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中学课程辅导

陶渊明的矫情与伟大

陶渊明的矫情与伟大

赵文丽

【内容摘要】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愤憤辞官。可是,谁的生活不艰难,比陶渊明更难的人还在坚持生活,从这一点上说,陶渊明有些矫情。多少年来,多少人想要按自己的内心生活而不能,只能委屈自己的内心,寄身于天地之间。只有陶渊明,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坚守自己的内心,从这点上说,陶渊明是伟大的。

【关键词】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矫情伟大

读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我感慨良久。既为伟人的魄力而折服,也感受到了他的小矫情。

陶渊明,当时郡里的督邮来彭泽巡视,要求他“束带见之”,按现在的说法就是穿正装去见上级,以示敬意,他便气愤的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愤愤辞官。这份勇气可嘉可叹!“不为五斗米折腰”,多么豪迈!但是从他的《归去来兮辞》可见,虽然说“耕植不足以自足”“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但是回家还有“僮仆欢迎”,还有园子,可见日子还是过得去的。

可是我想,假定陶渊明喜爱的儿子出去后,回来向他哭诉,别家的孩子有什么贵的玩具,零食,别家的孩子歧视他了,陶渊明该怎么做,他会不会后悔自己的一时冲动。

他是成全了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贵品质,但却没有想到自己辞官而去之后,治下的百姓以后的生活会怎样,他的担当与责任去哪了。他在位时,可以为百姓谋福利,多少有百姓会受益。自己走后,来个贪官,百姓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会不会有百姓会冻死、饿死?

陶渊明写《归去来兮辞》时41岁,他说“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我理解为不知道我在这个世界上还能活多久,所以,在有生的日子要天天快乐。自己喜欢什么就干点什么,生活就要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不要委屈自己。也就是他在序中说的“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陶渊明说这话时是多么的豪迈!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很重要的东西,面子、责任、金钱、陪伴……似乎是哪样都不能舍弃的。见过一句话: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笑着笑着就哭了。有时候,付出的比别人多,可收获却比别人少……但是怎么办?生活还得继续,自己的情绪只能忽略。网上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你说你生活的辛苦,可是谁的生活不委屈。仅能靠在地铁门口休息一下,太累了,地铁门一开,那人摔倒了,引来周围一片嬉笑,可谁又知道,为了生计,他已经几天没合眼了。还有在雨中奔驰的外卖小哥,还要为送餐迟到而担心……可能生活就是这样的。可是陶渊明,他觉得他的 “心为形役”,就是他的心灵被形体所役使,他的心灵受委屈了,他低三下四,他阿谀奉承,他就愤愤辞官了。在这一点,我觉得陶渊明似乎有点矫情。

陶渊明和中国传统的文人一样,热爱自己的国家,想要报效国家,可是,现实的黑暗,官场的斗争,使他深恶痛绝,徘徊犹豫之后,便辞官回家,去过自由的生活。退一步说,难道除了陶渊明的时候,其他时候官场都是清明如水,别的人在官场都是顺风顺水吗?可是那么多人都在官场生活着。谁想委屈自己,谁不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有多少人不是拖着自己无处安放的心,疲惫的寄身于天地之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钱包那么瘪,还是好好工作吧。

芸芸众生,有多少不是为“五斗米”而折腰!以前看过一句话,最幸福的不是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而是不想干什么就不去干。的确,生活不易,偶尔能干自己喜欢的事是能实现的,是幸福的。但是不去干不想干的事却是不易的。比如,你想去旅游,这肯定是能实现的;但是,如果你不想干自己的工作了,能轻易放弃吗?房贷,车贷……各种开销,你除了忍着,还能选择什么?但是陶渊明,他却能,他能“不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恐怕也是他权衡之后的选择吧!权衡之后,还能这样选择,他能坚守自己的内心。这几千年来,有多少人想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能,他却做到了。所以,陶渊明的这份气节,这份坚守,让无数人羡慕与景仰。从这个意义上说,陶渊明是伟大的。

所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流传千古,多少人以他为精神领袖!把他作为最高境界放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生存艰难,不委屈自己的内心,可能是对自己最高等级的善待!人生短暂,陶渊明探寻到了生命的真谛,陶渊明“不为五斗米”代表了最高贵的精神。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不欺骗生活,不违背自己。漫漫长路,一个孤独的背影,后人难以望其项背。

人生不易,每个人都有自己坚守的东西,可是,很多人不得不慢慢放弃自己的坚守,因为有舍才有得,为了得到有些东西,必须放弃另一些东西。而另一些东西在某些特定的时刻也特别重要。

所以,我认为,陶渊明是一个矫情与伟大的矛盾体。陶渊明如果生活在现在社会,他不顺心就辞职,他该怎么生活?他的妻儿该怎么生活?

陶渊明也好,别人也好,都是做了不同的抉择。不同的抉择都是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好。阿德勒《自卑与超越》:“在每个个体身上,我们都可以发现,除却一切向部分目标迈进的行为之后,我们还有一个较为单一的动作,那便是:我们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想要获得一种安全感、想要一种稳固的地位。这样的安全感是指:我们已经克服了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我们已经拥有了最终的胜利。”不管怎样,人生不易,我们必须满怀希望。不然呢,该怎样?除了一如既往的坚强,还有什么?

【参考文献】

[1]阿德勒.《自卑与超越》民主与建设出版社第30页.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第三中学)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437027.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