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梅
本文以四川简阳市石桥古镇为例,在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古镇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现状进行评述,并从公共空间的整治这个角度,在其人文价值得以保护的基础上,以古镇物质、功能、文化的复兴为目的,探讨其旅游开发的可行性,以期对中国传统古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有所回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承着历史文化、沿袭着民间习俗的古村落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旅游开发的视野,如四川的洛带,黄龙溪,平乐等,然而古镇旅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即全球化、现代化与消费化带来的古镇雷同化。本文试图通过对石桥古镇旅游开发可行性的分析,探讨古镇的旅游开发如何与其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以实现其物质、功能与文化的复兴。
一、石桥古镇现状分析
(一)物质环境老化:石桥镇作为四川有名的“移民古镇”,曾留下众多风格特异的会馆。但旧式会馆在破四旧时损毁严重,而现有的传统民居也多为危房。
(二)城镇功能衰退:石桥镇曾是川中有名的金融中心、水陆码头,基础设施良好。但无论是旅社、还是公共活动区域都尚不具备旅游接待的条件。
(三)民俗活动活跃:石桥镇历来民俗活动繁盛,如川剧折子戏、艄公逗幺妹、龙灯、舞狮、城隍娘娘出驾等,以及被作为古镇旅游名片的“九莲灯”。
二、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石桥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如下表所示:
限于篇幅,本文仅举最有特色的“九莲灯”民俗活动为例。“九莲灯”自2012年复出以来,就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甚至作为简阳市代表性旅游资源被央视“北纬30°寻找远方的家”进行了专题录拍。但“九莲灯”表演如果要作为一种民俗旅游资源来开发的话,最大的挑战是文化展示平台的问题。当然,在镇文化站、四川康辉国际旅游公司以及九莲灯文化传媒公司等的介入下,这个问题已经在着手解决,如对位于陕西街的关帝庙进行整修,打造“九连灯”传奇,甚至由康辉旅游公司带团过来参观等。然而,古镇民俗资源的旅游开发并不是单纯的“表演”和“观看”问题,那些关于古镇的历史记忆、人文情怀甚至居民的日常生活等,其内涵的重新诠释都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这个被誉为“天府一绝”的“九莲灯”仪式在解放之前作为镇上居民(多为屠户)的一种赎罪方式,多在3月清明期间举行,并且其人员的选拔、交接、生活戒律,以及行业神的祭祀都有专门的讲究。据简阳市文体局陈水章老师介绍:中国素有“杀生有罪”的观念,干屠宰这行的人都有“沉重的心理包袱”,所以后来渐渐形成了燃灯谢罪的习俗。在肉皮上挂灯燃灯,虽然残酷,但是屠户们都愿意参加,“他们认为只有经过了这番皮肉之苦,才能得到神灵的宽恕和老百姓的敬重”。从目前收集到关于九莲灯起源的几个传说中,我们可以想见该习俗虽然是以“痛感”来满足人们杀生谢罪的心理,但是旧时人们对生命的礼遇与敬畏也是我们现在提倡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态度。故如果把“九莲灯”活动作为旅游资源来展演的话,它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仍然具有道德文化重塑的重要意义。因此,石桥古镇这样一种看似残忍实则温情脉脉的人文情境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古镇的一大优势。
但是,由“九莲灯”民俗活动而兴起的石桥古镇旅游开发热以及古镇文化保护热也引来不少人的质疑,在地方论坛上就有不少网友表示:“看不懂是啥子”,“这个有点凶”,等等。而且问题不止在于“九莲灯”作为一种民俗旅游资源能否被广大游客所接受和理解,还在于这样一种民俗展演其文化空间的打造上。
三、从公共空间的整治到古镇的复兴
城市复兴是指以全面的观点为导向来解决城市问题,以使一个地区在经济和物质环境、社会和自然环境上得以持续改善。古镇复兴是指在特定尺度下的城市复兴。对于古镇而言,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是复兴的基础工作,其中包括了有形的物质环境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九莲灯”作为资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6年以来,已经引起了诸多关注,文化各界也在积极探索其未来的开发之路,像给“九莲灯”注入川剧元素打造“九莲灯传奇”,像成立专门的九莲灯文化传媒公司对其旅游吸引力进行宣传,等等。但古镇有形物质环境的保护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如无源之水。故而,公共空间的整治是石桥古镇复兴的关键。
(一)公共空间整治的内涵
1、整体性:即古镇要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复兴。以实现物质、社会与精神文化的共同繁荣。
2、综合性:即古镇复兴实践主体的多元性,如物质环境的保护与修缮;民间信仰习俗的传承;经济、社会以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撑。
3、长期性:即古镇的规划整改历时长久,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按照街区特点以及古镇的整体视觉效果,从局部开始渐进式地进行改造。
(二)公共空间整治的原则和措施
1、物质上:首先是维护物质遗产的原真性,对历史遗产的公共建筑和空间采取严格的保护态度,维持和修复古镇的传统风貌,保存遗存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意义。其次是继承人性化的空间特色,在公共空间整治中保留传统空间人性化的尺度和空间形式,营造异质与多元的空间场所,以容纳多种文化行为。如针对传统民居、会馆、寺庙等进行的维修,需要恢复建筑原有的构造和形式,其内部的布局和功能可适当进行调整,增加必要的设施,以满足公共服务和旅游接待的需要。
2、功能上:即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与社区的建设相结合,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旅游接待设施,为开展社区体验旅游创造条件。如可以在过去废弃的工厂遗址上兴建一批公共建筑,这些建筑要延续古镇的建造工艺,遵循当地的建筑风格,并适当利用新的建筑技术手段,适应新的功能需求。
3、文化上:公共空间的整治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相结合,一方面,以特色文化保护指导公共空间的保护和改造,使物质空间保护的内涵得以深化;另一方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生存环境,把抽象的文化保护落实到具体的文化空间之中。如通过建筑造景(亭台楼阁不能恢复的可重新建造),场镇的绿化,沱江沿岸水系的治理,再现古镇的历史生活场景,提升空间的文化意味和美学内涵。
无论如何,“九莲灯”表演已经深入人心,并且作为旅游王牌被石桥古镇打了出去。至于古镇兴起的整改热潮,也不知能否有所成效。但毋庸置疑,公共空间的整治确实是“九莲灯”复兴的第一步,同时也是石桥古镇复兴的第一步。如果古镇中各种类型的公共空间要素,如建筑实体:寺庙,会馆、民居等,功能空间:集市、车站、码头、街巷、饭馆、茶坊、戏院等,标志性要素:牌坊、洞、亭、阁、井、路标等能够相互渗透,有机结合,那么,它所承载的社区活动、民间集会不仅能增进居民间的和谐互动,同时必要的设施增加、条件改善也将满足公共服务甚至旅游接待的需要。
(作者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