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迅速发展,成长为许多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向中高速增长换挡,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渐成主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成为诉求,以及不断创新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在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转型的客观需要。本文阐述了民族地区的实际状况和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分析了新常态下导向下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而分析了在经济新常态下民族地区旅游业实现转型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表1显示了少数民族比重较高地区的人口规模,广西、云南、贵州和新疆的少数民族人口规模超过了一千万,民族自治地区中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重除内蒙古低于50%外,其余皆占很大比重,西藏自治区甚至高达91.83%。其他地区中与汉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格局的少数民族为数众多,所以民族地区的发展一直是热议问题。加之各少数民族有丰厚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民俗资源,民族地区旅游采用何种发展战略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过去的封闭性使得资源得以保持完整,而且大多数边远民族地区又多处于相对不发达状态,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态。开发旅游能给民族地区提供极大的发展机会,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就业问题,改变当地传统的经济活动模式,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使得民族地区能够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脱贫致富。同时民族地区发展旅游有利于提高各民族积极性、凝聚力和向心力,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形成民族特色,将其展示给旅游者,有利于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意识、民族优越感、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所以由此来看民族地区发展旅游至关重要。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了“新常态”,对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作为一种最具活力的经济形式,旅游业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元经济等方面潜力巨大,在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方面也有突出贡献。因此在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方向。所以本文对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主要问题,以及经济新常态下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一、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旧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虽然经济总量取得了持续增长,但这种高增长是不平衡的,是以GDP为中心、以投资为主导、对技术进步重视不足的粗放式增长,本身对经济的稳定造成了伤害,所以经济旧常态自身就有着向新常态过渡的内在要求。
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在这一阶段经济的最大特点是速度“下台阶”、效益“上台阶”,其中有很多特征及转变涉及到旅游发展方向的调整及转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增速向中高速增长换挡
中国经济“旧常态”下具有的鲜明特征是经济增长率的持续性上升,增长速度的新常态即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这被普遍认为是经济新常态最基本的特征,一个经济体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后,经济增速换挡回落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另一方面,经济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对资源、能源环境必然带来很大压力,这种高速度是不可持续的,那么旅游的发展中也应从追求规模回落到注重集约和效益,这就要求必须在转型升级与合理增速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把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二)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消费拉开档次,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1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62394亿元,比2013 年名义增长12.0%(如图1所示),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进一步凸显,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同时信息消费的增长也是个性化消费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我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5131亿元扩张到2014年的278982亿元的规模,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并且网络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所以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需求,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旅游发展要满足当下个性化的需求,要逐步适应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旅游市场竞争。
(三)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式发生转变,增长的主要力量将转向依靠转型升级、生产率提升的创新驱动。过去低廉的生产要素价格是驱动中国快速运转的重要动力,时至今日大多要素价格在发生着质的变化,依靠要素成本优势驱动、投资驱动、大量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创新驱动成为中国经济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从粗放型经济增长到集约型经济增长势在必行。我国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对于旅游发展更是如此,过往的经济发展中一些地区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无节制消耗资源、破坏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导致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经济新常态下旅游的发展应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正确处理旅游发展、经济增长和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减少污染和环境消耗,优化资源配置,逐步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创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这是经济新常态的又一大特征。其中互联互通指各地之间通过公路网、铁路网连接而派生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这在客观上要求每个行业及企业都需要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行深入思考,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大潮中主动作为,努力抢占发展新常态中的战略制高点。互联网+的大力推广,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创意产业的发展,这些都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同时也提出了很大挑战,旅游的发展也要着重考虑互联网和传统旅游业态的结合,积极创新旅游发展新业态。
总之,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在发生全面的变化,服务业比重上升,消费的贡献率上升;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开始转向创新驱动;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日渐明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主流;出现了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创新。经济新常态这种大环境、大政策为旅游业持续、强劲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基础和环境。但是这些利好因素是一个逐步释放的过程,不会立竿见影。
二、当前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3.7%,且大部分分布在偏远的西部和中西部地区,区内地理条件复杂多样,自然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还有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品位较高,形成了庞大的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体系,这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依托,所以开发和合理利用这些旅游资源对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提出,民族地区在长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方向以及形成的套路应该顺应经济新常态提出的各项要求。以下是对提出经济新常态之前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态势和主要问题的分析,以此来对比新常态的旅游业发展,更好的提出在经济新常态下民族地区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路径。
(一)旅游产品同质化
某一民族区域中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应该是与其他地域明显不同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或自然风光,伴随着民族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逐渐成熟,在地方政府、旅游公司和当地社区的共同推动下,很多地区的旅游在形式和内容上逐渐表现出简单化、标准化、模式化和同质化的趋势。不同类型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固定和标准的发展模式,盲目进行同类型的旅游项目开发,从住宿、饮食到观赏民族风俗等,都趋于简单化和标准化,可供游客选择的余地很小。这样虽然便于管理,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族文化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这种“麦当劳化”的结果是旅游产品同质化倾向明显,民族地区很多旅游产品在规划设计上缺乏创意,主题相近、内容趋同、理念相近、形式单一,没有地区特色,忽视了市场需求。民族地区这种标准化的开发有悖于经济新常态下越来越碎片化的市场需求和旅游者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趋势。只注重外在品质而忽略内在文化内涵,最终会影响民族地区的旅游品质和旅游资源整体优势的发挥,只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才能赢得竞争优势。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高度的观赏性,但其生态系统也十分脆弱,生态容量对旅游人数具有很大的限制力,超过一定的承载力后易出现生态自我修复困难。20世纪初我国经济增长率持续上升,随之而来的是民族地区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在这种经济态势和利益驱使下,这种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必然缺乏对资源环境和市场的科学评估以及缜密的规划。而且频繁的旅游活动会直接引起环境质量的降低,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企业的运作、游客的涌入,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污水任意排放、垃圾随意处理等,都严重危害了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降低了旅游地的生态质量,造成水体、大气和土壤的严重污染,反过来又会给游客留下较差的印象,恶性循环不利于民族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粗放型旅游发展效率低下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这一对基本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和数量始终决定着产业发展的路径。旅游业也是如此,在之前的观光旅游时代,民族地区旅游蓬勃发展之时采用的是“物质资本投资优先”的发展思路,属于粗放式经营发展方式。西部有些民族地区为了加快致富的进程,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以及旅游项目盲目开发、重复建设,旅游总体为粗放型经营格局。但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从依靠要素成本优势驱动、投资驱动、大量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向主要依靠转型升级、生产率提升的创新驱动型增长,即从粗放型经济增长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民族地区这种粗放型发展不再顺应新常态的要求,所形成的旅游供给难以适应市场需求,所以能够向“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优先”的集约化发展转变是决定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
(四)旅游信息化技术应用滞后
随着经济新常态下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产业都进行了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了给旅游者提供更好地旅游产品和服务,旅游更应以此为支撑不断创新。但对于很多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来说这是很大的挑战。民族地区在旅游的智能化和专业化方面较为欠缺,许多企业依旧是服务和管理成本较高的传统企业,新型旅游服务企业很少,那么就很难主动感知旅游者的实时信息,满足有个性化需求的消费者,实现对游客的最佳服务,滞后的旅游信息化技术应用与经济新常态下新技术以及新业态的发展方向并不相符。
三、经济新常态下民族地区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路径
2014年8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31号文件),重点放在了“改革发展”上,所以如何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实现旅游业的新发展,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根本,旅游业作为民族地区一种最具活力的经济形式,其发展也面临着转型。以下是对经济新常态下民族地区旅游业转型发展路径的几点论述。
(一)满足个性化的市场
个性化、定制化消费在中国大规模地兴起,以及社会经济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和选择众多的网络消费市场,这些不仅颠覆了传统的消费模式,更全面激发了消费潜力,对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市场结构都有极大影响。在这种大环境下,民族地区而言,首先要了解经济新常态下的消费者对产品与服务等的偏好,以需求为中心,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和消费模式,找准目标市场,明晰市场需求,给予旅游者更多的选择权以及可以定制化的消费服务,走品牌化、品质化、差异化的竞争之路,否则会在新常态下失去生命力。尤其是对于市场上出现的大量“80后”、“90后”消费群体,需要考虑其对民族旅游的内在需求和禀赋变迁。其次全域旅游也是适应多样化、多层次旅游消费需求的发展方向之一,它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全域旅游强调旅游的核心体验,注重旅游质量,不只是旅游景观的表层观光,也强调旅游体验圈层和休闲品质,符合现代消费的理念。在经济新常态下,生态圈的构建中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优势,不仅包括差异化的景观,也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空气质量等以往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被忽略的因素,减少譬如全国大面积的雾霾天气对旅游的影响等。
(二)推行绿色环保发展模式
民族地区中那些建设规模、速度、布局和档次超越了市场实际消费能力或高估了潜在消费能力的开发必然会带来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这种只强调多投入、增加数量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是不可取的,必须进行转型,以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做到适当开发和有效保护相结合。民族地区旅游企业的发展也要摒弃传统游客数量型的发展模式,应重视游客质量,把旅游绿色出行和生态环境维护作为经营的核心目标。同时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根据生态资源的承载能力,建设低碳环保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利用科技水平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根据自身生态环境的优势开发高价值的生态休闲绿色旅游,不仅可以优化环境,还可以吸引旅游者。
(三)以创新为驱动向集约型模式转变
在“旧常态”下民族地区的旅游投资者急功近利,存在大量的传统开发、复制开发和粗放开发,热衷于“大手笔、大项目、大投资”,把“新、大、高”项目的招商数字、开建进度和投资额指标层层分解,以此作为“政绩”考核指标,而忽视已有景区、酒店的完善、消化或转型,所形成的旅游供给难以适应市场需求。所以在经济新常态下民族地区应切实推进从粗放式的资源消耗向集约型开发转变,对自然资源实行严格的用途管理制度,通过效率和效益实现增长,同时旅游投资也亟需转型。从旅游产品升级入手,创新旅游投资方式,以当地民族特色为出发点,创意开发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利用能够反应本土生活及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并通过不断创新,成为民族地区旅游的一种特色体验,可以强化当地的旅游品牌形象,推动研发创新的旅游产品,以适应乃至引领旅游消费需求。同时以创新为驱动发展旅游企业,无论在开发、配套、组织管理、运营流程、制度还是诸如网络预订酒店客栈,团购门票、餐饮等旅游服务方面,无论是内部创新还是必须依赖外部环境改善的外部创新。
(四)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大力发展智慧旅游
民族地区经历了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在经济新常态下,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大量涌现,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并且旅游消费升级换代,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不断融入融入,民族地区旅游业实现智能化、专业化、品质化、特色化的转型升级成为发展趋势。民族地区要改变传统旅游企业的组织形态和经营形态,融合发展旅游业内相关要素,甚至跨业跨界融合,结合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以及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等。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与旅游业的深度结合,给旅游业带来全新的模式,推动创新变革,促使智慧旅游不断发展,智慧旅游也使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有了更广阔的可落实空间,是民族地区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和路径。智慧旅游催生了新型旅游服务企业,例如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促进了传统旅游服务企业的转变,来实现对游客的最佳服务,同时降低服务和管理成本;还能使旅游管理部门有能力获取更多关于游客的实时信息,在游客疏导、救援、投诉处理等方面,更加便利和高效,而且可以通过游客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数据,来对游客的行为进行分析,进而为政策、标准、预测等制定提供依据。
任何技术的渗透都不构成智慧旅游的全部,只有把技术的智慧和人的智慧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智慧旅游的宏伟目标。因此民族地区想要求得长足发展,必须认清谁是新常态下的消费者、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与服务等,发展智慧旅游,整合相关资源,通过引入技术手段,使传统旅游要素形成旅游产品的过程以旅游信息的方式表现和传播,这些旅游信息的交换、传播反过来促进旅游业各种要素关系的进一步优化,使旅游价值链更加完善,旅游信息更加通畅,也能够促成新型旅游信息服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四、结束语
旅游产业是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更是优势产业,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把握其特征和特殊要求,以把握转型的尺度来适应相应的改变,更好地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以“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看待旅游发展的速度,改变以规模为主的模式,向集约型发展转变。把握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路径,面对不断扩大的旅游消费需求,增强旅游发展动力,解决进入性以及基础服务设施和接待设施的建设,推动服务向集聚区、连锁化转型发展。深入判断新常态下国民旅游的市场需求层次,同时注意以需求为导向创新研发旅游产品,兼顾市场,使各方面协调发展,在制度创新下使民族地区旅游业有新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