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旅游美食 > 旅游纵览·行业

“旅游+文化”背景下旅游人才培养及教育对策研究

“旅游+文化”背景下旅游人才培养及教育对策研究

刘雅婧 杜辉

旅游和文化的结合成为旅游发展新动态。旅游类专业师资存在“教育”和“旅游”两层皮现象:执教能力和旅游职业能力不能兼备;中职院校教师严重短缺,学生没有就业市场;“研学旅游”“主题游”等新型旅游形式对旅游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河北旅游现状分析入手,以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措施为切入点,研究了培养兼具“旅游”和“教育”素质能力旅游人才的措施,解决了旅游和文化融合背景下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核心问题。

引言

近年来,旅游业正在快速地从观光游往深层次的文化游发展。“为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了文化和旅游部。文旅融合的初衷是文化振兴旅游,在旅途中触摸文化。文化性融入旅游无疑对导游员的文化素养和旅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河北省为例

河北旅游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发展全域旅游以提高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基础雄厚;但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现“旅游+文化”这一旅游发展目标。除了各县的职业中专外,河北省有近50家开设旅游专业的高校,实地调研和网络数据搜索得出结论,旅游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问题突出。

(一)旅游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旅游教育能力匮乏

从燕山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两所本科院校来看,他们注重教师的高水平、高学历、高科研能力及海外背景。虽然这些本科院校科研能力较强,但缺少教学名师,社会影响力并不明显。承担专业旅游人才培养重担的中、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或者转行而来,或是没有进行旅游实践。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虽然教学能力够用,但没有旅游知识储备和实践经历,很难实现执教能力和旅游职业能力的统一。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旅行社管理系有中文导游、英文导游、韩文导游和日文导游专业,共有教师33人,只有5名教师在研究生阶段学的是旅游类专业;其中师范类院校毕业教师只有5人。作为旅游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旅游专业教师不专,执教能力不强,这在旅游融入文化元素的大环境下,势必会大大滞后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步伐及程度。

(二)旅游专业特色界限模糊,课程内容引领不到位

旅游类专业大致包括旅游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管理、导游等几个方向。从目前河北省旅游院校的旅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领域来看,一个专业能够覆盖到所有就业领域。在4年或3年的学校学习时间内,人才培养能力的“全”和“专”矛盾,要想确保学生将来能够在旅游相关领域就业,就无法确保学生在一个领域术业专攻,势必导致专业特色不突出。

(三)文化理论课所占比重小,文化素质要求层次低

文化基础课所占比重小已经阻碍了文化渗透到旅游的步伐,这一点在职业院校表现较为明显。近年来,我们一直强调理论“够用”,强化实践能力,这也成为职业教育的鲜明特征。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的文化基础差,无论学习什么专业,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理论“够用”的做法无疑是在把他们从“厚积薄发”的前景里淘汰出局,只顾眼前教育,不顾个人发展的做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另一方面,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给游客带来精神满足才是最好的服务。一个没有“文化”的服务者,谈何把文化渗透到旅游中。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的导游专业是河北省示范专业,它的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辐射作用。该专业包括修养基础、特色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在内的公共课理论课,占比40%;专业基础课理论课占比74%;专业核心课实践课比例为100%;选修课理论课比例为45%。从课程设置来看,理论课比例偏低,课程除了教育部规定开设的课程,专业基础和核心课也基本围绕导游证考试设置,缺少能够提升文化素质的课程。

(四)中职教育师资匮乏,中、高职旅游教育人才断层

目前,河北中职旅游专业,尤其是各县的中职院校,师资问题较为集中。一方面,缺少有经验的旅游专业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县级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旅游产业单一性突出,学生实习实践市場和机会有限。同时,教师的社会服务没有平台,根本没有办法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2019年,河北保定安新职教中心旅游专业缺少专业教师,只能从二年级导游专业中挑选两名优秀学生进行集训,之后进入安新职教中心任教。她们在校执教期间得知,安新职教中心位置偏僻,远离景区景点,实境教学无法实施,更没有旅游企业助力,实践机会空白。多年来,学校一直没有引入旅游专业对口教师,教学实施无法有效落实。由此可见,在旅游专业的中高职衔接这个问题上,我们面临着太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文旅融合对导游员的素质要求

随着文旅融合旅游产品的推陈出新,导游服务活动变得更加具体和深入。“对导游员而言,文旅融合要求导游员对文化和旅游要素都能够有更真实地呈现,讲出真正的文化。”传统导游服务不得不与更多的领域进行链接,甚至出现跨界服务现象。特色游越来越被强化,导游员面临着更多的责任和挑战。

(一)导游员必须兼具优质导游服务技能和深厚的文化储备

导游员既要完成景点讲解,又要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实现文化传递,满足客人的个性需求。当文化贯穿于旅游全过程中,导游员传递给游客的可能是一种纯粹的生活,同时能够通过旅游来弘扬民族文化。

(二)导游员必须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极度丰富和深度的新旅游的出现,“研学游”“探险游”“自驾游”“体育游”“留学考查游”“美食主题游”“户外探险游”等旅游产品处处彰显着文化和特色元素。多元化发展,要求导游员具备讲授能力、管理能力、鉴别能力、拍摄能力等,多种能力集于一身是对文旅融合背景下导游员的基本要求。

三、旅游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及教育对策——以导游专业人才培养为例

文旅融合使旅游业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文化的渗透,成为旅游发展的新状态。作为旅游服务的使者,新旅游形态下的旅游教育人才培养需要我们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实施等多角度、多层面的重新洗牌。

(一)拓展多种渠道,提升师资实力

河北旅游學院导游专业在师资培养方面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近年来,我们坚持“引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在教师引进方面,加强专业把关,引进的教师大多数是旅游相关专业或者有过教学和旅游从业经历的硕士研究生;新入职教师走上教学岗位之前先进入旅游企业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挂职实践;青年教师阶段性进入企业实践,作为地陪导游员或者领队进行实践,增加一线实践经验;同时从理论高度指导学生在企业实习,对旅游企业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实现校企双赢。此外,把有教学和实践经验,但缺乏理论高度的教师送出去进行学历提升也是我们进行师资培养的一个途径。近3年来,导游专业已经有两位教师出去攻读博士学位,提升科研和教学能力。

另外,旅游企业人员进课堂、景区景点进行现场教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拟定,进行导游服务能力考核;企业员工从大学一年级中认领学生徒弟,连续3年利用周末和假期实施教学,效果立竿见影。此外,教师经营旅游企业是提升自身执教能力最直接的途径。河北旅游学院旅行社管理系有自己的旅行社,还有一位教师自己经营旅行社。教师一边经营企业一边培养学生,有理论基础和实践机会及经验,教和学实现了完美对接。

(二)突出专业特色,优化培养模式

面对旅游相关专业之间的边界不清、特色不突出现状,我们必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特色。在诸多的旅游类专业中,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状态。旅游管理专业覆盖到了旅游全领域,课程量大,面面俱到,处处蜻蜓点水;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除了开设旅行社岗位相关的课程外,还要求学生考取导游资格证,弱化了专业地位,导致喧宾夺主;导游专业除了开设导游类的课程外,还开设了旅行社类相关课程和管理类、营销类课程,就业岗位也是从地陪导游、全陪导游、出境领队,到旅行社计调、营销、策划等,这样的做法使专业特色不突出,从做精专业的长远角度来看,这是短视之举。

面对以上问题,以导游专业为例,笔者认为导游专业必须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游客的真正需求。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今天,导游员的培养必须“去粗取精”“精益求精”。笔者认为,导游专业可以尊重学生选择,进行限定区域深度导游培养。比如打造“京津冀地陪导游”“草原地陪导游”“一线城市地陪导游”“全陪导游”和“出境领队”。根据选定区域设置相应就业领域文化背景下的课程,放弃导游员是“杂家”的理念,树立导游员是“金牌杂家”的观念,培养有“文化”的导游员。

(三)渗透文化元素,深化旅游教育

对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员渗透文化元素首先是让学生有走近文化的意识。让学生意识到今天的观光导游服务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自己必须变得更“有文化”,自己的服务必须更有针对性。除了学校要努力打造校园文化外,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里还要增加思政课的比重,要根据国家发展形势,以课堂教学、讲座、实地考察、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进行文化汲取和积累;我们要创建并开放导游专业图书馆,要让未来的导游员在文化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成长;课程教学的设计者要在教学内容设计中体现有文化的特色服务理念。比如教师在讲授欢迎词时,在讲完普适性强的一篇欢迎词后,应由不同性质的团队总结出各种风格的欢迎词特点,并要求学生独立创作欢迎词。也许今天的他们的确做不到尽善尽美,但是你的提示至少会让他们有这种高水平的服务意识,随着实践能力的提升,他们也许哪一天就会向更加优秀导游员迈出关键的一步。此外,模拟导游课程实施过程中,除了模拟导游服务以外,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进行导游词独立创作,并强调文化元素,这样的学习才能从个人发展角度打牢基础,积蓄后劲,把旅游和教育素质完美融合。

(四)着眼多元育人,增强服务能力

旅游服务涉及很多领域,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高,进行多元人才培养势在必行。在多种育人途径中,我们要推进“1+X”证书制度,让旅游专业的学生考取更多的职业证书,通过考取证书促进学生的复合能力提升和文化积累。导游专业的学生应考取导游资格证,毕竟今天的旅游活动已经要求导游员具备导游讲解服务能力的同时,还具备传播文化的能力,“研学游”就是最好的实例。另外,导游员具备教学能力,除了文旅融合背景下进行导游服务外,还能够在区域旅游校企融合、弥补中专旅游类师资短缺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文旅融合把旅游业从观光游推进到深度游,要求旅游教育者和从业者既有导的能力还有教的能力。有文化、有教育能力的导游员将会给旅游活动增添光芒,使旅游教育变得更有温度、更有味道。

(作者单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481402.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