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平
【内容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初中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采取科学的方法融入传统优秀文化,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人生观念,还可以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
前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初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指引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观念,能让学生更加客观的了解到我国优秀文化,有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实际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必须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灵活的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思想、道德思想,促使学生能更好的发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对于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在初中教育中,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情怀,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网络时代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学生可以很轻松的利用电脑、手机上网获取各种信息,而网络中的信息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当学生接触到一些不良信息后,就会对其思想道德观念带来影响。而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智慧发展,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且可以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同时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立的关键就是促进学生法治素养、思想道德品德的提升,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后,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诚实守信、民本仁爱等思想观念,也能让学生理解自强不息、尊老爱幼、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优秀传统美德的内涵,这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极大帮助。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1.借助故事引入传统文化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很多蕴含传统文化的故事、典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深入挖掘这些故事,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深入的感悟中华优秀美德。例如在“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中,在教材中涉及到两种友谊观点,一种是“多条朋友多条路”,还有一种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而这是对学生友谊观的考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友谊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需要学生对我国传统友谊观“君子之交淡如水”有一定了解。由于很多学生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对此教师可以将与之相关的故事引出来,其主要是描述唐朝名将薛仁贵与朋友王茂生的,薛仁贵在没有出名之前,家境贫寒十分落魄,而王茂生夫妇却一直帮助薛仁贵,后来薛仁贵成为一代名将,他为官期间不收任何礼品,只收下了王茂生送来的两坛清水,并当众喝下,表示“我在落魄时是王茂生夫妇一直帮助我,如今我荣华富贵在身,不收厚礼,不喝美酒,却接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是因为我知道清水代表了王茂生的新意,这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而“君子之交淡如水”也从此流传开来。通过这样的小故事,就会让学生真正的了解“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含义,也能让学生意识到,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志趣相投、志同道合”,是心灵的相遇,这样的友谊才能更加长久。我国历史流传至今的很多经典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同时还有很多故事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小故事,来呈现相应的内涵,并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很多栏目设计都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在实际教学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以此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在“师生交往”中,为了指引学生可以更加理性的看待教师的批评,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的用心,让学生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在教材中设置了墨子与弟子耕柱子对话的内容,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出发点,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优秀教育思想。在师生交往中,学生必然会受到教师的鼓励或者批评,怎样正确的面对教师的批评、鼓励是每一个学生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单纯的告诉学生,教师批评也好、鼓励也好,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成长,学生都应该认真聆听,这很难获得好的教育效果。对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墨子与弟子耕柱子的对话,让学生思考“快马经得起鞭策”是什么道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应对教师批评的方法,同时教师還可以让学生之间合作探究、交流,在交流中理解教师的用心良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设置有很多栏目让学生体验、感悟、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挥出这些栏目的作用,并借助其引入的典故、故事,实现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3.在课后实践中感悟传统文化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并不能单纯的停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指引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指引学生可以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更好的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自觉的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例如在“活出生命的精彩”中,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激发生命热情,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出生活经常,发挥出个体价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公益广告“凡人善举”,并在节假日期间,组织学生做一项“凡人善举”,并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交流,以此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涉及到凡人善举,如回收旧衣服、交通协管、慰问老人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实践体验中更好的感受凡人善举的意义。同时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助人为乐是我国很优秀的美德,而公益广告“凡人善举”正是对助人为乐优秀美德的弘扬,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做到“凡人善举”,并从中体会助人为乐的乐趣,这不仅能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做人价值,还能促进学生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行程,这对于学生综合发展有极大帮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尤为关键,每一个教师都需要提高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好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注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学习需求,科学合理的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将传统文化合理的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指引学生能更好的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欣. 借道德与法治课堂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2019(44):166.
[2] 张凤.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传统文化教学[J]. 教育艺术,2018(11):11-12.
[3] 彭伟锋.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8(20):45-47.
[4] 陈博.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4):115.
[5] 钟桂兰. 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J]. 中华少年,2019(31):171.
[6] 秦爱新.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课堂美感的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9(44):185.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