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中学课程辅导

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任广吉

【内容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初中生往往具有更为活跃的数学思维,对新鲜的数学理论与学习方式具有浓厚的兴趣。且受到初中生年龄因素的影响,更多的学生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有着较强的表现欲。从这方面看,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为学生的自学创造了良好条件。且团队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存在极高的契合度,能够有效地改变课堂的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中尝试更多的应用方式,充分展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从而在提高自身教学效果的同时,推动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  初中数学  应用

根据许多著名教育学家的描述,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之间进行语言表达的途径,有利于个体之间的思维交换。由此观之,小组合作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发展,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较强的推动作用。此外,合作学习在“人数”上提供了优势,人数的提高必将使学生的交流变得简易,表达过程能够更为自由,从而让学生自由表现出个人的想法,而不是在独自学习中“黯然神伤”,将所有的想法都藏于心底。教师在利用合作学习模式时,一定需要注意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让个性化教学在小组模式下焕发出更大的光彩,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一个表现的平台,从而能够做到更好的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具体的学习需要。以下从小组合作的具体应用上进行分析与论述,希望能够启发后来者的初中数学教学。

一、科学划分小组成员,调解学生之间关系

分组的有效才是后续展开学习活动的基础,而初中生往往会因为各种情绪、成绩、态度等因素而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将矛盾大的两个人放在同一个小组来说是相当致命的,对后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极大的干扰。因此,教师需要在开始前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划分,在考虑学生性格特征的同时去尽力平衡团队间的实例,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使每一个小组都能够有一个成绩优良的学生作为学习上的领导。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着深入的了解与认知,找到小组间可能存在的脆弱平衡,从而去稳固小组之间的关系。另外,分组之后教师也需要时刻关注小组成员的动向,尽力去安抚不同学生之间的情绪,从而为后续的数学教学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如,教师可以先按照班级人数进行均分,对人数缺失或者增多的小组进行动态调整。其中,需要调查哪些同学之间存在相处上的问题、哪些同学性格比较温和、哪些在成绩上表现优异,让最阳光、脾气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并积极与每一位小组长进行沟通,了解某些学生的动向与情绪表现。此后,教师也需要在数学课堂上提供引导,给不同的小组成员以机会,在点名与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中激发后进生的自信心。此后,教师还可以就数学的学习上与不同学生进行交流,谈谈他们在组内遇见的一些问题,谈谈教师的授课节奏是否比较紧张,是否有更多的学生主动加入到数学学习中来,等等,从而充分发挥出小组学习的作用。

二、注重学习类型选择,关注合作学习效用

由于合作学习模式也具有不同的表现,从组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到团队之间的竞争式学习,从团队分析到个体分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具体的表现去选择具体的合作模式,进行良好的安排。从而,这样能够最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数学学习上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不同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发挥出不同的效用,对学习氛围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效果。因此,教师应在合作学习的应用下去进行模式选择,尽力去提升大部分人的数学能力,在参与、竞争、合作等过程中去增强学生对小组的归属感,使其能够对小组合作学习保持更高的热情。

如,在八年级上《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交流学习、竞争学习两者的轮流安排,以等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为例,可以让初中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参考他人的想法,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来源给出自己的意见,为什么是“边角边”或者“边边边”,而不能是“边边角”,“边边角”存在哪一种问题?然后对于后一节“尺规作图”的学习,可以让小组之间展开竞赛,寻找“怎么样用最快、最准确的方式作出对应图形?其中哪些方式应用的工具最少?哪些方式步骤最为简单?尺规作图与全等判定之间存在的联系?”等,学生在竞争的前提下能够爆发出更大的学习动力,教师还可以给小组间的竞争加入一些奖励,从而引发出学生更大的参赛热情。

三、优化问题设计,推动合作发展

小组合作的模式使得每一个学生的意见都能得到聆听,因而,每个人都可以在小组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在其他成员的帮助下得以解决,对于重难点部分则可以上报教师来进行集中处理。同时,这一模式也就意味着提问需要经过更多的设计,每个学生在小组中进行相关的讨论时,都可以对问题的陈述、情境、可能的答案产生大致的了解,在问题的上报中一群人可以组织自己的语言与观点去进行问题的表述,从而在问题的合作设计下,充分发挥了团队的作用,使得数学教学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成果。此外,每一个学生还可以在专门的提问活动中去进行问题的交换,能够加深学生个体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并在循序渐进的提问中获得对知识更为深入的理解。

如,在《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出自己的一套提问流程,在刨根问底、层次递进的过程中去进行一连串提问。学生可以学习这一套模板去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提问,比如“平均数代表什么?在众多的场合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吗?那些与平均数偏差巨大的数怎么办,是否应该忽略?相比于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优势与劣势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离散程度除了方差还有什么表现吗?方差的计算公式是怎么得来的?”等等,在不断优化对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小组成员能够充分利用团队的智慧,集思广益地去解决逐渐深入的问题,从而在合作中进行更为严谨的逻辑推导,使合作学习展现出应有的学习效果。

四、开展教学活动,找准教师定位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分对象的,有些数学知识部分就不适合团队学习,依赖于教师统一性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数学上的定义,树立正确、稳固的知识印象。而有些知识内容就比较适合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团队合作学习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其中教师需要注意对自身角色的定位,明白在合作学习中自己什么时候是参与者,什么时候是引导者,不能越俎代庖,扼杀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对于合作学习,教师需要旁观,需要引导,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做到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进一步发展。

如,在九年级上《二次根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类比小学学过的四则运算,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寻找二次根式的乘除与加减与整数、分数之间是否存在不同。然后在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下,能够使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二次根式的本质是指数是二分之一次方,根式之间的相加减等同于乘法,只不过指数相加再转化而已,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弄懂缘由后也就自然明白二次根式与三次根式之间不能合并,而与某些四次根式、八次根式可以合并的真正原因,并且在不断的学习与教师的引导中能够推演出更多的化简与计算策略,加大了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

总结

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需要进行更多尝试,教师应以学生的意愿与要求为基础,在教学中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小组制度,在不断完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初中生的能力水平,从而为学生的能力发展与人际交流提供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孙虎. 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学周刊,2020.

[2] 沈作斌.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资讯,2019.

[3] 呂尔翔. 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437359.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