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卡雷 陈超
滨海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分支,在国际旅游市场上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三亚作为知名的国际热带滨海旅游目的地,其滨海旅游产品研究具有典型意义,本文针对三亚滨海旅游产品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揭示,并进一步提出发展建议和保障措施,以期对三亚滨海旅游产品发展提供借鉴。
滨海旅游(coastal tourism)作为旅游业的重要分支,在国际旅游市场上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滨海旅游是指在包括近岸、海岸、海滩、水下岸坡和近海范围发生的全面的旅游活动, 包括岸上住宿、餐饮、海滨度假、海上观光、海上运动等等。滨海旅游产品包括邮轮游艇、潜水、滨海酒店度假、帆船、滑水、冲浪、摩托艇等。
一、三亚滨海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三亚市作为国际热带滨海旅游目的地,滨海旅游发展迅猛。2015年三亚接待过夜游客149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02.3亿元,同比增长10.6%和12.1%。三亚滨海旅游产品已经逐渐从起步走向成熟,出现了滨海旅游传统业态和新业态齐头并进的新局面。
(一)塑造一批高品质的滨海度假产品
亚龙湾、海棠湾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度假区品牌;挖掘滨海休闲运动项目发展潜力,开展了国际帆船赛、马拉松等国际赛事产品;推动海上休闲观光旅游,开发了游艇、帆船、潜水和冲浪等海上娱乐产品。已经初步形成了颇具吸引力的滨海度假产品体系。
(二)以潜水为代表的海上运动成为特色亮点
三亚凭借优越的海洋资源,形成了多样化的海上运动项目,主要包括潜水、摩托艇、帆船、香蕉船以及水上降落伞等,其中潜水项目最具规模。三亚目前已成为全世界年接待潜水游客最多的城市之一,年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潜水旅游点已扩展到亚龙湾、鹿回头、大小东海、西岛和蜈支洲岛。
(三)以邮轮游艇为代表的新业态发展迅速
三亚积极参与开展国际邮轮服务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自2007年正式通航以来,嘉年华、皇家加勒比以及丽星等世界知名邮轮公司开通了数条经停三亚的航线,截至2015年3月18日,港口共接待国际邮轮460艘次,进出港旅客78.4万人次,旅客进出港人次仅次于上海吴淞口邮轮港。
三亚通过加快建设游艇码头,培育游艇租赁市场,引进各类豪华游艇,打造我国一流的“游艇度假基地”。截至2015年,三亚游艇数量从2006年的8艘增长至2015年5月的400多艘,并建成的游艇码头泊位达768个。
二、三亚滨海旅游产品开发的存在问题
三亚滨海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国际上著名的滨海旅游目的地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一)对滨海旅游资源的潜力挖掘不够。特色项目开发深度不够,,体验类项目需要继续深化。
(二)缺乏产品品牌和创新意识。部分滨海旅游产品经营者缺乏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三)缺乏当地文化特色。三亚滨海旅游产品多是借鉴和引进国外的产品,缺乏海南和三亚自身文化特色,导致对国际游客缺乏吸引力。
(四)缺乏世界级的基础设施。陆上市政、航空、海上交通等配套设施整体水平相对滞后。
(五)缺乏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专业性强的专业人员,产业链较短,关联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六)节庆赛事处于起步阶段,数量、规模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缺乏参与度和关注度。
(七)环境保护压力大。大量滨海旅游活动的开展,已经对三亚滨海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需要保护好红树林、珊瑚礁等脆弱生态系统。
三、三亚滨海旅游产品的发展建议
(一)做好总体定位
做好总体定位是指确定三亚滨海旅游的发展目标。结合三亚丰富的阳光、海水、沙滩等自然资源、创新优势和发展机遇,可以将三亚总体定位成国际一流的滨海旅游目的地、中国滨海旅游的创新试验区。
(二)做好产品定位
做好产品定位是指充分发挥三亚6S(阳光、海水、沙滩、微笑、服务、性感)旅游资源的核心价值和当地文化特征,形成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主体,以专项旅游为补充的产品组合。一是优化提升滨海观光、海岛观光、酒店度假、海滨度假、海岛度假、海上运动、会议会展、蜜月婚庆等基础产品。二是重点培养海底观光、低空旅游、邮轮旅游、游艇旅游、游船旅游、节庆赛事、购物旅游等主力产品。三是储备开发海洋文化观光、海洋生态旅游、海洋极限运动等潜力产品。
(三)抓好三亚滨海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通过发展一批滨海旅游重点项目推动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包括:凤凰岛邮轮母港建设项目、水上飞机中心、西沙群岛旅游区、亚洲潜水基地、国际帆船赛基地、游艇码头项目、海洋特色旅游城市改造项目等。这些重点项目涵盖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专项旅游以及城市基础设施保障等。
四、三亚滨海旅游产品的保障支持
(一)政策支持
结合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机遇,争取在三亚先行出台实验相关有利于滨海旅游发展的政策,重点制定:海洋旅游出入境政策、航空开发政策、投融资政策、服务业发展政策。
(二)环境保护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重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规划重点包括海岸线环境保护、海洋生物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
(三)人才保障
提供旅游高级管理人才、专业人才保障。包括建立三亚滨海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引进国际滨海旅游培训机构、构建滨海旅游人才梯度培训体系、制定人才扶持和引进政策等。
(作者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