实施方案》《大学生创新创业帮扶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确保第二课堂有效落实开展。同时,加强各环节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设计,从课程体系、考核评价、数据管理、工作运行、价值应用等多维度完善“双创”育人体系。

3.3 搭建与专业课程学习融合的“双创”育人课程体系

面向全校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分类和整合,将“双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双创”技能培养相结合,把“双创”教育纳入学分管理,学生要必须取得“双创”教育通识课程的2个学分。实践育人作为一门课程加以建设,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时注重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涵盖学生成才成长全过程。同时,注意第二课堂学时的封顶设置,防止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参与热情过高而忽视第一课堂学习的情况。

3.4 构建第一第二课堂、校企多元的考核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应根据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实际需求不断调整“第二课堂”的评价指标。评价过程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实行学分制,对专题讲座、创新创业大赛、校内外实践等活动规定学分认定。二是量化考核标准。根据学分、学时的规定和权重的划分,制定可行性的量化考核标准,如参加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为1学分,10个学时。三是考核手段多样化。通过调查访谈、实践活动考查、实例考查、第一第二课堂活动考查、学校和企业考查等多元评价方式,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进行评价。四是生成“成绩单”。客观记录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参与的“双创”教育实践,根據考核标准形成“双创”型“第二课堂成绩单”,全方位展示学生“双创”能力,也可以作为用人单位招聘的参考。

3.5 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助力“双创”育人

首先,可以创建学校“第二课堂”“双创”教育的微信公众号,开通思政工作者的微博、抖音等平台。这些平台可以通过超文本链接,转发互联网正能量的知识及资源,以及通过及时发布老师的工作过程,思想历程、生活故事等,及时掌握学生的日常思想动态,引导宣传正能量,进一步推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落实。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最新的“双创”活动通知以及最新的时事新闻,做好思想引领的同时,带领学生参加“双创”相关活动。其次,借助学校的信息化平台如“数字化校园”“到梦空间”“易班”等,搭建起“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认证模块,老师可以通过后台数据库分析学生在“双创”、思政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解疑释惑,制定相应的决策。

参考文献

[1] 齐立辉,陈诗慧,黄淑丽.新时代高职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3):145-146.

[2] 陈诗慧.供给侧改革视阈下“工匠精神”的时代特征、价值意蕴与培育路径[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4):109-112.

[3] 彭黎明.浅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4):183-184.

[4] 陈诗慧.“双创”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反思与战略选择[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3):5-8.

[5] 陈诗慧.新常态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向选择[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6,15(6):10-14.

[6] 杨国忠,王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及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探索[J].科技资讯,2020,18(14):225-226.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86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