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荣谦
地理品牌在旅游市场中,对于旅游项目的兴盛影响比较大。强化旅游景区的地理品牌管理,擦亮本地的地理品牌,将本地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在地理品牌开发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品牌定位工作,通过对景区品牌资产的考察和评估,开展有效的品牌设计工作。在旅游市场资源推广的过程中,做好品牌传播的服务性工作,实现品牌的延伸。本文从地理品牌的定位和管理特点展开讨论,提出几点有利于旅游景区品牌资源开发的可行性措施。
地理品牌是旅游市场的一块金字招牌,景区负责人想要扩大本地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必须要擦亮当地的地理品牌。开展景区品牌资产的深度开发工作,从品牌定位和品牌设计的角度出发,针对当地的品牌资源进行功能性开发。在品牌延伸方面,开展品牌延伸的相关广告推广活动,从而显著提高地理品牌的知名度。一、地理品牌在旅游市场中的开发应用重点考虑因素
在整个开发利用地理品牌的过程中,需要先解决好对目前资源的保护工作。针对历史比较悠久的文化遗产,需要进行拯救性的开发工作,这也是整合民族资源,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需要。对生命力较强且受大众欢迎的旅游资源,相关部门可拨划专项资金,对其进行地理品牌文化的录入工作。在对文化遗产开展商业运作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文化遗产的保持和良性开发。这样不仅能打造出浓郁特色地区文化品牌,也为地理品牌的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在旅游市场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重视地理品牌的推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旅游品牌,并且乐意前往旅游地开展体验式旅游。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品牌保护,集中主要资源对本地区名优地理品牌进行保护性的适度开发。在全国范围内创建出名优文化品牌形象,从而促进地理品牌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要促进旅游资源的整合和知名度的提高,形成地区旅游的特色规模,并且逐渐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二、地理品牌在旅游市场中的应用分析
(一)重视地理品牌的保护与开发
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地理品牌价值的最大化开发,应该协调好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当前的低碳理念下,景区规划可遵循以自然资源为主体,并辅以人文景观的方式进行开发利用。在景区的环境规划中,要充分借助原有的植物景观进行编排,并利用好天然植被的空气净化作用,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循环,满足不同类型的游客对于地理品牌体验需求。同时,结合当地的人文资源,进行建筑的设计与维护,在地理品牌文化价值开发中,融入历史元素。在地理品牌建设中,景区负责人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开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方针,打造绿色产业型旅游项目。在当地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活动中,建筑物的建设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不仅要与自然景色融于一体,且其建设材料要要尽量使用低碳环保材料,在能源问题上也尽可能的采用清洁能源和节能设备,如太阳能设备等。这样能提高本地旅游区的接待能力和绿色服务水平。
(二)考察各细分市场收入潜量
为了实现地理品牌资源的深度开发,负责人应该对当地的旅游环境进行调研。深入到当地旅游服务模式中去,认真考察各细分市场收入潜量。通过分析各个细分市场旅行者外出停留的时间,对景区服务设施的安装次序进行合理化的设计。评估各个细分市场旅行者外出人均每天的额消费额,包括评估旅游者在吃、住宿、游玩等消费项目的资金支出比例,对景区服务模式进行调整。确保旅游综合服务体系满足地理品牌开发的需要,提高当地旅游市场资源的相对吸引力。在旅游资源的商业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好“度”的把握,避免一锤子买卖情况的出现,旅游讲求的可持续开发,因此需要把握好环境保护与景区开发间的平衡,绝对不能因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对环境资源造成侵害。在地理品牌开发的过程中,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期重视控制每日的游览人数,防止出现由于游客总量引发的管理事故。
(三)开展地理品牌的质量建设
开展地理品牌的质量建设,应该重视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努力促成人文资源开发和资源景观建设的和谐统一。重视地理品牌资源的开发工作,工作人员应该开展更加深入的目标市场调查,掌握游客对于本地旅游市场的特征需求,采用吸引投资的方式,扩大当地旅游市场的规模。景区周围商家需要合理选择销售与本地地理品牌相关的特色纪念品,通过挖掘品牌特色的方式,深度开发地理品牌的衍生价值,商品包装需要尽量简易,减少原料的浪费。开展地理品牌的推广工作,强化景区资源评价建设,采用互联网推广的方式,将本地的地理品牌资源推广给更多的旅游者,积极与携程旅游、驴妈妈、途牛网、去哪儿网这些大型旅游网站合作,开展景区地脉旅游风光和景区文脉旅游资源的网上推广,提高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三、结束语
打造优良的地理品牌,一定要突出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结合本地的人文资源和地理条件,开展地理品牌的差异性资源开发活动。良好的旅游服务模式,需要用优良的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来支撑。景区在开发设计之初,就需要考虑到今后的景区环境容量及游客容量问题,并对景区内的交通工具进行严格管制,由于环境保护的要求,低碳理念下的景区交通需要投入更大人力物力,对景区内的各种公共交通及个人交通工具进行管制,从而改善路途的交通条件。
(作者单位:毕节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