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旅游美食 > 旅游纵览·行业

“互联网+”视野下智慧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互联网+”视野下智慧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吕倩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互联网和移动客户端的不断发展壮大,城市和乡村的时空距离都在不断拉近。“互联网+”生活已经深入人心,智慧旅游的概念也在逐渐实现,而“智慧乡村旅游”的概念却很少提出,这对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经济的发展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互联网+”视野下提出“智慧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入手研究,希望对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Werthner(2004年)探讨了电子商务对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Buhalis和Law.R.(2008年)回顾过去20年总结旅游业的互联网应用,通过互联网导致旅游市场的组织结构和发展以及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Gretzel(2013年)分析了在旅游和旅行决策方面的智能信息搜索系统作用,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探讨智能信息系统中的乡村旅游产业应用性。

中国学者的智慧旅游研究始于2010年,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我国的智慧旅游研究逐渐增多,从不同角度定义智慧旅游。张本阔(2013年)指出智慧旅游带动秦皇岛乡村旅游发展,探索秦皇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服务智能化,管理智慧化等。黄琳琳等(2013年)从政府和供应商方面结合智慧旅游的背景下,北京郊区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彭丽等(2014年)从旅游研究重庆市合川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智慧视角,探索打造智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智能农业网络营销体系、智能化乡村旅游产业的价值发展战略。唐欢(2015)以成都案例研究了智慧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影响。

总之国外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较早,重点侧重于管理应用及信息搜索方面的研究,国内研究侧重具体地区的应用性和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对于智慧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甚少,本文将侧重于模式探讨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二、“互联网+”与智慧乡村旅游的关系

旅游业的巨大变革时期已然到来,旅游与互联网也在不断高度融合。而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旅游业态就是发展智慧乡村旅游。“智慧乡村旅游”,需要构建一体化、全方位、智慧信息化感知系统,来整合乡村旅游的各种资源;借助新一代电子信息系统技术结合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电子方式,智慧化收集处理各种综合旅游信息,全面服务于游客和村民、乡村旅游企业及旅游利益相关者。

(一)国际国内乡村旅游发展大趋势

早在2011年,杭州、北京、南京、扬州等地就已经启动成为了“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在国内这些优秀旅游城市的带动下,推动了智慧乡村旅游的普遍应用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采购平台、旅游商品在线运营、乡村旅游咨询平台也陆续建立,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主力军。近十年来,国内乡村旅游人次和收入逐年递增,2010年到2011年增幅最高,2014年乡村旅游收入为3200亿元,而乡村旅游的游客数已达12亿人次,占到全部游客量的30%(如图1所示)。使得3300万农民由此致富。如今全国有10万个以上特色村镇和超过200万家农家乐。而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更早和更成熟,比如澳大利亚、葡萄牙、爱尔兰等国信息搜素、现代化服务、智能服务设施等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二)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的监控和保护

人们过惯了大城市的紧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大自然中到乡村旅游度假。而乡村景区自然环境受地域和条件设施限制,承载量不高,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记录游客到访数据、避免盲目接待游客造成人满为患和安全问题的发生;可以对生态环境污染、乡村水资源污染等进行监控;科学指挥景区工作人员及时分流疏通游客等。总之智慧乡村旅游能更大范围实时监控乡村旅游景区,保护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保护环境,使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突破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

由于国内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源差距等,导致农村经济和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受客观因素限制发展。虽然国家近年来也特别重视了乡村旅游的开发,但在产销一体、建立和推广品牌、产品单一、娱乐性不强、资源开发重复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也是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瓶颈。因此可以以通过“互联网+”智慧乡村旅游,如互联网运营、宣传推广、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等来突破瓶颈,创新发展。三、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

(一)早期乡村旅游产品单一

早期的乡村旅游以“农家乐”为主,土院落、土炕、睡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活的乡村旅游活动为代表。旅游产品价格不高,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回归自然的选择,但也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在旅游业逐渐发展为个性旅游和互联网时代,早先农家乐产品单调、雷同,已不能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享誉国内外的主打乡村旅游品牌没有形成。

(二)乡村旅游资源较散没有整合

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各地民俗、风貌、建筑、特产不同,是构成乡村旅游吸引力的关键因素。而国内乡村旅游由于受地域和经济条件限制,基本都是“单打独斗”,各自为营,没有资源有效整合。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已失去竞争优势,绝大部分的乡村旅游没有与互联网深度结合,虽然也加入了部分农家采摘、烧烤垂钓,但形式不多,地区分散,短线和长线及网点布局的区域性联合乡村旅游发展不多。

(三)乡村旅游宣传不到位

一些农村地区的乡村旅游处于刚起步阶段,周边并未带动相关乡村旅游收益。探究原因,一是当前乡村旅游景点开发尚未达到成熟阶段,住宿、餐饮、交通、娱乐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其二,宣传力度不够,周边城市的人群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乡村旅游去处。小村庄发展旅游项目本身不易,建设主体主要依靠当地自然村的村委会,在人财物力上,都不足以做好开发和宣传工作。在管理和宣传的人员上面也多为农民自身,缺少宣传手段和知识,对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应用不多,大多靠口口相传的宣传方式,因此客源也不足。

四、“互联网+”视野下智慧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

第二届两岸乡村旅游会议于2015年在厦门举办,达成《两岸乡村旅游圆桌会议厦门共识》。其中有内地18个省旅游协会和台湾18个学会及协会联合举办,提出注重“云端”思维、产品开发、理念创新、品牌引领等新思想,而互联网云共享摆在了乡村旅游当前发展的突出重要位置,借助互联网技术使智慧乡村旅游成为可能并引领乡村旅游发展新时尚。

(一)依托科技信息型:科技引导现代智慧乡村旅游发展

国外像新加坡、日本、荷兰等国,科技引领现代农业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较早也相对成熟,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参考作用。科技融入农业生产和生活当中,最近几年我国也建成了一批科技园区,加速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科技引领下集体的成农业观光、教育、体验、展现农村风貌为一体的现代乡村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智慧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在此基础上,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发展,不盲目跟风、切合当地农村实际、放眼未来规划蓝图。比如海南的兴隆热带植物园,作为典型农业科技观光案例,科技与乡村旅游的联合发展体现了科技助推乡村智慧旅游发展模式。

(二)创意主导型:互联网推广传统民间艺术和乡村旅游品牌形象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农村各地都有自己的民间艺术和民间艺人,也是打造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的重要方式,比如皮影、泥塑、紫砂、微雕、陶瓷、果核雕刻、刺绣、毛绒、布艺、木艺、文房四宝、书画、铜艺装饰品、漆器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代表一个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乡村旅游的独特性。可以通过互联网推广宣传板块、3D直观网上动画、实景展示,民间艺术和旅游景区联动,民间艺人现场制作、民俗展览等,不仅丰富乡土文化生活,让游客先网上了解,到实地参观,再到参与制作,加深了游客乡村旅游体验,创新传统艺术模式,也强化了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如典型的传统民间艺术与旅游对接——无锡泥人文化创意博览园,互联网发展与传统民间艺术的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发展。

(三)依托产业型:特色庄园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要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目标,拓展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发展,可以通过以产业化程度极高的优势农业为依托,打造特色庄园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深度开发“农业+乡村旅游”产品组合,拓展乡村旅游产品层次:农业观光、休闲、体验、度假等功能,还能带动周边餐饮、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只是特色庄园只适用于乡村旅游发展较成熟、农业产业规模效益显著的地区,以特色农业的自身景观、农产品采摘、加工工艺和产品体验为旅游吸引力,对当地产生较大的产业经济协同效益。比如借鉴台湾庄园旅游发展经验,把食、宿、行、游、购、娱、美都充分发挥,在乡村旅游中深度体会和感悟。

(四)依托历史文化型:”互联网+”古村古镇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古村古镇是中国旅游资源中独具特色的景观,也是乡村旅游中一个独特的类型,其淳朴的民风、古色古香的建筑遗迹、小桥流水人家的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颇受国内外游客的亲睐。但是古村古镇旅游发展中矛盾也不断加深,限制也越来越明显,传承与商业化的博弈,旅游开发中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游客过多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等。所以古村古镇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既要最大限度保持历史文化面貌,又要传承传统文化,还要充分发挥旅游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型探索。 “互联网+”古村古镇的发展模式是风向标也是切实可行的,如2015年,在乌镇举办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既充分利用了古镇特有的地势资源,展现中国淳朴乡村民居风貌,又恰到好处地接待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海外来宾,“坐古谈今、畅想未来”不亦乐乎。乌镇发展模式值得借鉴和探索,古村古镇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要相辅相成发展。五、发展智慧乡村旅游的方向和保障

探讨了智慧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勾画出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以及要做好的保障工作,要在这些方面打下基础。

(一)完善智慧乡村旅游基础条件

乡村旅游景点各具特色,旅游资源分散,可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各乡村地理信息资源、人文信息资源、民间艺术资源等,建立配套的智慧旅游基础服务系统,建立全国联网3D立体乡村旅游地图、乡村优秀导游检索信息软件、乡村旅游路线旅行社指南等,可以为智慧乡村旅游提供最前沿快捷的专业服务。同时提供完善的景点交通、网络、医疗卫生、健身等公共基础设施,这是实现智慧旅游的硬件保障。

(二)推广“智慧乡村旅游”的O2O模式

O2O模式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全新商业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旅游的线上资讯和线下游览、服务等无缝对接。政府部门联合相关农业开发公司与旅游网站合作开发,将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级、整合、包装租赁、度假产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管理,开展在线展示和在线预订业务,网上促销等,借助网路平台和APP软件与游客在线互动,提高乡村旅游资源利用率和增加客源量。为了增强游客的智慧化体验,需要研究和引领市场需求,创新相应的乡村旅游智慧产品,如智慧化乡村特色住宿、村庄智能解说、村民体验、人性化服务设施等来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还可以通过网上评价、打分、晒图等活动,监督乡村旅游景区服务,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三)建立健全旅游信息使用保障体系

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能运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人员,通过真实可靠的信息技术产品,与第三方安全评估与监测机构合作,避免发布虚假、价格虚高、过时的乡村旅游资讯。为建立健全智慧乡村旅游信息标准化建设,要制定标准统一、数据规范、体现特色、持续更新乡村旅游信息库。同时要构建数据真实、网络安全、用户安全为主的多层次安全体制,促进当地政府和企业间信息系统的更新合作与科学化管理,实现客源与行业部门与旅游地互通互联的安全真实的信息资源共享。

(四)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知识水平,专门培训相关技术人员

伴随我国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的红利,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也有很大提升。大学生、研究生出身农村比比皆是。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村人口,尤其是老龄甚至中年人文化程度低,部分考不上高中和职高的青年人,早早外出打工。而智慧乡村旅游是一个全面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惠及面广、涉及技术多样。涉及的现代科技技术有:移动、无线通讯技术、云计算编程、海量数据存储管理技术、传感器网路技术和虚拟化技术、GIS采集、运算、分析、描述系统、物联网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等。涉及的应用设备有:RFID射频识别,全球定位、气体感应器、交通流量统计器、监控器、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设备。

而对于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和管理,不可能全部都聘请城市专业人员,第一成本太高,第二不利于当地人员就业,第三不现实。所以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应系统逐步的带动当地农村人口“积极学习”的氛围,重点培养农村大学生相关的专业技术管理培训,支持他们回乡发展,乡村建设,自我提高,政府部门可启动创业基金、培训基金。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和素养。

(五)整治乡村环境卫生,推出村庄特色

智慧乡村旅游,不光体现在运用互联网技术、科技创新、培训专业人才等方面,还要综合整治乡村环境,打造当地乡村旅游特色化。当前很多农家很注重家里的房屋大小、装修是否豪华,但并不太注意家门口周边环境是否整洁卫生、粮草杂垛归拢齐整,牲畜粪便是否清除干净。根据调查显示,94.54%的苏南农村地区会注意保洁住宅周边环境,并充分利用宅前屋后空地种植蔬菜花果;而只有74.42%的苏北农村地区会注意房屋门前环境卫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村庄的环境和形象。建设突出本地农村特色的房屋、体现浓郁的民俗文化、形成智慧乡村路网,家家门前干净整洁、农田规划有序、花草树木环绕,无形当中会为乡村旅游景区加分,舒适的宜居环境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乡村乐趣。六、结论

智慧乡村旅游是国家智慧旅游、智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互联网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新技术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新动力。相关政府和部门能够联合旅游企业并借助互联网技术,科学规划、宣传和打造智慧乡村旅游体系,选择适合自身的智慧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弘扬本土特色乡村文化,吸引更多客源和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引领乡村旅游新时尚。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496683.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