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孝斌
到武宣工作,研究仙城历史,张梦骥可说是鼎鼎大名、屈指可数人物之一。然现存志书等现有史料中却只有寥寥几行的极少量记载,现人在记其生平时亦多有误处。笔者近日得读“岭南才子”、 “两粤宗师”郑小谷专为他所写之传文,又努力查阅他曾从政地方志书的相关记载,小有收获,据实而试写此文。
出自灵湖,书香门第
张梦骥,字子俊,号德亭,广西武宣县三里镇灵湖村人。民国三年《武宣县志》载: “张梦骥,字子俊,姿质颖异,少力学。登嘉庆丁丑进士,授贵州绥阳知县,升古州同知、护理贵东兵备道。历充戊寅各科乡试同考官,所履皆有政声。在绥久,惠政最多,士人设位祀之。年七十告归,日课子孙,足不登长吏之庭。及卒,乡人咸哀慕之。”
灵湖村张家之始祖为张瑞,明代曾官任广东廉州教授, “因从征大滕峡诸苗,寄籍广西武宣,遂家焉。”可谓之为书香门第。
张梦骥的祖父张瑚,为清代附贡生。其父张任忠,字进恩,号臣斋,为清代岁贡生,后任永淳县今(广西横县)训导,为官做人品行好,有政声。
张任忠共有儿子4个,张梦骥是最小的孩子,但却是兄弟4人中最有出息的。灵湖之水、书香之气使张梦骥自小身处宜境,耳濡而目染。郑小谷撰写的《归化通判德亭张君别传》 (以下简称《张君别传》)中称他“幼而歧嶷,最称孝友。”“生二十三年而饩于庠,又十有二年而举于乡,又十有七年而成进士。”
张梦骥勤学不懈,在23岁时中秀才。嘉庆六年(1801年)34岁时,考中举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他以举人身份被选参与编纂《武宣县志》,并作序。中举后继续发奋读书,历尽艰辛,16年内5次进京赴考。最终在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考取进士(第三甲第114名),如此算来,当时他的年龄已在50岁上下。由此可推论:张梦骥的出生时间大概应在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
贵州为官,多地任职
《清实录嘉庆朝实录》卷之三百三十载: “嘉庆二十二年五月……引见新科进士。一甲三名吴其浚、浚泰封、吴清鹏、业经授职外。赵柄……张梦骥、杨霖川、王元洪、吉秉奇、董宪、黎永赞,俱著交吏部签掣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由此可知,张梦骥曾被派往贵州做官。
据《张君别传》载:“先署兴义县事,题补绥阳县,运铅入京引见,以卓异兼理正安州事,再迁归化通判,引见以本官暂署普安县事,最后署古州同知。”
民国《兴义县志》第六章“兴义县知县”其中有载:“张梦骥,武宣人, (嘉庆)二十三年任,二十四年再任。”咸丰《兴义府志》卷四十七《职官表·兴义县知县》亦载: “张梦骥,武宣人,二十三年署。”“张梦骥,二十四年复任。”
道光四年(1824年),张梦骥转任绥阳县知县。道光六年(1826年).负责运送铅品前住京都,表现非常突出。道光七年(1827年),张梦骥任正安州知州(兼)。道光九年(1829年),他从绥阳县知县迁任贵州归化(厅)通判。其中也曾“暂署普安县事”。
最后,他官至古州同知。光绪五年《古州厅志》卷之八《秩官志·同知》有载:“张梦骥,广西武宣人。”在任古州同知其间,曾护理贵东兵备道(在上司贵东兵备道短暂因公外出期间,暂护其印,代办其事)。在70岁左右时,他告老还乡回到了武宣灵湖。
由此,他在贵州“历官将二十年”, “历官皆山岩僻邑,苗民难处”。但他“文雅高旷,吏事非所娴,而所至伸士气,理民冤,除吏弊,有古循吏传之风” (《张君别传》)。
善政兴学,青史留名
张梦骥在贵州为官将近20年,兴善政,解民冤,兴教育,化人心,民敬重。
嘉庆二十三年( 1818年),张梦骥到兴义县担任知县。他非常重视教育,初到兴义任知县,即主持扩建笔山书院。笔山书院(现为黔西南民族师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乾隆年间,由兴义地方绅耆士庶自发捐资兴办,但因资银不济,年久失修而荒废。嘉庆十八年(1813年),时任知县购城东门外吉安会馆旧址而重建书院,但规模尚小。张梦骥到任后非常重视,当即筹资购地扩建而大兴教育。
道光四年(1824年),张梦骥转任绥阳县知县。绥阳是他从政任职时间最长的地方,他在绥阳亦不忘兴办教育,在县学旁续建文昌宫,尔后又将废弃云台寺重建为乡学。 《绥阳志》载: “文昌宫,在县学右,上下共六间,大门一间……至道光四年知县张梦骥乃告成厥工。”“云台义学,城南二里云台寺,原名培文堂……道光六年知县张梦骥重建改为乡学。”
除了处理日常政务,张梦骥还很重视民众生计。绥阳当地民众当时只知养蚕取丝,却不会织丝、织布。于是,张梦骥用钱购买织(丝)布器具并捐献出来,还请来能工巧匠进行现场教学,经过几年的教化,当地民众受益良多。
道光六年(1826年).张梦骥负责运送铅品前住京都,他恪尽职守,在长途的行程中,运输的船只4次损坏,尽管天寒冰冻,他却一直坚守达半年之久, “橐行者百万,以此得卓异名”。虽然历尽艰辛,最终却因他的坚持而圆满完成了铅品的运输任务。
道光七年(1827年),张梦骥兼任正安州知州时,遵义府桐梓县某县令因用严刑而致人毙命,上级委派张梦骥来审理此案,桐梓县县令向他求情,他不为所动而说: “此民命所关,不比宦情可托也。” (这关系到人命,不可以因同僚之情而托请)最后据实而将其定罪入狱。
光绪年间,他获委任古州同知,某年古州发生大水灾,受灾民众达数万人,被毁田地数千亩。张梦骥竭力组织做好救灾赈民工作,共筹措发放赈灾粮食四千多担,以致心力交瘁、劳累致病。张梦骥在多地为官均留政声,但他“不干誉,不立威,不求援,凡事落落自遂而已。”民众对他很是拥戴。特别是在任时间最长的绥阳县,民众感谢他的恩德,在他离开绥阳到他地任职之时,民众拿着鸡和酒等沿道相送,前后三日,路途百里,皆是如此。人们都说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直至今世,绥阳人仍深记张梦骥当年之恩,并以诗作来纪念这位贤人,即为徐久长所作的《七律·绥邑百贤之张梦骥》,诗末还特别标注: “张梦骥,字子俊,三里灵湖村人(今广西来宾武宣县内).嘉庆丁丑(1817年)进士,道光四年(1824年)授贵州绥阳知县,历五年,升古州同知,护理贵东兵备道,历充戊寅各科乡试同考官,所履皆有循声,在绥久,惠政最多,士人设位祀之,年七十告归。及卒,乡人咸哀慕之。”
乞老归养,泽及仙城
当年在古州賑灾时,曾有一官员想从张梦骥那里得到好处,张梦骥没有理会他。此官员就向上司抚军说张梦骥的坏话: “张悴步履甚艰。”抚军后来见张梦骥而说:“张古州精神尚健,何得如某之所言也?”张梦骥不与那官员计较,却顺势而说:“此正吾意耳!”后以身体有病为由而请求归家休养。上司挽留他在省会养病及安排到近省任州牧,他都没有答应,在70岁左右回到了故乡武宣县灵湖村。
张梦骥一直关心着家乡的各项事业。他曾参与了编撰嘉庆十三年的《武宣县志》,他还出资为家乡修建了一座石桥,为过往的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
张梦骥非常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他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他是“江南才子”、“两粤宗师”郑献甫(郑小谷)外祖父的四弟。相传,郑小谷小时候常随母亲回外祖父家拜年,张梦骥很喜爱自幼聪颖过人的郑小谷,只要他回到灵湖,总要检查其学业是否长进,常与他对上几联,其乐融融,传为佳话。而张家后辈也是人才辈出,在灵湖张氏祖祠中,悬挂着“文魁” “选魁”两块牌匾,记载的正是其孙辈张耿辰、张炳辰兄弟俩在当年乡试的辉煌。
张梦骥颖悟绝人、学识渊博,作品颇多,但诸多存稿均于咸丰年间被兵焚,现留存于世的著名诗作武宣《八景合作》是其代表作之一:
双髻晴岚耸碧空,
三台叠翠映霞红。
龙翻古迹钟声雨,
鹤舞灵湖松籁风。
石壁遗书多鸟篆,
仙岩留迹半云封。
坐看神窟流泉异,
听彻音山迭奏终。
而此其中“灵湖松籁”是为“武宣八景”之一,亦是张梦骥家居之地,由此而引来了诸多文人墨客争相赏景思古,吟诗诵赋,郑小谷特为其写《归化通判德亭张君别传》流传至今,笔者据此而写此文,用以纪念这位仙城的历史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