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艳超
【内容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打造有效课堂,从物理情境创设角度出发,讨论了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内涵,现状和落实情况。
【关键词】核心素养 情境创设 有效教学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师的观念也逐渐发生着变化,有效实用的课堂教学是每位教师所追求的目标。然而,高中物理难教难学,这是普遍的共识。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思考和提炼。物理教学首先要言之有物,即创设物理情境;其次要讲之有理。由此可见,物理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那么情境创设的内涵是什么?当前物理教学过程中对情境创设还存在那些问题?有价值的情境创设如何落实到课堂?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物理情境教学的内涵
物理知识都来源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描述。科学家通过认识的不断积累,为我们总结了大量有价值的知识和规律,并有效的指导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比如,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为人们探索太空提供了理论依据;电磁场的知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变革;量子理论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式。物理教学的过程应该是还原前人观察、探索、分析事物的过程,从而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二、情境教学的价值
情境使知识和认知变得具体化,形象化。情境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桥梁。情境可以有效刺激学生,情境增加了学习活动的生动性、趣味性、直观性。例如,学习光学,可以给学生展示光的色散,全反射,偏振等,让学生在新奇刺激的体验中产生巨大的学习欲望。
三、情境教学的误区
我所在的高中是一所县级高中,一方面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物理教师年龄偏大,外出学习机会少,观念滞后。教师讲解多,脱离具体情境讲概念,讲规律,一味强调物理量的含义、单位、方向。结果,使学生觉得学习内容“干巴巴”的,没有吸引力。例如,讲交流电时,不去认真演示现象,让学生弄清正弦交流电的生成过程,而是讲概念,写规律,做大量练习。结果是学生死记硬背,根本不理解。另外,不少教师认为铺垫情境费事费力,不如直接讲结论,大量做题效果好。但是纵观现在的高考考题,不少源于真实情境,考的是学生的思维,考的是分析能力。死记硬背,大量练习已经适应不了现在的高考考题了。
四、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教学的感悟
1.新授课的情境创设
用学生熟悉图片、视频材料导入、从熟悉的生活现象提问、利用一些违背思维定势的现象导入、利用小游戏引入、通过演示实验导入。这就要求导入的设计首先要科学、准确,其次要新颖、别致。例如,在讲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过程中,教师将电压为1.5v的两节电池串联,并给额定电压为2.5v的电风扇供电,同时用另外两个电阻与电风扇并联,三个支路中都设置有开关。依次闭合开关,让学生观察电扇的转动情况。让学生通过预想的结果和实验结果比对,发生认知沖突,理解电源内阻的存在,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2.物理实验的情境创设
一个物理实验就是一个完整的物理情境,做实验要坚持真做实验,做真实验,多做实验,巧做实验这四个原则。例如,在讲解变压器规律时,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规律,然后用实验验证,这个实验印象就不深刻。如果在示教变压器铁芯上只套初级线圈并接到交流电源上,再用一根长导线绕次级线圈,边绕边用串联在这根导线上的小灯泡的亮度变化来显示输出电压的大小,那么学生一定会对次级线圈“匝数越多,电压越高”印象深刻。虽然都是做实验,但做法不同,效果也迥异。
3.物理规律教学的情境创设
规律学习是指规律习得的完整过程,它包括规律的建立、规律纳入知识结构,规律的运用。例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包括文字叙述,位移公式,速度公式,速度时间图像,位置时间图像,加速度,合外力,动量,能量。然后再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加以佐证。这样多角度观察规律,有利于学生吃透规律并灵活运用。
教师的任务是把物理知识转化为问题,将问题融合于情境之中;而学生的学习则是在物理情境中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中掌握知识。教师应正确理解物理情境的真谛,努力创设适合学生的物理情境,通过趣意横生的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不断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深入分析物理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物理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余文森.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J].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 000(006):63-64.
[3] 梁旭. 认知物理教学研究[M].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1.
【河北省保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活动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192058】
(作者单位:河北满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