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月生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力量。坚守信仰的力量,国家才能发展,民族才能复兴。
古代圣贤倡导民无信不立。《论语》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意思是,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给你一个国家,你只能选择三样东西来治理它,你如何选择?”孔子对子贡说:“足兵、足粮、足信。”学生又问,若取其二呢?孔子又答,足粮、足信。学生再问,若取其一呢?孔子再答,足信。那就是信仰,一个国家人民对国家的信仰!
孔子说,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心,失去信仰。近代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不断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它们妄图对中国实行弱肉强食。然而中国贫弱为何不亡?鲁迅先生说,就是因为“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信仰的力量使中国立于不败之地。
纵观《毛泽东和蒋介石一生交集际遇》,不同的信仰导致不同的人生。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要使中国仍旧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毛泽东在与蒋介石的交集中,表现出心底无私、坦荡浩然,虚怀若谷、大智若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而由于“道不同,不相为谋”最后导致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分道扬镳。最终,得道者得天下,毛泽东挥挥手,百万雄师过大江,完成了一统江山的大业:而失道者蒋介石拥有800万军队,却不堪一击,落败台湾孤岛,两人分别完成了各自信仰的选择。
因为有崇高的信仰,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留下了一首首千古绝唱。 《杜重远新疆遇害始末》,杜重远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在新疆从事抗日活动期间被反动军阀盛世才杀害,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绝唱天地交汇。《铁马冰河入梦来》一位质朴的“抗联”老兵回忆抗战岁月,回忆“抗联”司令杨靖宇是如何在险恶环境下带领“抗聯”战士与敌斗争,最终在无粮无援的冰天雪地中,孤身与大队日军鏖战5个昼夜,最后壮烈牺牲,杨靖宇的民族英雄精神气贯长虹。《陆更夫:中共早期的两广省委书记》,被国民党逮捕,他身陷囹圄,坚贞不屈,正义凛然,壮烈地用头颅换来乾坤赤。《桂林八百壮士》,抗击日军死守挂林城,上至将军,下至战士,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固守家园,悲壮惨烈!马尾海校人展开敌后水雷游击战,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体现了爱国图强、舍身救国的民族气节。
人生就是追求信仰的过程,坚守信仰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