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越
【内容摘要】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语文教学也在不断调整教学思路,尤其是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视越来越凸显。初中语文作为最为基础的学科之一,阅读可谓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学生的阅读效率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怎样才能有效提升初中学生课堂阅读效率呢?笔者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新课改理念,从课堂阅读的教学方式入手,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鉴赏能力,来探讨一些可行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高效阅读 初中语文
俗话说的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从古至今,人们对于读书就十分的推崇。虽说语文课堂阅读深受学术界与教育界的认同,但怎样阅读才能达到高效课堂,并没有准确的定论,也一直都是我们研究探讨的方向。所以说,高效课堂阅读的研究与创新是十分必要与迫切的。
一、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促进
第一点,互动教学模式。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的高效性提升,先决条件的对学生阅读意识的有效性培养。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的语文阅读课堂,依旧停留在程序化的死板教学模式,例如,老师在课堂上,大多时候是自己读一遍,或者让一两个学生来朗读,然后开始进行内容的讲解中心思想的输出,根本没有考虑学生阅读意识的培养,只是在按部就班的走程序。所以说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就要打破传统阅读教学模式,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探讨与互动,体现学生主体学习地位。要让学生意识到自主阅读的重要性,无论是文章内容、主旨观点、中心思想,完全可以依靠有效的阅读进行教学。通过大家的相互交流讨论,在调动课堂氛围的同时,加深對阅读文章的理解,自我观点的阐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于意识。
第二点,融入情感阅读模式。语文课程本就是诸多名家名作的汇聚,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各种情感与思想,若是我们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带入情感,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大家展开想象,声情并茂的将自己置身与文本之中,用带入感、认同感,来达到领会文章意图。实际教学中,大多数课堂阅读不包含感情,而只是依靠声音进行,为了阅读而阅读的机械模式,孤立而又简单。使得学生的阅读学习,只能停留在表层,很难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所以说我们应该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情感阅读,通过在阅读中带入感情,切入语境过程中就要求对文章有一定的理解。以此为基础,深入理解全文,达到阅读高效教学的目标。
二、高效课堂阅读的策略与方法
策略一,课堂氛围的创设。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坏,先决条件是课堂氛围的冷暖,只有让学生们保持愉悦的心情,才能发挥出主动性、创造性、趣味性。所以说良好的课堂氛围,可有效促进阅读质量与效率的提升。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单调沉闷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无法放松身心也感觉不到趣味,不利于他们体现作者的情感,阅读成了一种低效阅读。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要注重阅读氛围的营造,让大家感受到课堂的宽松、融洽、民主、趣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过程中投入全部的精力,实现高效阅读。通过多年实践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上多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的形式来丰富教学内容,我视频来增加可观性,用音乐来增加艺术的感染力,给阅读教学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有多层次的享受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愿意阅读,享受阅读,高效阅读。
举例;我们在教授“背影”这一篇文章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时间都去哪儿了》《父亲》这些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歌曲,自然而然创设出与课本内容相关的阅读氛围,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全文阅读,这样的方式不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课文更有带入感,一定程度上还能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效率和人文素养。
策略二,学生阅读主动性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效率的主要因素在于,是否具备主动性,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更是如此,被老师强迫着被动阅读,永远没有学生自主趣味阅读的效果好收获多,阅读是一种“悟”的过程,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被动接受不过是将老师的理解强加在学生的思想之上,或许大家能够强行记住认知了这篇课文,可随便换一篇类似的,让学生自己理解就会一脸茫然,因为大家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本没有得到有效培养。所以说,要想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就成为促使课堂高效阅读的一大重点。对于学生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借助引导竞争模式,利用小组合作,组与组比拼的方式来增加学习动能。
举例:培养课堂阅读气氛学生主动性,我们可以尝试,借助文本情境的角色带入,让学生们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情境再现式阅读。例如,我们在教授《孙权劝学》这一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分配角色,孙权、吕蒙、鲁肃各有分工,来进行课上演绎,他组成员进行评价,借助这样的方式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让大家来表决哪组的表演最精彩,从而让大家愿意阅读,爱上阅读。
总结
高效课堂是初中语文的教学重心,也是我们语文老师探讨实践的过程。实践教学过程中,怎样处理好老师、教材、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怎样引导学生阅读兴趣,怎样提升课堂氛围,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与创新,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们的语文高效阅读。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