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雪芹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的重点已经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前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语文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能够传授学生语文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极大的丰富学生的情感。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 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改革创新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注重进行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健康的成长,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笔者探索出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教师通过对古诗内容的了解,结合其中诗句以及作者创作时的背景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作者为什么称巴山楚水为凄凉地?弃身之后作者有什么样的心境?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设定自己化身为刘禹锡,在荒凉之地被贬生活20余年,忍受着恶劣的环境和贬谪的悲凉落寞,从而创设出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深入的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凄凉,同时也能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蚊子和狮子》是一篇著名的寓言,可以借助话剧的形式构建情境。两个同学分别扮演蚊子和狮子,他们头戴动物头像,表演的时候随着剧情的发展做出吹喇叭和抓咬的动作,先是用骄傲的语气示威狮子:我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不妨较量较量吧!在被蜘蛛网粘住以后同学们又模仿蚊子耷拉着头,露出沮丧的表情,无精打采的低声叹息:我同最强大的动物都战胜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这个话剧包罗广泛,化妆、动作、语言、语气、表情,无不把学生带入到了寓言的情境当中,掌握“不可以骄傲自大的哲学寓意”的学习目标也就很容易达成了。
吴伯箫的《灯笼》抒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侧面表达了对于自己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为了更好的效果,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手提灯笼走进课堂,学生的眼前定会一亮,再指着红彤彤的灯笼告诉他们课文中写了很多的灯笼的故事,学生不认真读课文都难。
二、创新教学方法,拓宽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需要改进传统教学方法,要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积极拓展教學内容,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比如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多媒体形式多样,图片、视频、音频、歌曲、画面都有所涉及,能够将抽象的内容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进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小说《智取生辰纲》时,教师可以搜集电视剧《水浒传》中这一部分情节,通过演员活灵活现的表演画面,学生真实见到吴用一方设计下药夺得生辰纲的全过程,也感受到杨志的暴躁急功近利。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还能够从中学习到知识点,即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听朗诵音频也有不错的效果。《桃花源记》作为经典的文言文篇目流传甚广,但是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可以找来网上经典的朗诵,变成有声语言。比如“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的朗读者都是受过专业训练,读音标准,抑扬顿挫,情感真挚饱满,《桃花源记》被他们演绎的美轮美奂。学生听完也禁不住感叹:老师文言文的语言好美啊,您总说音韵美内容美,可真是的!
又比如教师让学者“走进课堂”。《经典咏流传》有一期是《关雎》,歌唱者是仇海平,他带着他的留学生,把《关雎》娓娓唱来,接着康震对诗歌还进行鉴赏。前者是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留学生院的教授,后者是北师大中文系的教授,学者的职业和身份决定了他们的权威性,让诗歌的阐释生动而有深度,学生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再加上优美的旋律,留学生的热爱,学生兴致盎然,潜移默化中不仅理解了诗歌,还知道了原来诗经的内涵和中华文明的辉煌,让学生走向更广袤世界。这样层层深入的感悟,和教师本人加课件的效果是天壤之别。
还比如让学生接触微课。微课作为网络时代新兴的教学方式现在很是流行。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是网络授课,学生大多是听自己的任课教师直播,教师一边放课件一边讲解,难免枯燥无味。其实非常时期间,国家开设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免费提供微课,授课者都是全国名师,专家们业务精湛,循循善诱,教学内容也是独到而精准。讲授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候,需要分析小说情节,我就是把微课借鉴过来,把播放给学生,起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三、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改实行以后,教师需要及时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为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在教学《天上的街市》时,不仅仅局限于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解析。在课前教师讲了郭沫若凭借一副对联来勉励年轻人的事情导入,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教学的内容,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作者的了解,识记下来作家常识,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把语文的学习和社会生活相联系也是不错的方法。我们知道2020年清明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上午10点,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清明假期之后第一天,正好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分析完李公朴先生的爱国之情之后,顺势我播放了上述全国降半旗举国静立默哀的“新闻联播”片段,引导学生放眼更加广阔的社会场景,把神圣的爱国情怀变的可观可感,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可以树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理念,善于寻找教学的场所。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班级教学制,学生在课堂当中完成听课作业阅读作文等学习。地点的固定,课桌的束缚,让学生的学习单一而无趣。其实完全可以多种途径,比如校区、家庭、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网络等等,总之语文无处不在。
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学完之后,开展了《一蓑风雨任平生-关于苏轼的研究》的语文拓展学习课程。学生走进图书馆,搜集网络,查找到了苏轼的生平经历和文学代表作;在学校的宣传栏上发现苏轼“立志识遍天下字,发奋读尽人间书,”的对联;走进办公室请教教师立即了苏轼的思想;在绘画和书法班,绘制《墨竹图》和书写《黄州寒食帖》书法作品;还有同学了解到苏轼和东坡肉的故事,在厨房做了一碗热腾腾的红烧肉!将语文的学习外延扩展,延伸到各个场所,各个角落,学生动手动脑,不再是被动的听和记,兴趣盎然,热情高涨。
综上所述,新课改实行以后,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要创新教学方式,还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发现不同场合的语文知识,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锋.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J].学周刊,2018(15):99-100.
[2]赖晓辉.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8):103.
[3]范庆萍.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创新课堂教学方式[J].中学课程资源,2018(11):47-48.
(作者单位:河北邢台市第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