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秀++郑蓓媛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被视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引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都在积极做出“丝路旅游”的发展布局。在这样的背景下,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甘肃省的文化旅游产业又将面临怎样的创新发展呢?笔者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实地考察主要从文化旅游产业创新模式方面进行研究,得出适用于甘肃的文化旅游产业的五种创新发展模式。一、“一带一路”概念的提出: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背景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共同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提出了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赋予了旅游在各地区和各国之间促进经济合作、设施互通、人员往来、文化交融的重任,决定了旅游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发挥出先导作用。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多项措施涉及旅游业发展,将从三个方面极大推动沿线国家及城市旅游业发展,会对甘肃旅游和丝绸之路旅游产生重大推动作用。一是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二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合作备忘录,简化签证手续,将极大促进入境旅游。三是推进基础设施联通将大幅度提升旅游可达性。这些措施使甘肃将吸引更多入境游游客,大大拓展了旅游客源市场。我国境内丝绸之路沿线的中西部地区交通条件也将大大改善,便于发达地区游客进入甘肃,这对甘肃旅游来说,意义重大。二、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一)文化旅游产业
国内外对文化旅游的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对文化旅游的研究主要基于内容和概念。文化旅游最早在罗伯特·麦金托什(1985)所撰写的《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著作中有了介绍,世界旅游组织(1985)对文化旅游给出如下解释:文化旅游就是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当中能够收获和感受到世界各个地区的旅游地的丰富的历史文化氛围,进而使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当中,使旅游的内容和意义变得难忘和深远。
国内魏小安(1987)第一次提出了文化旅游,但却未对这一概念下定义,后来吴正光(1989)认为,“文化旅游是以参观、考察文物古迹、风景名胜、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化活动,是从中得到某种知识的高层次的文化活动。”郭丽华(1999)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做了概念区分。2000年以来以“文化旅游”为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资源的评价保护上,以某地区或者某种文化旅游资源为研究目标。前期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朱砚秋(1991)关于博物馆式文化旅游的开发,文中提到八十年代末国家旅游局关于文化旅游内涵的界定。张晓萍(2002)从人类学视角谈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当地人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开创了人们研究文化旅游的新方向,慢慢涉及到旅游定位与形象设计,旅游信息服务,旅游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国外关于“文化旅游产业”的说法几乎没有,20世纪末国内出现了关于“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首先是概念的界定,很多学者试图对此概念作一界定,众说纷纷,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依托于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除此之外,文化旅游产业研究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1)关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问题研究。基于某地区、或民族、或民俗、或某一文化旅游资源展开讨论。最早是徐群(1999)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位与开发”,认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主要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体就是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开发。2)文化旅游产业的集群化研究。王兆峰(2011)提出了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构成要素,并分析了产业集群对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3)关于文化旅游产业链研究。马勇等(2011)提出了文化旅游产业链的三种发展模式:双核驱动模式、横向拓展发展模式、纵向延伸发展模式。王克岭等(2012)构建了文化旅游产业链治理模式。4)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问题研究。张海燕(2013)分析了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有机融合的关键因素,提出旅游产业与文化业融合运作模式的具体实现形式有:文化旅游圈融合运作模式、项目开发融合运营模式、文化旅游节庆与会展推广模式、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吸引模式。
(二)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文化旅游可以理解为“蕴含人为因素创造的生活文化的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就是创意。
创新理论由美国学者熊彼特提出,他以引入新产品、开辟新市场、采用新方式、获得新原料为创新的具体类型,并建立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文化旅游产业创新主要是探索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化、跨越式发展。具体表现为理念、技术、产品和管理创新。
国内外对创新体系的研究较多,但是对文化旅游产业创新的研究当前更多的体现为具体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当然,并非所有文化旅游创新方面的研究都是围绕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黎洁、李垣(2001)以云南大理为例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创新的目标模式;汪清蓉(2005)对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整合创新模式研究认为应从机制概念、资源、市场
进行深层次的文化旅游产业立体整合创新;徐琪(2007)研究了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问题,提出了区域旅游创新体系的内容;王兆峰、杨卫书(2009)就是从产权理论出发研究的文化旅游产业创新,认为产权是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创新的关键;王浩等(2014)在体验经济视角下对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开发策略研究;李美云等(2014)研究了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价值主张创新、业务系统创新、盈利模式创新,借助主题公园、旅游商品、以旅游表演和文化节庆活动、新兴街区购物中心、工业遗产为平台进行创新。
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创新,“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以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21世纪的国际合作理论等创新经济发展理论给21世纪的甘肃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创新理念。创新理论在一带一路下有了新的发展。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结合甘肃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际,认为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创新主要是发展模式创新,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旅游产品创新。主要是旅游线路及旅游服务的创新,甘肃计划到2020年形成精品丝路线、黄河风情线、华夏寻根线、民族风情线、中医药养生线、红色旅游线等6条主题品牌线路,在旅游服务上要确实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细致化,个性化,专业化服务。2)文化旅游会展创新,甘肃每年也会办各种会展来吸引投资者,如甘肃丝路旅游产品展览会,兰州国际旅游博览会,兰洽会甘肃旅游网上博览会等,主要是旅游形象、旅游线路及旅游商品的展览,对外界的吸引力有限,难以在国内产生较大的影响。会展创新要侧重于特色旅游文化及产品创意,以此来吸引大规模的旅游投资和旅游者前来游览。3)旅游景区开发及运营模式创新。甘肃大部分景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旅游管理信息技术建设落后,管理方法不当,景区容量小,多有政府部门管理,现有的投资也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盈亏都是由政府负担,企业经营缺乏动力。甘肃计划到2020年建成20个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的大景区,这就需要在景区开发及运营模式上全面实现创新,吸引企业介入投资管理,全面改善现有状况。4)行业管理体制创新。旅游行业管理体制落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行业的发展,暴露出政府管理中的一些问题,甘肃省旅游管理部门在旅游业发展中要做好宏观调控,在政策上给予指导,协调,放开旅游业自主发展,积极吸引企业投资,在市场中自由竞争,促进旅游业积极健康发展。甘肃的旅游景区都是由旅游管理部门的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管理方法老旧,管理理念也比较落后,都是机械式的服务,缺乏能动性。如果由企业经营,为了适应市场竞争,会有效地改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5)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圈模式。甘肃要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启动,打造属于自己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旅游产业圈。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融合,带动周边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酒店业,餐饮业,旅行社业,还有相关的零售业。如打造以酒嘉地区为主的创意遗产文化旅游圈,包括主流的酒泉的魏晋壁画墓,嘉峪关的长城文化,敦煌的石窟佛教文化,雅丹文化,还有非主流的嘉峪关葡萄酒文化,敦煌沙漠文化,民俗文化等。传统的旅游主要以景区为主,创意旅游则要配以创意文化,演绎文化,文化展览,旅游度假区等,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加深游客的旅游体验感知,让游客可以花多一点时间了解喜欢旅游地的文化。
(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