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文学期刊 > 文史春秋

大柏地军民鱼水情

大柏地军民鱼水情

钟燕林

发生在80多年前的瑞金大柏地战斗,是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的一次极为重要的战斗,被陈毅元帅称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时至今日,当地还流传着红军“借粮还款”的佳话,还传诵着毛泽东创作的《菩萨蛮·大柏地》不朽诗篇。那么,在大柏地战斗前后,发生过哪些感人的故事呢?

富商“送礼”

大柏地是瑞金北部的一个山区村镇,当地民风淳朴,大家过着平静的生活。1929年2月,大柏圩杂货铺老板封维林去县城进货,在回大柏地的途中,他看见一支部队正沿着瑞金黄柏往大柏地行进,这是一支怎样的部队啊?一个个衣衫褴褛、胡子拉碴、又黑又瘦。他们有的脚着烂草鞋,有的干脆打赤脚。背上的背包、肩上的枪支,也都五花八门。

很快,这支队伍进入了大柏地境内。当地人看到这支部队后,以为又要打仗了,连家里的东西也来不及收拾,全部都躲到附近的山上去了。那个年代,国民党军和土匪经常抢物、抢钱、抢粮,甚至强拉壮丁,祸害老百姓,百姓们唯恐躲闪不及。

封维林不放心杂货店里的货物,他并没有像其他村民一样仓皇地逃走,而是妥善安置好家人以后,悄悄地留在自己的店铺里打探消息。很快,他就获悉了这支部队不是圈民党军,也不是土匪,而是一支红军队伍,就驻扎在圩北附近的王家祠。

红军,到底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呢?封维林其实也不太清楚。在他的印象中,但凡有军队来到,抢掠钱财、拉夫抓壮丁肯定少不了。为了避免自己及家人遭受伤害,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翌日傍晚,趁着夜色,封维林怀揣一个鼓囊囊的包裹来到了红军驻扎的王家祠。在祠堂門口,几个红军战士拦住了他,把他带到了时任红四军前委书记、党代表的毛泽东面前。封维林说明了来意:他是圩上的商人,是来“孝敬”红军的。说完他在桌上摊开包裹,摆出十几块银晃晃的光洋。看到封维林的举动,毛泽东等人哭笑不得,他拍拍封维林的肩膀,用浓重的湖南口音说:“老乡啊,我看你是被国民党军队吓破胆了吧!我们是红军,是人民的队伍,我们可不是专门敲诈勒索的土匪哟!”说完忙叫封维林把钱收回去,然后耐心地跟他讲起了红军的革命宗旨和革命纪律。毛泽东的一番话,说得封维林心服口服。他再看到操场上的士兵,虽然衣衫破烂,但训练有素。眼前这位红军的首长,更是平易近人。看来,红军真是一支与众不同部队啊!于是,他满怀敬意地向毛泽东等人致歉,然后收拾包裹回家了。

第二天早晨,他刚打开杂货铺的店门,几个红军战士就走了进来,向他买些鞭炮、洋油桶,说有急用。封维林赶紧找出了几十串鞭炮和一个大大的方形洋油桶。他一边搬东西,一边对红军战士说:“你们为我们老百姓打仗,我们要支持啊!”说什么也不肯收钱,但那几个红军战士还是坚持塞了钱给他。据说这些鞭炮在大柏地伏击战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战士们把点着的鞭炮扔进桶里,发出的声音很像机关枪的响声,吓得敌人胆战心惊。

大柏地战斗胜利后,红军队伍又匆匆地出发了,听说他们是往宁都方向去了。望着红军远去的身影,封维林心中感慨万千:红军秋毫无犯、纪律严明,真不愧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军队啊!

“当兵还粮”

1929年5月,正是春夏之交,大柏地的老乡短衣赤脚,正在忙着耘田点禾(给禾苗追肥)。离开大柏地已3个月的红四军突然回到了大柏地。不过,这次回来的红四军可不是几个月前那副落魄样,战士们一个个都穿着簇新的灰布军装,八角帽上的红五星和衣领上的红块块(寓意红旗)尤其抢眼。

这天上午,红军队伍并不急着找宿营的地方,而是在大柏地圩上摆起了台子,摆了一些光洋。他们还派出了一支小队伍,每人手执一面三角小红旗,分头向群众作宣传:“我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穷人谋利益的。上次打仗借了、吃了老乡们的东西,这次是来偿还和补偿你们的。”老乡听了,半信半疑,他们只听过“当兵吃粮”,可从没听说过还有“当兵还粮”的。

此事还得从3个月前说起,原来在大柏地伏击战开始的前一天夜晚,有人向毛泽东反映说,有些连队早已断粮,已经两顿没有吃东西了。大柏地许多老百姓家中有米有油,有些老百姓家中甚至还准备好了过年的鸡鸭鱼肉和米酒。因为大柏地的群众不了解红军,以为又要打仗了,吓得都逃到附拔了菜的地里,上面写明红军的纪律和付给的钱数,有的没有钱,就打个借条,写明红军再来时,可持条取款。大家吃饱饭后,精神抖擞地投入战斗准备。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大柏地的乡亲父老们谁也没有把红军留下的借条当一回事。直到他们来到大柏圩,看到圩场公共台上面放着一摞摞光洋,红军战士笑盈盈地迎候着上前来的老乡时,他们才相信这是真的。

很快,一个个老乡拿着红军打的借条,喜出望外地领回了粮款。有的老乡起初不当回事,没有保留借条,红军就请他们自报借出多少,也照数将钱还给他们。据村民宋裕和回忆,那一次,红四军一共发出了3500块光洋。大柏地的老乡们纷纷赞叹道:“红军真是少有的仁义之师啊!”发完光洋,红四军还召开了群众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号召劳苦大众团结武装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工农阶级自己的政权。到会群众受到很大教育,异口同声地说:“红军实在好,纪律很严明。”“红军真是穷人自己的军队。”当场就有十几个青年踊跃报名参加了红军。当地有个大娘还自编自唱了一首山歌:“红军是咱亲兄弟,有借有还真仁义。明日我儿当兵去,跟着红军得胜利!”

红军“借粮还款”的事很快就在瑞金不胫而走,后来红军每到瑞金县城,当地的群众就敲锣打鼓地欢迎他们。这个场面在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当时,毛泽东同志对宋裕和等人说:“瑞金是个好地方,一定要把这块革命根据地搞好。”

解放以后,人们将这个红军“借粮还款”的台子命名为“胜利台”,红军借粮还款的故事也在这片红土地上代代相传。

追赶红军

离大柏地圩几公里外有个元坑村,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但这并没有给家境贫寒的孙文采带来幸福的童年。他的父亲早逝,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他的母亲李玉珍是个朴实的山村女人,每天给地主家砻谷、推磨、打柴、做鞋挣几个钱养家糊几。母亲省吃俭用、忍饥挨饿,攒钱送小文采到几里外的私塾里识字,希望他将来能出人头地,能不受地主老财们的欺压。

没想到,待孙文采长大成人,因为没有自己的田地,还是没有翻过身来。文采的妈妈只好每天起早贪黑地带着儿子给人家推磨、犁田,日子过得很艰难。每当劳作之余,孙文采就想:我们穷人的出路究竟在哪罩?

1929年2月初,大柏地战斗打响,当时才18岁的孙文采,听到远处传来的枪炮声,兴奋不已。他放下正在耕冬的犁耙,和村里几个青年约好一起去参加红军。他们不顾山径小路的坎坷,赤着脚向枪声响处奔跑。他们翻山越岭走了几公里的山路来到麻子坳,大家都累得气喘吁吁。正当他们四处寻找红军队伍时,当地人却说红军已离开了,向宁都方向进发了。

孙文采望着天空飘洒的雨点,想着下一步怎么办?与他同来的几个青年开始打退堂鼓,后悔不该冒冒失失跟着孙文采跑了几公里冤枉路。孙文采却态度坚决地说:“就是追到天涯海角,我也要追上红军。”后来,同伴纷纷回家了,他独一人,沿着崎岖的山路,继续朝宁都方向赶去。

从大柏地到宁都县城,有50公里之遥。当年的山路本来就崎岖,加之下了雨,一路上都是坑坑洼洼,湿滑难行。衣着单薄、饥肠辘辘的孙文采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山路上走着。饿了,就啃一撮口袋里仅存的一点糙米;渴了,就喝几口山泉水。他身上的单衣早已被汗水渗透、被雨水淋湿,西北风扑面吹来,冻得他直打哆嗦,但他没有退缩,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追上红军,加入红军,就不用再受地主老财的压迫了。天色渐渐黑下来,孙文采就摸黑继续赶路,有几次他不小心摔下坑,手脚和身上都划破了,但他什么也不管,爬起来继续往前走。有志者事竞成,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他终于在宁都境内追赶上红军队伍。

负责报名登记的红军干部看着满身伤痕的孙文采,一双赤脚丫子已冻得通红、被冰屑割裂出一道道血痕,很是心疼,听了他的经历,更是喜欢这个意志坚定的少年,立即把他编入红军队伍之中。

后来,孙文采就投身到革命事业之中。因为他作战勇敢、战功赫赫,历任江西游击队中队长、红军少共国际师第四十四团政治委员、师供给部政治委员、陕甘独立第四网政治处主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工兵营教导员、冀热辽军区第三旅副政委、军区供给部政委、热河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围成立后,任东北军区高射炮师政委、军区干部处处长、辽宁省军区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无名烈士墓群

在大柏地前村(杏坑)的留民坑有一排没有石碑、没有名字的坟墓。每年清明节,总有不少人前来祭奠,这里到底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

原来在1929年2月10日,红四军利用大柏地狭长的地形,在麻子坳设伏,一举歼灭了刘士毅旅两个团的大部,俘虏其团长肖致平、钟桓及以下800多人,缴枪800多支,取得了紅军下井冈山以来的巨大胜利,陈毅元帅在回忆中说此役是“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荣光背后,离不开烈士们的牺牲。一些年轻的红军战士为了大柏地战斗的胜利,血洒战场,长眠在大柏地这片红土地上。因为时间很紧迫,红军匆匆打扫完战场,就雇请了当地百姓一起埋葬战士遗体。在巡查的时候,时任前卫红三十一团第三营党代表罗荣桓发现了一个排长正在大声训斥一个士兵,他忙上前询问情况。原来这个士兵竟然抱着一具穿着国民党军服的尸体哭泣,排长很生气,说他政治立场不坚定、敌我不分,要处分他。罗荣桓制止了排长,走上前去,轻抚这个士兵的背,和气地问:“小同志,他是你什么人,你为什么哭得如此伤心?”这个战士声音哽咽地说:“他是我亲哥哥,前年他被困民党抓了壮丁,没想到今天却战死了。”他一边说,一边哭泣。罗荣桓的脸色变得严峻起来,他对身边的战士们说:“同志们,虽然他们生。前是我们的敌人,但他们有的也是穷苦百姓,而且是被迫参战的,现在他们战死了,我们就不能让他们曝尸荒野,应该让他们入土为安啊!”

于是,战士们和当地老乡一起动手,把战场上所有战士的遗体运到了留民坑的一个山坳上安葬。看到有些红军烈士的遗体衣衫破烂,有些甚至没有穿鞋,老乡们心里很难过,跑回家里找来一些衣物、草鞋,为他们穿上。大家把红军战士和国民党士兵的尸体排成了几排,一起掩埋。

因为当时条件简陋,掩埋时连一个墓碑也未立,为了便于日后辨认,老乡们在红军烈士的墓前放了些青砖,刻上一个五角星,以此纪念。一转眼,80多年过去了,虽然烈士们的名字已无法查证,但他们为革命牺牲的精神却像这绵延的青山一样,永远不老!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47961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