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旅游美食 > 旅游纵览·行业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初探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初探

杨冉冉

“一带一路”战略方针政策的提出为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沿线地区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发展当地的旅游业,但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旅游资源分布散,整合难度大;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缺乏创新载体;开发过度,使文化遗产面临被破坏的危险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保障我国“一带一路”沿线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与保护,实现“一带一路”战略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一带一路”的内涵

“一带一路”简言之就是“一个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个海上丝绸之路”,这两者在现代意义上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也可以说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中国西安为起点,穿越西亚到达欧洲荷兰,东面是活跃的亚太经济区,西面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区。而海上丝绸之路则串联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港口城市,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沿海向西最后通向欧洲的鹿特丹,使其不仅能够进行海上互通及港口城市之间的合作与贸易往来,也能辐射到周边国家和地区。总体来说,它是一个世界性质的共赢与文化经济的大复兴,为相关国家提供了更好的文化经济交流融合平台。

自从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后,遂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15年,国家发改委、商业部、外交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该文件明确了旅游业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点工作,鼓励扩大旅游规模,加大旅游合作,大力推进我国旅游业的顺利发展。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建设“一带一路”宏观策略的提出为相关地方发展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各地纷纷相应,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对目前以及未来的旅游发展做出规划,着手对旅游资源进行投资开发,但一味追求旅游经济建设难免会出现旅游资源开发过度,珍贵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等问题。

(一)旅游资源分布分散,开发整合难度大

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有着悠久醇厚的历史文化,潜在旅游资源丰富。例如位于我国西北部的宁夏、新疆、内蒙古、青海等省份以及西南部的西藏、云南等地具有较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位于沿海地区的城市具有较为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位于内陆地区也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但是我国幅员辽阔,景区景点横跨范围大,政府对旅游的管理规划相对滞后,缺乏产业创新,对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挖掘不深,不易对其进行整体开发。再加上有的地区景点与景点之间缺少合作,甚至出现恶性竞争,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旅游文化产业链条。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

我国丝绸之路涵盖地区广泛,贫富差距明显,有些地区基础设施远远跟不上,旅游目的地可进入性差,特别是交通不便,住宿条件不达标等现象多见。以西北地区为例,乌鲁木齐、敦煌和西安等旅游城市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这些城市之间的距离较远,交通时间长,容易出现“旅长游短”现象,使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大打折扣。

(三)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缺乏文化载体创新

对于承载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丝绸之路来说,已经在游客甚至是每个中国人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但是循着丝绸之路游览,却很难再现当时的文化内涵,旅游资源开发还未找到合适的载体去传承去展现当时传统的文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缺乏“创新”元素。例如我国首都北京在对文化的诠释上就值得借鉴,利用教育、新科技手段等现代文明为历史赋予新的内涵,更能引起游客的共鸣与精神享受。

(四)开发过度,文化遗产面临被破坏的危险

某些地方为了快速的加入到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浪潮中获得诱人的经济、社会效益,加速对丝绸之路相关文化的挖掘与开发,甚至打破客观事物原有的发展规律,对旅游资源进行过度开发,这样对遗传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当时的丝绸文明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甚至消失。

三、一带一路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虽然我国“一带一路”沿途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许多地区蕴藏的丰富旅游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特别是对于那些较为脆弱的生态旅游环境系统及自然景观等开发起来难度更大。所以在一带一路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将开发与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使发展旅游业与环保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减少或杜绝破坏旅游资源的情况发生,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多渠道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的前期开发规划和保护工作,实现一带一路沿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个性化原则

旅游业作为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的现代服务产业,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应注重与本地民族文化的有效相合,突出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旅游文化的研究与开发,让中华民族文化在为旅游业发展作贡献的同时,能够通过游客这个载体使优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在尊重各国民族文化特色基础上,通过旅游吸纳各国优秀的文化文明。

(三)坚持协同发展原则

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关联性较强的服务业来说,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要本着协同发展的原则,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联络,形成制度协同、分工协同、竞争协同以及聚集协同等旅游产业协同效应,促进旅游资源网络平台的创建,开发具有特色的区域性规模化的旅游产品。

(四)坚持对外开放原则

旅游业是一个开放型、外向型产业,是对外开放的“窗口”。要通过产业发展旅游业,提高中国知名度,发挥旅游业对外交流的特殊功能,全面促进与国际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同时,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应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提高旅游产业素质,加快旅游业的国际化进程。

(五)发展创新原则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旅游资源开发要秉承发展创新原则,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基础上,借助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先进的智能化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带动传统旅游业升级转型,将信息化技术、大数据、大智慧旅游作为“一带一路”旅游先行的重要创新手段。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便利服务

旅游业作为“一带一路”的先头兵,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跟上,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道路交通、电网能源、物流商贾以及食宿等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缩短旅途时间,打造网络化、立体化的交通枢纽体系,建立物流商贾聚集地,提升对外界沟通交流的能力,为旅游者出游提供便利服务。

(二)遵循资源客观发展规律,开发与保护并重

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必须遵循资源本身的客观发展规律,稳步实施,切忌急于求成,为追求短期利益而对旅游资源进行过度开发。科学把握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特别是对以文物为主要旅游资源的景区景点,更应该严格按照我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有关规定,加强对景区内文物保护体制的建立,提升保护级别,不允许把国家所有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抵押、转让,不允许私人企业擅自经营,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旅游开发活动的审批制度,做好旅游资源开发前的规划工作,确保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安全免受破坏。

(三)挖掘文化内涵,创意规划开发

无论是海上丝绸之路还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都具有悠久醇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开展旅游使得各地文化得以交流融合,“一带一路”沿线景区景点应该结合本地的民族文化特色及历史渊源,开发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创意产品类型,使历史文化与创意开发完美结合,发展具有差异化的旅游产品。

(四)资源共享,打造旅游精品

“一带一路”所涉及的沿线地区之间旅游资源各具特色,有的地区与地区之间旅游资源相互补充,有的则为同类旅游资源,如果能将这些资源进行宏观调控,资源共享,加强不同地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延伸旅游产品链条,打造大规模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丝绸之路旅游带”,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将能有力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旅游及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五)拓宽筹资渠道,保障开发顺利进行

“一带一路”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开发难度大,周期长,资金回笼较慢等特点,如果仅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资来维持旅游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各沿岸地区应该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同时,拓宽融资、投资渠道,为各方企业家提供一个有利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国外资本或民间资本的加入,引进商业资金或社会资金的加入,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搭建更为广阔、便利的旅游投资平台,保障旅游资源得以持续有效的开发。

(六)注重营销,定位准确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应该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特色,找出亮点进行准确的主题形象定位,突显丝绸之路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和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同时也要加大对推出的旅游产品的推广和宣传,创新营销思路,进行有区别营销,通过开展旅游市场营销来支持市场资源的有效整合,积极联合、吸纳专业化的旅游组织或旅游相关企业,使旅游资源的整合更加系统化、专业化,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铺平道路。

五、结语

本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总结目前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在旅游资源开发时我们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措施建议。我们期待,未来的旅游业在“一带一路”战略方针中一路先导先行,做好国家战略落地的先锋队,实现我国旅游大国的强国梦。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旅游管理系)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496088.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