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随着“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概念在旅游业和旅游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智慧旅游”应运而生,其是在新技术浪潮席卷下旅游信息化的更新换代。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旅游发展观念及方式,智慧旅游的发展将有助于提升旅游活动便利性、自主性,提高旅游企业及旅游目的地的管理和接待水平,进而令旅游业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层面。所以,对智慧旅游的内含及本质进行阐述,总结其发展现状及问题,并且提出一些解决对策,有助于推动智慧旅游的稳定发展。
智慧旅游在中国的发展拥有必然性,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智慧旅游的发展观及其措施是实现经济战略支柱产业、人民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大目标的根本方式;第二,国内外旅游市场的需要。前几年,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三大旅游接待国,发展智慧旅游能给国内外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另外,科学技术的支持。现今,智慧旅游需要的云计算、物联网等科技早已成型,能够提供技术保障。一、智慧旅游的基本内涵
基于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信息处理等技术手段,通过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来完成旅游信息的收集、分析、传输和自动感应,从而提高旅游者的主动性、自主性和智能性、交互性,给旅行者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项目及旅游体验,进而实现旅游的个性化、旅游服务的智能化以及旅游管理的网络化,便是智慧旅游的内涵。它是一种融合最新技术成果,把旅游者的体验为中心,将全方位、整体性的旅游信息管理服务活动作为依托,服务于旅游公司、旅行者、当地政府的创新性旅游发展观念和运行方式。总而言之,智慧旅游是国内旅游业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特殊时期,也是科学技术成果在行业内广泛应用的典范,代表着整个旅游领域今后的趋势和潮流,更是国内旅游行业向现代化服务迈进的关键方式之一。二、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剖析
智慧旅游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发展智慧旅游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机构、旅游公司主动展开各项计划同时加大相关技术设备的投入;其次,智慧旅游早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有关信息都是以通信、报导为主,深入的学术研究非常匮乏;另外,智慧旅游缺少统一性、系统的定义,更缺少相关理论的支撑,我国发展智慧旅游缺少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及经验;除此之外,智慧旅游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基本上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的系统研究,不容易对具体实践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同时,智慧旅游现在处在实践带动理论的初期阶段,旅游学界需要更加注重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系统工程的发展状况,并且注重归结其经验及不足,深入研究物联网、移动计算机、云计算等科学技术同旅游产业的密切联系,以便给旅游地政府及旅游公司宣传智慧旅游提供足够的支持。
另外,我国智慧旅游的发展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像技术开发和实施力量不足、智慧旅游观念含糊不清、盲目跟风炒作、评价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三、发展智慧旅游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一)夯实基础
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在智慧旅游的构建过程中出现了有关概念模糊不清、技术力量薄弱、盲目跟风等状况,体现了智慧旅游建设的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夯实建设基础是最根本的措施。具体来说,其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在现有的体系框架之下,依照各地实际的经济水平及旅游业发展状况,进行更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投资,防止短期效应及政绩工程,令建设与本地实情更贴近,防止发生浪费现象。
(二)统筹规划
因为旅游产业所涉猎的范畴十分广泛,再加上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智慧旅游和智慧城市的发展速度加快,所以,对智慧城市框架下智慧旅游的统筹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信息安全建设需一步到位;尽快打破行业壁垒,从而完成旅游业同其他产业的资源共享,并借助智慧旅游建设这一契机,推动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交汇融合,发展多种业态的旅游产业,进而拉动本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此外,对智慧旅游建设进行智能分工,落实好各项工作,从而更好地保证智慧旅游发展目标的达成。
(三)贴近需求,配套建设
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旅游观念,智慧旅游的本质就是迎合游客多元化的体验及信息需求。所以,智慧旅游应当以游客的体验及评价为基本标准,紧贴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同时加快创新脚步,将消费过程作为线索,注重和电信、交通、金融、文化、医疗等机构的协作,构筑起以游客需求为中心的资源共享平台,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旅游体验及旅游服务。此外,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智慧旅游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四、结束语
综上,由于技术和需求的驱动,智慧旅游必然会带动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同时,随着智慧旅游内容和形式的日新月异,其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