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涛 王旭光
【内容摘要】现代舞是人们通过肢体来进行艺术表现的一个艺术表现形式,“太极”这项运动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舞蹈”。在现代舞的理念当中,所追求的“崇尚自然”的意识与我国哲学当中所追求的“道法自然”观念是有相似之处的。如果我们能把太极之中的气韵、艺术、哲学与现代舞进行融合,必定会使得西方的舞蹈达到一个新的境界。现代舞当中有些韵律与太极的特征十分的相像,存在一定的异同之处。本文主要将太极观念与现代舞进行融合,阐述太极观念在现代舞当中的运用与表现,以及能够为现代舞的发展带来哪些有利的影响。
【关键词】现代舞 太极 观念
引言
现代舞是我们生活中自然美的再现,从人们正常审美的角度来说,现代舞是能够表现人体美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人们情感的追求。
一、现代舞与太极的共性
1.现代舞与太极的“呼吸、气”
舞蹈是需要身心合一的。所谓“身”就是人的肢体,“心”可以理解为内在,内心。舞蹈尽管展现的是人的肢体,但是也要调解好内在的感觉、情绪和身体内部的气息。呼吸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进行气体交换,可使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是身体始动的基础。
2.现代舞的“放松”与太极的“松、静、柔”
针对现代舞的技术训练环节中,也有相应的放松训练,可以作为一组逆向性思维来进行选择,现代舞的发力方法与传统舞蹈中的发力方式是不同的,但是却与太极中的“松、静、柔”极为相似。
3.现代舞与太极运动方式的共通点
现代舞与太极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同,现代舞是源于西方的一种艺术文化,然而,太极拳是东方文化的精髓。这两者无论从风格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舞的主要追求就是对美的追求,现代舞的动作富有顿挫感;太极拳的特征就是追求静,其动作十分的缓慢、且绵绵不断,太极如行云流水般轻巧。
二、中国文化下视角下现代舞的太极元素——以云门舞集《水月》为例
1.太极导引术与现代舞的结合
观云门舞集《水月》中的舞者使用了太极导引式的语言表达,在观看舞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很直接的感受到弧线流动于身体中的,并且运迹呈圆柔通透状态。
2.“内观式”的舞蹈方法
舞者在舞动的过程中摒弃了“眼随手动”的做法,以及需要与人们交流的标准小于观众交流的常规性表达,感受自己身体的走向与动势,表达与诉说。舞台中的每一个场景——涓涓流入的河水,粗狂的圆形湖面,以及画面中大片的留白处理,包括台顶斜置镜面中倒影画面的处理,无疑很好的营造出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真实写照。纵观《水月》的舞臺画面,犹如一幅意蕴深长、情景浓厚的水墨山水画,淋漓尽致的表现了《水月》当中的虚实关系,每一个“虚境”意境的构造都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精神气质。
3.呼吸、吐纳等太极“气”的运行方式
在《水月》当中,白衣舞者们呼吸吐纳,由丹田导气至引身,从而带动起肢体上的动作,如中国传统艺术书法当中的“气韵生动”相似,经典的演绎出了中西合并的现代舞。《水月》作品的灵感来源于“镜花水月毕竟总成空”,融入了太极中阴阳相生的理念,在现代舞的舞台之上,巨大的太极图与舞台中的光影变换营造了华丽的舞台效果。使得现代舞发展的步伐更迅速。
三、基于太极思想下现代舞创作之思考
1.太极与现代舞之间的共同点
太极在练功时常常讲“气沉丹田”。如果呼吸的方法不正确,不能达到“气沉丹田”的效果,就会使力发生凝滞,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脚冷、腰冷、头热。人体在丹田中将“气”进行凝聚,再由“气”的运动从而产生“力”。这个观点与现代舞当中的观点是一致的,现代舞中力就是由一呼一吸气的循环而产生的,随着力量转换的同时,再产生新的力。在现代舞的训练中,力的训练可以吸取太极拳当中的呼吸方法,这样一来,现代舞的训练能够更快的被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西方文化的巧妙结合,能够更快的让外来文化适合中国,也可以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广泛的走出国门。
2.太极与现代舞创作的融合
随着世界文化的发展,以及各国之间的相互交融与影响,现代舞的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从邓肯的“自由之舞”一直到玛莎·格莱姆、杜丽斯·韩芙丽、荷西·林蒙的三大体系,发展至今走向多极化。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舞蹈的动作更加自然,呼吸更加协调,节奏把握的更加平稳,包括现在越来越多的舞蹈者开始对东方的舞种感兴趣,开始学习瑜伽、太极等,并且能够从中吸取营养。
结语
任何事物的发展与演变都是社会当中的一种历史需求,舞蹈艺术在;社会历史的推动与时代的进步下,舞蹈的艺术标准与人们的什么需求都在不断的提升,现代舞与中国传统艺术之间的融合越来越普遍,现代舞已经逐渐的渗透了中国古典舞的内容。然而,对于这些现象,我们确实应该冷静下来仔细的思考一下现代舞的发展方向,以及太极观念的融合方式,怎样能够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发展下去,更好的在国际舞台中展现中国的魅力,展示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现代舞形态。
【参考文献】
[1] 向开明 著. 太极文化与东亚舞蹈文化[M]. 民族出版社,2006.
[2] [法]卡琳娜·伐纳 著;郑慧慧 译. 舞蹈创编法[M]. 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