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科技资讯

甘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甘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孙琛

摘  要:对甘草的化学成分方面对甘草进行综述,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以三萜皂苷类和黄酮类为主,还有香豆素、生物碱、氨基酸、挥发性成分和多糖等。目前已从甘草属植物中经鉴定到60余种成分,其中苷元40多个,三萜类化合物中最主要的是有甜味的皂苷甘草甜素,亦称甘草酸(GL);甘草查尔酮甲(Licochalcone,LH)、甘草苷(Liquiritin,LN)和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ILN)等为甘草中的黄酮类成分。

关键词:甘草  化学成分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1(b)-0064-02

1  前言

甘草是古老的中草药之一,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 inflate Bat).和光果甘草(G.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甘草的功用:补脾益气,用于脾胃虚弱;清热解毒,痈肿疮毒,还可用来缓解药物的毒性;祛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等。

2  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

以三萜皂苷类和黄酮类为主,尚有香豆素、生物碱、氨基酸、挥发性成分和多糖等。

2.1 三萜皂苷类成分

目前已从甘草属植物中经鉴定到60余种成分,其中苷元40多个,三萜类化合物中最主要的是有甜味的皂苷甘草甜素,亦称甘草酸(GL)。甘草酸为五环三萜类,是甘草中最重要活性成分之一[1]。GL由苷元上的C3-OH和吡喃糖醛酸的端基碳原子进行缩合而成的酸性皂苷,常见的有β和α两种同分异构体[2],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甘草酸水解为一分子甘草次酸和两分子葡萄糖醛酸,甘草酸含量的多少是决定甘草质量的重要参数[3]。

2.2 黄酮类成分

甘草查尔酮甲(Licochalcone,LH)、甘草苷(Liquiritin,LN)和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ILN)等为甘草中的黄酮类成分,结构式如图2所示。据现有的资料报道,目前国内外已经从甘草中分离鉴定出300多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150多个已给出化合物的结构和名称[4-5]。

2.3 香豆素类化合物

甘草香豆素(Glycycoumarin),甘草芳香豆素(Licoarylcoumarin),7,2',4'-三羟基-5-甲氧基-3-芳香豆素,甘草瑞酮(Glicoricone)等[3]。

2.4 生物碱类化合物

甘草中的此类成分大多为四羟喹啉类化合物,例如5,6,7,8-四羟基-2,4-二甲基喹啉,3-甲基-6,7,8-三氢吡咯并[1,2-α]吡啶-3-酮等[6]。

2.5 挥发性成分

烷烃和芳香烃为甘草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含量较多的是2-甲基庚烷,其次是2-甲基庚烷、2-甲基己烷和辛烷等[7]。

2.6 氨基酸类成分

目前报道甘草中含18种氨基酸[8]。

2.7 多糖类成分

甘草中主要含的多糖类成分为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等[9]。

參考文献

[1] 苑可武,白芳,杨波,等.甘草酸的提取和精制法概述[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33(6):362-364.

[2] 陈红,刘杭,印晓青,等.甘草酸的化学及生物活性[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2):130-131.

[3] 田武生.甘草的化学成分和临床研究概况[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6):31-32.

[4] WeiLi,Yoshihisa.Asada,Takafumi yoshikawa. Flavonoid constituents from Glycyrrhiza glabra hairy root cultures[J].Phytochemistry,2000,55(5):447-456.

[5] 刑国秀,李楠,王童,等.甘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7):593-597.

[6] Han HY,Wen P,Liu HW,et al.Coumarins from Campylotropis hir-tella(Franch.)Schindl.And their inhibitory activity on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secreted from LNCaP cells[J].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2008,56(9):1338.

[7] 刘清华.甘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概述[J].中国中医药,2011,9(13):84 .

[8] 马君义,张继,王一峰,等.乌拉尔甘草根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J].草业学报,2006,15(1):120-123.

[9] 杨光勇,葛婧.柱后衍生阳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甘草中18种氨基酸的含量[J].食品安全导刊,2015(18):154-156.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93.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