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文学期刊 > 文史春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范

刘隆有

《史记·五帝本纪》写了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位古帝,通篇约5200字,《舜本纪》竞用了约2200字,加上《尧本纪》中写舜的1000字,实为3200字,占整个《五帝本纪》的近三分之二。“天下明德皆白虞帝始。”显然,在司马迁笔下,所謂《五帝本纪》,重点乃在《舜本纪》,华夏文明虽开端于黄帝,而规模备具,则自舜的“明德”始。

在《史记》之前的先秦重要典籍中,早已这样注重写舜了。

《尚书》,将华夏文明的开端,断自于尧舜,所以其首篇名曰《尧典》,而实乃合写尧舜,且尧轻舜重。《论语》和《孟子》讲史始于尧舜,而更倾倒于舜。《论语》所记,孔子赞美的历史人物,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舜。《孟子》全书不过35300多字,却用了不少篇幅和文字写舜。孟子常以私淑于孔子传人为荣,并以当代孔子自居,《孟子》里,孔子也不过出现87次,屈居第二。孟子对尧也很崇拜,常常将尧与舜并提。《孟子》里,尧也仅出现60次,居第三。《荀子》之《成相篇》,用诗语颂道:“大人哉舜!南面而立,万物备。”而《非十二子篇》,则历数当时盛行的十二家学说之非,认为救世之道,只有一条:“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如此,便“圣王之迹著矣”,再现舜禹之际美好的圣王之治。先秦晚期比较普遍的一种时代思潮是将“天下之美,归之舜、禹、周(公)、孔;天下之恶,归之桀、纣”。

减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雪》所论,历朝历代人君中的翘楚,即便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其做人治国,都有明显的瑕疵和败笔,不是“略输文采”,便是“稍逊风骚”。观乎人文,化成天下,“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七律二首·送瘟神》)毛泽东当年吟诗,不说“尧舜”,而说“舜尧”,固然出于韵律之需,却正好客观公允地以最美的诗句,再现了舜五千年第一帝的历史地位。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困治,围治而后天下平”是儒家归纳的君子的人生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阶段四步走,步步莲花,最后方能结出正果。

修身齐家

修身。舜真正做到了志趣高远,胸怀天下,而且发展全面,才艺超人,极富人格魅力,虽身处特困之境,却已然备具伟大领袖器局。

马克思有句名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此话本意是强调经济基础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但细想一下,人来到这个世上,哪个方面不是如此呢?别的且不说,乍一起步,首先就要受到两个客观条件的制约,一是先天赋予的自身生理状况,二是家庭环境。舜在这两个方面碰到的都是大不幸。

爹妈赋予他的身体条件很差。《萄子·非相》里说:“舜帝短”“叁眸子”,身材短小,眼睛不正常,一个眼眶里有两个眼珠。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说舜“大口,黑色,身长6尺1寸”。周、汉之际,1尺合0.23米,6尺1寸仅合1.403米。

他的家庭环境尤其差。舜也算是帝胄,是黄帝的九世孙,他的匕世祖是五帝之一的颛顼。但从其六世祖开始,“皆微为庶人”,连续六代都是平民。到舜的父亲瞽叟,家境已潦倒不堪。光是困穷疾苦也还罢了,家人的品质还特坏:“父顽,母嚚,弟象傲”,父亲糊涂冷酷,后母心地阴暗,弟弟残忍放肆。原来,舜的母亲去世后,瞽叟再娶而生子名象,生女名縏。瞽叟宠爱后妻母子,讨厌舜,后母和弟弟象更视舜为眼中钉,三人游手好闲,一家五口的生计全靠舜的劳作,却“皆欲杀舜”(《史记·五帝本纪》)。

《大戴礼·五帝德》说:“舜之少也,恶悴劳苦。”青少年时期的舜,身体条件很差,偏又遭遇生计艰辛,且险象环生,充满恐怖的家庭环境。这要放在一般人,不要说健康成长,保住小命都很难,舜却将一切不利通通化作激励,于最低处攀登最高,于残缺里打造完美。

家庭生计的艰难,加上父亲、后母和弟弟的刁难,逼迫舜家里家外啥活都得干,“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史记·五帝本纪》),既要在历山种地,又要在雷泽捕鱼,在黄河边上做陶器,还要跑到寿丘去打工,赶到负夏做买卖。糊涂的父亲,心怀鬼胎的后母和弟弟,总想把舜累死苦死,舜却精心精意干好一切,所有的苦累,都成了舜学本领,长见识,历练人生的绝佳机遇。种地、捕鱼、烧陶、打工、经商,就连修仓、淘井之类家务活,都样样干的出类拔萃,令人争相仿效。比如烧陶,古书《世本·作篇》就把发明权记在了舜的名下,说是“舜始陶”。舜还忙里偷闲,暗中从父亲瞽叟那里学得了琴艺,常常琴不离身,弹得一手出色的五弦琴。据《世本·作篇》:“箫,舜所造。其形参差象风翼,十管,长二尺。”舜还是排箫的发明者。民问音乐和文学常常互通,民问音乐家常常也是民间文学家。舜不仅会弹琴吹箫,还能谱曲作词,搞歌曲创作,诗也写得不错。正是异乎寻常的劳苦,成就了舜的异乎寻常的多才多艺。

舜总是虔减地向人们学习,集众人之长为自身之优,不断全面提升自己。从种地、烧陶、捕鱼直到做天子,他的那些优点,没一样不是从别人那里汲取来的。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舜这样好学奋进,不只是为了摆脱个人困境和改善家庭环境,他有着超凡的阔远博大的志趣。据《尸子》和《文

心雕龙·祝盟》载,舜在历山种田之时,曾作过一篇《祠田》词,其中有云:“荷此长耜,耕彼南亩,四海俱有。”一个穷困疾苦的山乡青年,扛着白家耒耜,种着自家田地,向往的却不仅仅是自己一家的丰收,而是普天下的全面大丰收,所有人家的好生活。时时处处,“兼爱百姓,务利天下”,这是何等襟抱与情怀!

齐家。面对凶顽的家人和凶险的家庭环境,舜不嫌不弃,赤减执著,以大爱消融阴冷,以睿智化解阴毒,完美地将孝悌进行到底。

舜的父亲瞽叟对舜毫无父爱,舜对瞽叟却“顺适不失子道”(《史记·五帝本纪》),恭敬顺从,极尽做儿子的孝心。后母偏执,宠爱象而憎恶舜,“舜犹内治,靡有奸意”,总是更严格地白律,对后母没有一点怨恨。象把舜看作眼中钉,“日以杀舜为事”(《孟子·万章上》),舜对象却“能谐柔之”(《列女传》卷一),爱怜他,宽容他,温馨友善,与之和睦相处。苏海若著《皇宫五千年》,写到舜这段故事,径直以《家庭黑暗》标日,感叹道:“余观上下五千年历史上,未有若舜之父母,野蛮之甚也!”然“余虽为舜危,设不有此顽嚚之父母,恐其孝不能传于后世。一一舜之危即舜之幸也。”

舜于家庭所遇之大不幸,反倒成了他人生路上的大幸,让他得到了常人得不到的人生磨砺,收获了常人达不到的道德素养和高超的处世睿智。实至名归。舜原本只是尽心尽意做一个儿子和兄长应做的一切,当一个朴实本分的山野百姓,却受到人们的普遍爱戴和敬仰。渐渐地,他的名声事迹,冲破家庭黑暗的遮蔽,先是在历山丛岭成盛传,20岁时,就闻名天下了。

其时帝尧已经年老,正在考虑选拔接班人。尧问大臣们,谁可接替自己?因为此前从黄帝到尧,帝位都是由现任天子的嗣子或嗣孙继承,所以大臣放声接口就说:“您的嗣子丹朱就可以——睿智下练。”但尧早就发现自己的儿子丹朱“之不肖,不足以授天下”。于是当即拒绝。有人推荐大臣共工,尧深知此人虽能言善道,却品行不端,这样的人,当然更不能托之以天下。

到舜30岁那年,尧还没能选到接班人,有些急了。他对四岳(即四方诸侯的首领们)感叹道:我已经在位70年了,你们中问可否选一位来接替我。四岳都不敢担此大任,说:“否德忝帝位。”意即我等德行肤浅,会玷污帝位呢。尧已觉察到,此前之所以久久选不出接班人,是因为考察范围仅仅局限于社会上层;于是决定扩大视野,无论贫富贵贱,只要是贤德之人,都可以选为帝位继承人。按此公正的标准,舜自然就是最佳人选,四岳都向尧推举舜。尧对舜早已有所了解,如今又听了四岳的介绍,对舜很是欣赏,决定亲自对舜做具体而全面的考察。

首先,仍是进一步考察舜的齐家功夫。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嫁给了舜,“观其德于二女”(《史记·五帝本纪》),看看舜怎样对待自己的两个女儿,从而具体考察舜齐家的伦理素养和方式方法,是否像人们传颂的那样。

表面看,这是尧对舜的极大恩典,舜一下娶了两个公主,更可胃喜从天降。其实不尽然,这是尧对舜最严格也最挑剔的考验。

舜不惊不咋,“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以通常民问娶妇待之,让两个公主住在乡间的妫水湾里,和民家妇女一样生活,一样按民问礼俗行事。舜则“内行弥谨”,治家更加严谨,非但不一阔脸就变,反而更加孝敬父母,友爱弟妹。尧的两个女儿深受感染,也“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史记·五帝本纪》)

尧又赐给舜大量财富,有当时上层社会最时尚的衣物和最能显示高贵身份的琴,并为舜修建了仓库,赐给舜大量牛羊。既有天子女婿的身份,又有与之匹配的财富,舜处贵不惊,处富同

样不惊,条件优裕了,舜对家人的关爱更周到了。

舜顽劣的家人却不领情。此前,舜一无所有,他们只是觉得舜太碍眼,想谋其命。而今,舜既贵且富,又娶美妇,出于极坏之人嫉妒和强占的本能,他们既要谋舜的命,还要谋舜拥有的财和色,于是加紧了杀害舜的步伐。

舜的過人之处在于,他尽孝悌,不仅赤减,而且睿智,对家人的谋害,他既有清醒的认识,更有巧妙的防备。比如侍奉残忍成性的父亲,他就有一个万全之策:“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捶则待过,大杖则逃走。”父亲想使唤,总是在旁边;想杀他,就是找不到。用小棍子打,就受着;用大棒,就溜之大吉。一举两得,使父亲“不犯不父之罪”,自己也“不失蒸蒸之孝。”(《孔子家语·六本》)要不然,舜早就死于非命了,犯下杀人之罪的瞽叟三人,也难逃法网。舜就是靠赤诚和睿智,在黑暗的家庭生存了下来,同时也保全了3个一度人性丧尽的家人。

瞽叟仨人连出毒招,要尽快将舜杀掉。

瞽叟和后妻命舜修补家中的仓顶,舜刚登梯爬上仓顶,瞽叟立即搬走梯子,从下放火烧仓,想把舜活活烧死在仓库顶上。舜早有防备,上仓顶前,随身带了两顶斗笠,这时两手各张一顶,如同鸟儿展翅,乘着火焰的热气,轻轻落到地面,逃过一难。

象急不可耐,出计让父母命舜淘井,等舜深入井中,象与瞽叟急忙合力下土,将井填实。这一下,他们以为舜死定了,可以尽情占有舜的一切了。象首先抢功,说这次的主意是他出的,因此,从舜处抢得的人和财,应该由他来分配,牛羊归父母,仓廪归父母;舜的干戈归他,琴归他,弓箭归他,“二嫂使治朕柄”(《孟子·万章上》),让两个嫂嫂陪他睡觉。说罢,象就跑到舜的家中,抓起舜的琴弹起来。象正得意忘形,却见舜推门进来,象先是一惊,接着张口就是瞎话:“我正想你想得好苦呢。”舜心里明白,但不愿当面揭穿象,说:“是呵。你是对我不错。”原来,舜深知父母和弟弟杀己之心不死,下井之前,已想好了逃生之计,深入井中后,很快在井壁挖了一个斜洞,藏身其中,待瞽叟和象走后,又将斜洞向地面挖通爬出来,毫发无损地回到家里。

两招失利,瞽叟们杀舜之心愈益迫切,“又速舜饮酒,醉将杀之。”舜和尧的两个女儿结婚后,志同道合,恩爱日深。舜将瞽叟仨人的阴谋告诉妻子,娥皇和女英让舜先服用一种解酒药,再凹老家去饮酒。结果,无论瞽叟等再拼命灌舜,纠缠一整天,舜就是不醉,仨人咋也无法下手。

得道多助。后母生的女儿縏早就看不惯父母和象对舜的嫉恨和迫害,渐渐公开和两个嫂嫂一起帮助舜。尧更赞赏舜齐家的德行,遂继之以其它方面的考察,样样都特满意,3年后,尧便退居二线,让舜权行天子之事。此时的舜,地位愈高,孝悌之心愈坚,对父母愈加恭敬,对弟妹愈加友爱。象渐渐被感化,对舜也友好了。唯独瞽叟和后妻照旧不喜欢舜,直到舜50岁的时候,还是如此。舜实在感到委屈了,一次独自走到

田野间,不禁“号泣于曼天”(《孟子·万章上》)。一个年已半百的老人,又身居摄天子高位,因了父母的不理解,居然对着苍天,哭得像个孩子。但舜并不埋怨父母,痛哭过后,孝行弥谨。舜将这种赤子之心保持终生,61岁时代尧践天子之位后,向瞽叟请安,仍“夔夔唯谨,如子道。”(《史记·五帝本纪》)敬畏拘谨,完全是一般的儿子拜见父亲的样子。舜的父母最后终于被感动了。“五十而慕”,遂成为齐家的经典,广为传颂。

治国平天下

齐家,舜已臻极致,治国又如何呢?尧对舜开始进一步考察。那时,历山一带农人常常相互争田界,黄河边渔人常常相互争抢好渔位,东夷族人制作陶器不讲质量,以次充优糊弄人。尧命舜“救败”,赶去纠正。舜先到历山,亲自耕作,温良友善,处处谦让,“期年,畎亩正”,一年功夫,历山一带争吵多年的田界问题,就在相互礼让中得到公正解决。接着,舜到黄河边上亲自打渔,每当发现了有利的位置,总是热情地让给年老体弱者,“期年,而让长”,又是一年功夫,黄河边的渔人都争着礼让长者了。最后,舜来到东夷族中,和大家一起制作陶器,精减敬业,质量至上,并把自己多年积累的陶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人,“期年,而器牢”,再一年功夫,东夷的陶器就结实耐用了。通常处理此类问题,主要靠行政手段,不行,还要继之以司法干预,杀鸡宰猴,在所难免。舜唯靠自身示范,勤苫实干,减信礼让,氤氲化育而世风自正,没处罚一人,问题却圆满解决,且对世道人心影响深远。

舜的德化施政,不但很好地解决了现实难题,也再次展示了自身的人格魅力,人们争相学习他,追随他,愿意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和生活,“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史记·五帝本纪》),舜居住的地方,一年便成了村落,两年便成了城镇,三年便成了都市。“至邓之墟而十有万家”(《庄子·徐无鬼》),舜在一个叫邓的小集市住了一段,那里很快就发展成10多万户的大都市。这些先前还荒凉落后的地方,因了舜的“德化”,人口增长,经济繁荣,世风温馨,成了人们心中的乐土。

孔子把舜这种建基于自身强大人格魅力之上的“德化”施政,概括为“正生以正众生”,叹美道:“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庄子·德充符》)

舜深感政在人为,贤才在位则美政昌,邪佞窃位则恶政炽。高阳氏和高辛氏各有才子八人,对社会多有贡献,时人颂之为“八恺”“八元”,尧没任用他们。舜一上任,立即任命“八恺”负责全国水土工作,八位贤才大展身手,各项工作井井有条。任命“八元”负责伦理教育,全国“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社会和谐,天下归心。有四家恶势力,长期危害社会,尧没能给以有力打击。舜一上任,就公开严惩了这四大恶族,“四罪而天下咸服”,人们争相转告:世上从此没有凶人了。

孟子说:“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善于为天下和困家发现人才,任用人才,就是仁德的君主。舜就是这样的仁德之君。孔子对舜更是赞美有加:“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孟子·滕文公上》)舜可谓真正的君王!崇高伟大而有天下,却不搞独裁,而与天下精英共治之。又说:“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论语·泰伯》)舜任用禹、稷、契、皋陶、伯夷五位贤臣,治理好了天下。《尚书》和《史记》则说得更具体,舜在广泛征求四方諸侯首领意见的基础上,主要用了22位当时天下第一流贤德之才,根据其各白擅长,安排在9

个重要领导岗位上,“居官相事”,并对其工作每3年考察一次,考察3次决定升迁和贬斥。结果“此22人咸成厥功”,朝野上下一齐努力,“远近众功咸兴。”

修己安民,是尧和舜共同奉行的治围大纲,但舜比尧贯彻得更为彻底。据《庄子·天道》,在尧试用舜期问,舜曾问尧治国的着重点,尧答以关照弱势群体,尊重无助者,扶持贫闲者,悲悯死者,关爱少儿,同情妇女。舜当即直言:“美则美矣,而未大也。”抓的都好,但过于琐碎。应该像天育万物,“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经,云行而雨施矣。”按照规律施政,一切顺其自然,百姓享受德政,如云行雨施一样温馨润泽,社会上也就没有弱势群体了。尧听后赞:“子,天之合也;我,人之合也。”认为舜的思路合于天道,自己不如舜,没抓住根本。舜主政后,爱民,安民,不折腾,不扰民,施政务顺民心民性,决不为追求政绩而穷尽民财民力。孔子弟子颜渊在向鲁哀公推介舜深得民心的历史经验时,感慨不已:“舜不穷其民”“是以舜无失民”。因为“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荀子·哀公》)

舜有着极高的文学艺术天赋和造诣,施政中也特别注意发挥文学艺术的魅力。

《韩诗外传》记述了舜和周公所代表的两种不同施政风格,说:“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而天下治。周公酒肴不离于前,钟石不解于悬,以辅成王,而宇内亦治。”《孔子家语》也记录了孔子对舜的诗意化艺术化政风的动情描叙:

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唯修此化,故其兴也勃焉。德如泉流至于今。

舜一边弹着五弦琴,一边和着琴声而作《南风》诗:像温馨的南风一样呵,解除百姓的忧愁;像及时的南风一样呵,让百姓更加富有。这是舜的心声呵!他推行这种德政,温馨地及时地化育世风。《史记·乐书》说:

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

舜精通音乐舞蹈,所制作的乐舞《箫韶》(《韶》或《韶》舞),代表了远古至春秋两千多年问文艺作品的最高水准,对后世影响深远。《尚书·皋陶谟》记述“《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这乐舞上演的时候,凤凰也跟着成对飞舞。孔子多次颂美《箫韶》,称其“温润以和,似南风之至”,能以“仁义动君子”(《太平御览》卷八十一)。“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颜渊请教孔子怎样治理国家,孔子也讲到要效法舜作《韶》舞,充分发挥文学艺术的作用。

司马迁说:“天下明德皆白虞帝始。”确非虚语。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479631.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