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桂郴 黄坚
古村落又叫传统村落,是人们聚居年代久远,富有历史、文化、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的历史村落。
作为农耕文明的根基,中国的古村落承载了村民的全部生活画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头、屋舍、祠堂、庙宇、戏台、水井、池塘,演绎了村民的故事、印记了村民的乡愁、寄托了村民的梦想。
自2012年至2016年,原住房城乡建设部、原文化部、财政部等部委共公布了4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计4153个,广西共人选161个,其中,仅桂林市灵川县就有13个村落在列。灵川县这么多的传统村落人选,和该县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灵川县地处湘桂走廊南端,居楚尾越头——虽地处百越,却属楚文化圈。“领中原风气之先”,自古以来被誉为“楚越往来之要冲”,是百越进人中原的必经之地,也是中原和湘楚之人口南迁和文化传播到岭南的重要通道。明清时期,为解决灵渠水运不畅的瓶颈问题,官府构筑从“湘南一全州一兴安一崔家一高尚一三月岭(长岗岭)一熊村一大圩”的陆路商道。这就是著名的湘桂古道。
灵川的古村落,或伴随湘桂古道而消长生息,或立村久远,后来和湘桂融为一体。可以说,湘桂古道加速了灵川的繁华,激发了村落的繁荣,书写了文化的灵魂。
窥斑知豹。本文选取灵川最有代表性的熊村、江头村、长岗岭村、迪塘村和毛村来展示灵川古村落的百年沧桑和寄寓其中的乡情、乡音和乡愁。
熊村:湘桂古道最繁华的村落
熊村北出灵田,连接湘桂古道,南下大圩古镇水陆码头,连通珠江水系。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熊村作为湘桂古道南段集贸市场的地位。
据该村族谱记载,熊村始建于宋代,已有1000多年历史。村名始称熊家村,其始祖乘着6条龙船从江西迁徙而来。随中原文化南扩,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熊村商贾日益发达。后其他姓氏融人,人口大增,于是改名为熊村。
《灵渠文献粹编》记载:“自宋代以来,兴安灵渠商旅繁忙,楚米之连舶而来者,止于全州,卒不能进……向来铜船过陡河必行一月……”在水运不畅的情况下,大量的商
品货物需经陆路转运,大圩古镇码头是兴安以南除桂林码头外,湘江货运通往桂江、西江和珠江进入广西腹地、粤西等地最好的天然码头。
徐霞客在明崇祯十年(1637年)从兴安沿漓江人桂林,游览过熊村。他盛赞此地“圩上聚落甚盛,不特山谷村夫,亦南中所少见者”。(《徐霞客游记》)
明代开始,熊村形成圩市,除逢十,廿日、卅日无圩日外,其余时段则三天一个圩日。湘桂古道开辟后,熊村更成为古道最璀璨的明珠,繁华和富庶达到顶峰。
从湖南方向运来的货物,如果经过灵渠走水路,要1个月时间;而通过马帮走全州至兴安、高尚、三月岭、熊村、大圩的陆运商道,只需要3至6天。时间效益使得大量的商客选择了湘桂古道出行和物流。沿湘桂古道南下的人流和物流在熊村集散休整后,从大圩古镇的水路码头上船,顺漓江而下,进入桂江(昭平),汇人西江(梧州),走向广州和海外。可以说,在湘桂铁路和322国道没有修建之前,熊村和大圩古镇是湘桂古道上最为重要的货物交易市场和水陆码头。
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兴起,熊村和大圩褪除了昔日的铅华,回归农耕文化的行列。熊村建在一個坡度很矮的小山坡上,发源于海洋山脉的漓江支流马河,自北向南逶迤绕街而过。村子依山势而建,中间高、两头低,颇有风水星相中所言的龙脉之象。
南面的青山伏案,东西的群山连绵,从村前东西流经的河流,蜿蜒穿流村中的水渠,成就了熊村家家门前小桥流水的江南神韵,远望绿茵茵的山在云雾的素裹里显露出浓浓淡淡、虚虚实实、若有若无的羞涩;近处清粼粼的水,静静地抒发着纯净而幽深的情怀,恬静中透出一缕雅致,展现出一幅田园山水国画的意境,让人们的每一寸肌肤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还有那份久远了的思古幽情。
昔日熊村的辉煌依稀可见:李家祠堂、熊姓祠堂、道教万寿宫等建筑依然矗立在村中,诉说着当年的故事;挺立的湖南会馆、江西会馆辉映了当年的繁华。
熊村有两条街道:五马岭古商道和水街。五马岭古商道是熊村的商业性正街,长度约2500米,两旁铺面沿街错落而布,街道空间收开有序。街面铺地主要为排列有序的赭石色鹅卵石,大部分仍保持完好。熊村的居民生活区则分布在水街两侧,其建筑以民居为主,大多为砖木结构,青砖外墙,坡屋顶。整体古朴典雅,线条流畅。
水街空间布局非常灵动——马河引一条水渠进入村中,小溪依偎着人家打门前流过,家家都很随意地搭了块青石板,俨如一座座小桥,人们便在自家门前洗衣洗菜,孩子在河里嬉戏打闹,成就了熊村家家门前小桥流水的江南神韵。水街是古村落的生活性干道,也是最繁忙的两条街道之一。原来主要经营日常生活用品和通过古商道运来的商贸品。
时至今日,五马岭古商道和水街的昔日繁华不再,但其湘桂商旅文化气息依然浓烈。
出于安全的需要,旧时熊村环村修建了高大坚固的围墙,物流出入均经由六座村门。村内的安全也自成体系,全村分三街六巷,棋盘布局,每一街区,都有高大的砖石拱门相隔,入夜闭门,自成一体又互相呼应,十分安全。
六座村门原来都有石拱门,但拱门不高大,也不气派,甚至有点局促和逼仄。据说是出于防盗的需要。
门楼上方设有碉楼,供值更守夜人值班使用。
村门现仅存3座,其余3座已经颓败。
熊村的千年荣华,犹如镜花水月。但她古朴的建筑风貌,小桥流水,青砖石路,却又让人们流连忘返。
岁月的沧桑,历史的变迁,使熊村变得老了,或许正因为它的老,更显其苍劲古朴。
长岗岭: “三月岭”古道的守护神
秦始皇修建灵渠,成就了兴安县界首古镇的“千家之市”地位。到明代,灵川县的大圩古镇成为广西四大古圩镇。往来界首和大圩两大古镇的古商道中央有一座知名的村落——灵川县灵田镇长岗岭。
长岗岭知名重要,还因为她处于湘桂古道三月岭段的南端。
三月岭古道,是湘桂古道最具有传奇性的一段。这段古道山高密林,道路崎岖,人烟稀少,野兽和土匪时常出没其间。为了安全起见,往来的各路商家,就在长岗岭相约结伴通过三月岭古道。趁早赶路,将晚投宿。长岗岭满足了商旅行人的食宿和休息之需,成为湘桂古道灵川境内重要的驿站式古村落。
长岗岭卫护着三月岭,三月岭成就了长岗岭。
长岗岭始建于宋代,原名瑶山岭,明代改称长岗岭。村里面有陈、莫、刘三姓,其先祖均为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为避战乱于南宋理宗年间南下桂林,最后定居长岗岭村。
古商道的开辟使得长岗岭如鱼得水,人口和财富剧增。清康熙年间,长岗岭陈焕猷、陈大彪父子经营食盐和桐油,成为灵川巨富。同治年间,莫氏富豪还兴办团练,协助政府,消灭太平军,得到政府的嘉奖和扶持。因了两个家族的先后崛起,长岗岭村也一跃成为当时桂林鼎鼎有名的“富豪村”。凭着富庶的财力,陈莫两姓称盛一时,修治村庄,广筑院宅,为长岗岭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长岗岭村古建筑群坐落在山坡上,呈弧形布局,依缓坡递进相连而建。村内保留着明、清期间的汉族民居60多座,建筑高大、规整、宏伟,风格统一。宅院建筑规整雄伟,宽敞明亮,窗雕、隔扇玲珑剔透,天井地面和巷道一律用青石板铺就。一众建筑群,有抬梁式结构和穿斗式结构等,全用青砖青瓦建成。建筑形式有歇山顶、硬山顶等。其中代表性建筑包括莫氏家族的“莫氏宗祠”和“五福堂”,陈氏家族的“卫守府”和“别驾第”。
乾隆末年,陈大彪以武生职授卫千总。卫千总为漕运总督所辖各卫所武官,职责为掌率运丁,领运糟粮,品秩从六品。陈大彪回乡后修建府邸,是为“卫守府”官厅。卫守府前后四进四天井,后两进始建于清康熙初年,前两进始建于清乾隆末年。两侧分立横屋横天井,左侧横屋供仆人生火、下厨、居住等,右侧横屋已毁,是陈府主人读书、赏花的场所。
“别驾第”始建于嘉庆年间,原为陈氏家族普通建筑,前后共三进。清光绪年间,陈氏第十八世祖凤鸣以太学生授同知,因此改称“别驾第”。同知,清朝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在边陲地区则设置通判一职,辅助知府政务,品秩为正六品。别驾本来为隋唐的职官名称,职责和宋代的通判相近,故后世以别驾称呼通判。通判和同知同为知府的属官,品秩职责接近,后世同知也称为别驾。
2005年,长岗岭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商道古村生态博物馆。博物院因地制宜,利用旧有的戏台及其附属建筑作为展厅。进一步完
善桂林市大旅游景区的整体开发,满足中外游客多元文化需求,保护和利用广西的自然生态与民族文化资源。博物馆主要展示长岗岭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以及收集到的本地文物:农具、生活用品、山歌手抄本等。其中一组倒山神的雕塑,尤为特别。因为在桂北地区,山神崇拜还是比较少见的,这可能跟长岗岭村尤其是三月岭古道的地理位置有关。
江头:古建筑群落写就的“廉”字
据《灵川县志》《周氏宗谱》记载,周氏始祖周秀旺、周本初、周本昌原籍湖南道州府营道县(今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始祖周敦颐的嫡亲后裔,于明朝洪武戊申年(1368年)“宦游粤西”时,发现此处风景绝佳,风水宜居,于是定居江头村,至今已600多年。
定居江头村的周氏家族,潜心农耕、哺育人才。到清朝,周家子弟大量人世为官,江头周氏的仕宦文化逐渐走向高潮。
据《周氏宗谱》和民国十八年( 1929年)版《灵川县志》统计:有清一代,江头周氏中榜进士8人;会试中榜贡士9人;乡试中榜举人28人。全村共出仕168人,其中五品以上高官32人。其中受朝廷诰封七品以上者67人。所任官职有署理两江总督、布政使、按察使、庶吉士、部主事、卫千总、通判、翰林院编修、道员、知府、同知、知州、知县等。曾出现过父子进士、三代庶吉士、五代五知县、三代翰林等盛事。周氏子弟著书立说者20多人,共16部20多卷。
爱莲家祠是江头村周氏宗祠,是江头村古民居的代表作,坐西朝东,是一座五开间宽、六进深,青砖包墙硬山顶的木构建筑,始建于光绪八年(1882年),6年后落成。它因江头周氏先祖周敦颐推崇莲花,著有《爱莲说》而取名。它结构精巧,工艺精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进人民国后,爱莲家祠被改为蒙正国民基础小学,为村民子弟进行普及教育。在这一期间,全村出现了大学毕业生14人,国中毕业生30多人。
1944年秋,灵川抗日政工队队长吴腾芸(共和国成立后任桂林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率部驻扎于江头村,并在爱莲家祠内创办抗日政工学校。他们经常走村串户进行抗日宣传,还在爱莲家祠前举办演讲,声讨日本侵略者。广大村民也捐钱捐物,支援抗日前线。同年底,抗日政工大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下袭击了侵华日军在平乐山的物质转运站,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1945年春,灵川抗日自卫队第七大队也曾驻扎江头村。当侵华日军一部前往涂家村抢粮时,在官坡堰被我军阻击,其抢粮计划落空。
1949年9月以后,桂北游击队的领导人金昭毅、谢韧庆、陈亮、傅一平等多次在爱莲家祠召开秘密会议,安排迎接解放军事宜,为桂林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江头村周氏家族承袭先祖周敦颐爱莲思想,修齐治平,励精图治,形成了“真诚、和谐、积德、行善、奉獻”的周氏爱莲文化。
封建时代,周氏子弟为官恪守清廉,造福一方。抗战时期,民族大义为先,毁家纾难,报效国家,是远近闻名的“才子村”和“清官村”。
这些美德也蕴含在江头村的建筑中。江头村古建筑群的整个规模很大,却给人一种简朴而文雅的感觉。走进秀才巷和举人街,各个人家厅堂天井居室相连,门窗上雕刻有蝙蝠、莲花等图案,而建筑的总体布局却并不显得宽敞阔绰,不像暴发户那样高门广宅,张扬气派。所以,从住宅的实用简约来看,可见江头子弟为官之清廉。
村里的100多座元明清建筑保存十分完好,“秀才街”“举人巷”“进士楼”“方圆古井”风采依旧。其古民居建筑群是目前广西发现明清文化底蕴最为丰富的古民居建筑群,也是广西目前发现的唯一的明中晚期、清中晚期古民居建筑群。享有广西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以及数量第一、房宇建筑工艺第一、镂花种类第一、名人数量第一、数代为官同
职第一”等美誉,被评为“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等。2006年5月,江头村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头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楹联比比皆是。如爱莲家祠大门楼联“世德乡举选宗盟会法传”,是周家外甥、会试贡士第六名、临桂县人朱圣俞为母舅家祠堂的贺联;文渊楼正间的檐柱联“学以精微通广大,家缘清俭足平安”,是周家亲家、清代文学家、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辛丑科状元、临桂人龙启瑞所作。
迪塘:广西抗清复明的根据地
和长岗岭只有几里路之遥的迪塘村,没有长岗岭的富庶和繁荣,但也是富甲一方。和周边相比,迪塘人最引以为自豪的还是他们的地灵人杰。
迪塘村以李姓为主,相传祖先是江西人氏,根据1933年的《李氏家谱》记载,第一代“以果”为“嘉靖甲子科举人任梧州府藤县教谕”。这样算来,李姓人氏迁于此地已有500多年,二十七代人。
500多年中,迪塘出了好些名人。据载,明清两朝,村中子弟仕宦(做官)24人,进士1人,举人5人,邑庠生、贡生39人,武庠生8人,吏员19人。其中,最为乡民称道的是明崇祯癸未年(1643年)进士、兵部左侍郎兼左都御使的李膺品(正三品)。
李膺品(?——1653),字张锦,号狮山隐者。明天启四年(1624年)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清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南明唐王朱聿键(1606-1646)在福州称帝,建元隆武。时任兵部候补主事的李膺品到福州向隆武帝陈述兵要,并把家财和历年的薪俸全充军需,隆武帝封他为监军御使。李膺品立即赶到长沙与何腾蛟策划收复江浙。后计划失败,福州失守,隆武帝被杀。
当年十一月,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称帝,建元永历,任命何腾蛟为武英殿大学士,李膺品为兵部左侍郎、左佥都御使。清顺治四年(1647年)正月,清将李成栋进攻肇庆。永历帝朱由榔不战而逃,李膺品奉命勤王,由梧州、平乐并辗转到全州、武岗、柳州回到桂林。
清顺治六年(1649年),由于抗清部队内部倾轧,也由于对永历帝朱由榔甚是失望,李膺品辞官回到灵川。时任广西巡抚瞿式耜和兵部侍郎、桂林总督张同敝亲自去迪塘劝说李膺品,希望他以国事为重。于是他和同县举人、兵部前方职事陈经猷(灵田镇阳旭头村人)和已告老返乡的原兵部尚书莫在声(明万历四十一年进士),联合灵田、三街一带乡民,设立牛岭、勃岭、乌岭三隘,“均田立约,习武修备”,以永宁镇(现在的灵田大村)为大本营,与瞿式耜、张同敞组成掎角之势,共同抗击清兵。
清顺治七年(1650年)冬,清军长驱直下,桂林失陷,瞿、张被俘,在叠彩山殉节。而灵田一带由于李膺品的守卫,尚未落人清军手中。
清顺治九年(1652年)七月,李膺品联络农民军领袖李定国,告知桂林空虚。李定国在连克沅、靖、武岗、宝庆后,取小道南下全州,破严关、克桂林,抗清形势一度迎来转机,史称“桂林大捷”。其中李膺品功劳不小,史书载:
李定国直捣桂林,诛叛将孔有德,膺品实阴共之也。
清顺治十年(1653年)一月,在李膺品的情报和率兵策应下,李定国率兵由平乐进攻桂林,重创清兵。清将军钱国安、巡抚陈维新深为惶恐:“李膺品、陈经猷雄居省东一隅,实为肘腋之患。”于是派重兵围剿。十一月,清军设计、派重兵分三路攻进永宁镇。李膺品、陈经猷和当地民众虽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兵败,永宁镇陷落。李膺品退至五指山白缢身亡,陈经猷也于乌岭白刎殉难。
李膺品自杀后,清政府为了安抚江南抗清情绪以缓解民族矛盾,褒奖李膺品的精忠报国,恩赐他“皇恩旌表”牌匾。现该牌匾已被桂北民俗博物馆收藏。
迪塘村现存的百余座古民居中,李膺品的故居“五叠堂”为最大、最气派。李膺品时为村中巨富,所建宅院为七进,均用上好的青砖白瓦精心构建.外观飞檐斗拱,青石
柱础,威严高耸、气势雄伟;内部古朴典雅,尤其是木质门框、门楣、窗棱上的雕花刻画,有龙凤呈祥、狮子、麒麟、蝙蝠、青蛙等花鸟虫鱼,生动形象。门外石阶上有拴马桩和石鼓。
迪塘村口的“毓水培风”楼始建于明代,1960年代,被人纵火烧毁,后由村民捐资重修。一楼南北两面为封闭式灰墙,东西向地面石灰岩料石依山势铺垫成20多级台阶穿楼而过。二楼墙壁有油式彩画,南北两面各开两扇圆拱形通窗,东面用木板镶成4个拱形窗户,整个建筑美观大方,造型精彩别致、做工亦精细,匾额上“毓水培风”四字,依然透着古村厚重的文化光辉。
毛村:船上人家的港湾
灵川的毛家村是船上人家移居上岸而形成的村落,建村历史400多年。毛家村全村皆黄姓,自认为“江夏堂”后裔。不独毛家黄氏,其他各地的黄氏都喜欢冠名“江夏堂”,以江夏为地望。
为什么呢?
较为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夏朝初年,在河南潢川曾经建立过黄国。西周后期黄国被楚国吞并,子孙于是以国为姓,迁徙他乡,其中一支迁居湖北江夏。以后的繁衍和发展中,黄氏子弟以江夏最为人才辈出:其中黄歇成为楚相,封为春申君,为战国四公子之一。各地黄氏以黄歇为荣耀,纷纷聚集于江夏。从此江夏成了黃氏繁衍、发展的中心。黄氏也以江夏为郡望,并以“江夏”为堂号,称“江夏堂”。
毛家村尊福建邵武黄峭山为其开基始祖。唐朝末年,峭山公遣“十八子下江南”“三十二房拓南疆”,其大夫人生的第六子黄龟从福建迁广东。子孙繁衍,辗转迁徙,其中一支迁毛村建村居住至今。
据毛村《黄氏族谱》记载,“我祖(黄氏启祖黄冬进)自大明来粤西,遂人籍焉。”“原籍广东省广州府三水县人氏(今广州三水市),自往广西桂林临桂东乡富家庄马山,居于网山之下。因民乱兵伐(清初‘三藩之乱),逃至茅茼洲。”
由于毛村人口剧增,地不敷耕,各房子弟均有向外扩展,操祖业捕鱼谋生,如大房居茶江河(恭城县境),二房居漓江,三房居马岭河(荔浦县境),四房居荔江河;后又拓展到良丰河、桂柳运河(临桂县境)、洛清江(永福、鹿寨县境)和柳江一带。
经过数百年的开拓发展,浮舟漂泊,捕鱼水运,沿岸建村,生息繁衍,毛村黄氏族人形成了以毛村为根系、以漓江为主干,以桂北、桂东南、桂中的诸多河流为支系的“树状”分布格局。据毛村家族统计,其分布在桂北的族人达5万多人,甚至更多。其中以漓江流域(含桂江)居多,从桂林至昭平的水上船民,黄姓占80%以上。柳江次之,据黄嘉猷(原柳州地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客家人,离休后从事客家研究,曾到毛村考察过)提供的资料,毛村黄氏族人分布在柳州市区1000多人、鹿寨600多人、融水县500多人、象州县300多人、武宣县300多人,共计近3000人。最早的有十代,最晚的也有五代人了。
毛村是船上人家上岸定居的代表村庄,后成为大圩古镇四大家之一,民居以明、清建筑居多。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毛村绝大多数古建筑只剩下基础废墟,如大房宗祠、三房宗祠和新大房宗祠等。只有圣母宫(祖庙)、宗祠二间、古桥一座、古井二口还保留至今。当年的党支部旧址,则为红色文化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