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红
【内容摘要】在初中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音乐的追求产生很大的影响,音乐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元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且也提高了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对初中音乐教学引入流行音乐存在的问题及意义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科学的引入方法,保证初中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 流行音乐 引入方法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人们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水平。音乐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流行音乐的旋律流畅、明快,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所以大多数初中生都比较喜欢流行音乐,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大大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音乐教学方法单一
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方法单一、落后,许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开展教学,从而大大的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由于音乐是一门律动性、感染力很强的学科,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音乐的教学,而是需要学生的感悟与理解。一些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极大的影响了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
2.音乐教学内容不合理
首先,在音樂课堂上教师常常播放一些较为古老的歌曲,学生不能真正的理解与感悟这些歌曲的词意,从而不能产生共鸣,这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其次,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一些歌曲的歌词和音调与初中教学理念不符,容易让学生对歌曲产生误解,学生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初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传统的音乐教学一般使用民族音乐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流行音乐内容,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扩大学生的音乐接触范围,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此外,学生在唱歌的时候一般会出现跑调的现象,但是在课余时间学生对流行歌曲进行哼唱的时候就会充满激情,音调也准确许多,学生的鉴赏能力也提高很多,由此可见,在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是可行的。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社会上不可或缺的一种音乐形式,流行音乐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引入流行音乐,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大部分来自于教材,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只有把流行音乐的元素融入进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3.推动学生的进步与全面发展
初中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如果能够利用音乐课堂时间播放一些励志的、充满正能量的歌曲来激励学生,这样学生的大脑就可以得到放松,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压力,让学生能够直面困难,增强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推动学生的进步与全面发展。
三、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方法
1.选择充满正能量的音乐
目前,流行音乐的类型、质量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时候,要注重音乐本身的内容和内涵,选择充满正能量和具有教育意义的流行音乐。此外,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能力选择流行音乐,最好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且可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流行音乐,比如《我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等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奋进之感。
2.引入乐器教学内容
乐器的演奏可以营造浓重的音乐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引入流行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和乐器教学相结合,教师可以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适度的改编,把乐器的旋律融入到流行音乐元素中,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体会与感悟音乐,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
3.与创作教学相融合
音乐作为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之一,要对其进行创作和表演,同时将流行音乐和创作教学模式相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对他们比较熟悉的乐谱进行改编,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入自己的风格,从而演绎出同一首歌曲不同的曲风。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模仿流行音乐的曲调来改编不同的歌曲,让学生真实的体会到流行音乐的创作过程,从而加快流行音乐融入到初中音乐的教学中。
总结
本文通过对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方法进行探究,使我们了解到了,通过将流行音乐引入到初中音乐教学当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推动了学生的进步与全面发展。因此,音乐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选择充满教育意义的流行音乐,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引入乐器教学与创作教学方式,从而不断的深化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理解与感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保证初中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陈美玲. 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 黄河之声,2017 (4):44.
[2] 温国霞. 基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J]. 学周刊,2018,24(24):173-174.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