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梅
最近频发的“校园暴力”“欺师辱教”“逼母索财”事件接连不断,手段残忍恶劣。致使我们的教育难度越来越大,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迫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迫切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因此我们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的课题研究,打算通过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学生开展诵读国学经典活动,帮助青少年提高人文素养,形成良好品质,传承中华美德。我们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反思,反复探索,不断改进,解决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成立机构,形成制度
我们遵循“摸清现实——扎实实践——反思效果——行成制度”的研究思路,首先成立了以笔者为负责人的教研机构,明确了人员分工和阶段任务,落实了各自的责任,做好了阶段研究计划与总结的准备工作,制定了《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方案,以保证此项活动顺利开展。
二、调查研究,诊断问题
为了保证此项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利用调查研究法在搜集国学资料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研究计划设计问卷调查,运用访问、交谈等方式进行调研,充分了解诵读国学存在的问题和优势,结合诊断问题,撰写反思,为学生继承国学精髓,夯实文化底蕴打好理论基础。
三、加强指导,形成模式
加强对国学经典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语文课堂中对国学经典教育知识点的贯穿、渗透。借召开家长会之机,指导亲子阅读,倡导孝亲文化,营造书香家庭氛围。为实施国学经典诵读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策略,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育模式。
四、加大投入,财力保障
学校还成立了多个学科组成员和各年级同学参加的读书兴趣小组,学校有专门的图书室和阅览室,每年都有适当的经费投入到学校图书的补充和更新。班班都有图书角,每个宿舍每个学生的就寝床上都有个人图书架,为学生看书提供了许多方便。2017年学校光纤接入建成了千兆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办公室配备了多媒体电脑,教室添置了电脑等多媒体设备,方便教师学生对知识的传授和吸收。
五、分享经验,推广应用
为了积累研究经验,我们申报的省级课题《依托“国学经典诵读进课堂”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探索研究》通过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审核鉴定并被评为优秀。在国学经典诵读研究过程中有6节文言文优质课获省、市、县一等奖,共录制了国学经典视频课4节。经过两年的研究,我们取得了一等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编写了国学经典校本教材
我们课题组成员编辑出版了国学经典教材《校园悦读》。在教材中插入相配套的书法欣赏作品,链接诵读内容的音频视频资料及诵读方案设计,全书使用彩版插图印刷,图文并茂、音色俱全、视观效果更佳。填补了我校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的空白,完善了地方课程体系,为全县老师提供了统一的国学经典教材。
(二)整合了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素材
搜集、整合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理论经验和文献资料,为了推广研究成果,扩大实验范围,我们申报了《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辅导员方案,在金塔縣、酒泉市、甘肃省第34届科技创新大赛中分别获得优秀辅导员方案一等奖,为研究国学诵读提供了样本,带动其他学校和教师进行国学研究,实现了资源共享。
(三)创建了国学经典诵读研究模式
通过“加强动员宣传诵读经典舆论引导”“营造国学经典诵读氛围”“探索国学经典诵读的方法和模式”“组织有效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经验”“分享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成果”六个方面进行实践,德育效果显著。
(四)开发了多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
开展了以“国学”教育为主题的中华国学经典诵读、国学经典配画、国学硬笔作品展览,表演国学经典课本剧、国学经典背诵比赛、经典诵读明星评选、编唱经典诗歌等活动,把国学经典内化于心、内化于行,使学生充分学习并实践国学经典中渗透的传统美德。
(五)借助了数字化资源强化活动效果
通过培训全体老师熟练使用“畅言教学通”“上海易教”等软件进行课堂教学。使用网络上优质资源,促进教研能力的提高。使用“希沃白板”“甘肃畅言通”功能制作诗词动画课件;利用微信、喜马拉雅平台、荔枝APP、快闪、抖音等手机工具录制诵读内容,提升诵读水平和鉴赏能力。
(六)养成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了使诵读活动从一开始就落实到位,学校及时建立并完善制度,积极探索国学经典导读方法,学校倡导老师开发阅读指导课,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两年来,教师们探索研究阅读方法的指导,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诵读效率及热情。
两年多来,我们在课堂中深入开展诵读国学经典活动,做到了:有统一教材、有教学计划、有专任教师、有教学安排、有教案检查、有作业设置、有效果展示,实现了经典诵读的课程化、常态化,实效化。通过教师科学引导学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国经典内容,感受了国学经典魅力,品味了经典文化,而且使学生传承了中华美德,提高了品德修养。
【本文为2019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的探索及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