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孝平++徐秀平
对生态休闲旅游内涵分析基础上,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发展性原则选取了12个相关指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13地市生态休闲旅游的发展竞争力空间差异进行测评,提取了旅游产业规模、区域生态环境和公共休闲环境三个主要的影响成分,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产业规模上基本呈现出“南部高、北部次之,中间低” 特征;(2)区域生态环境得分呈交替分布状,整体区域特征不明显;(3)公共休闲环境得分上南部区域的表现整体高于北部区域;(4)综合竞争力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特征。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旅游者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休闲需求的不断增加,人们在通过休闲的方式获得放松和自我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旅游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状态以及自身旅游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希望选取一种能够达到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可持续的旅游方式,生态休闲旅游逐步成为了人们新的青睐对象和消费热点。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较好的区域,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全省十二五期间旅游接待人次数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1.5%和14.1%,2015年达到62238.7万人次和9050.1亿元,按现价计算的旅游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1%的速度高于全省经济发展平均水平。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旅游环境,使得江苏省对生态休闲旅游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较好,近年来江苏省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公共休闲设施与氛围营造,生态休闲旅游将成为江苏省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为了更好的推进江苏省生态休闲旅游的长远发展,有必要对生态休闲旅游竞争力的形成因素进行剖析,并通过科学的测评揭示江苏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现状及空间差异,并为生态休闲旅游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指导。二、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一)研究方法
目前关于旅游竞争力横向测量和评价的方法较多用到AHP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AHP分析法主要是将影响竞争力的诸多因子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层排列,并借助专家意见法进行打分确定权重,并最终将不可量化的指标量化。其优点是在对竞争力评价过程中可以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构建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但缺陷在于通过专家意见法得出的结论由于主观性较大而受到一定的质疑。主成分分析法是用降维的思想,把具有一定相关性和信息重叠性的多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相互独立的少数几个综合指标以反映原指标的主要信息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相对于AHP分析法而言,主成分分析法的数据来源客观性更强,能尽量减少评价的主观因素,并通过降维的方式尽可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能够较好的确定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故本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
(二)指标选取
生态休闲旅游竞争力形成指标的选取首先应明确生态休闲旅游的内涵。生态休闲旅游是生态旅游与休闲旅游的交集,生态休闲旅游内涵的剖析应以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的认知为前提。生态旅游(Ecological Tourism)是由H.Ceballos Lascurain在1983年首次提出,并于1987年在著作《生态旅游之未来》中将其界定为“前往相对没有被干扰和污染的自然区域,专门为了学习、研究、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及现在和过去存在的文化表现的旅游”。这一定义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主要是基于“旅游对象的生态性”而言的。而早在1980年Claude Moulin和Hawkins就提出了旅游者与风景、生态方式、气氛和风俗习惯融为一体且不会对它们造成破坏的“生态性旅游”概念,Butler(1989)在此基础上将生态旅游描述为认识和改善环境的一种旅游形式,更注重将生态旅游解释为“旅游方式的生态性”。基于以上研究成果不难发现,狭义的生态旅游主要是从旅游对象的生态性而言的,而广义的生态旅游则强调旅游方式的生态性。赵俊萍(2011)认为休闲旅游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对休闲旅游的理解关键在于对休闲的认识。休闲一词来源于英文“Leisure”,可追溯到希腊语中“Skole”或拉丁语的“Scola”,主要是指休闲和教育,由此可见,休闲必须满足两个基本的要求:一是通过休闲活动的开展可以获得身心的自由和放松,二是通过休闲活动能够促进自我的发展。邓小艳(2005)提出生态休闲旅游具备三大基本特性,一是生态性(强调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二是休闲性(获得身心放松与自我发展),三是外部经济性(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贡献)。基于此,生态休闲旅游可理解为以自然区域为资源基础,通过生态化的旅游方式获取身心放松和自我发展并创造外部经济性效益,最终推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行为。根据生态休闲旅游的内涵分析,生态休闲旅游竞争力指标的选取应综合考虑旅游产业规模竞争力、休闲环境竞争力和生态环境竞争力等综合因素,旅游产业规模竞争力主要反映生态休闲旅游的竞争力现状,而休闲环境和生态环境竞争力则是支撑条件,反映其未来发展潜力。在具体指标的选取过程中,根据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前人研究的结果,按照指标选取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发展性原则,综合考虑评价指标的可获得性,共选取了12个因素作为江苏省生态休闲旅游竞争力评价的具体指标(见表1)。需要说明的是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很多学者将旅行社个数也作为一个影响因素,但考虑到散客时代的发展趋势,传统旅行社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正在逐步下降,故本指标体系剔除了该指标。三、数据分析
表2KMO与Bartlett检验主成分分析的前提是所选取的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以确保可以通过降维的方式提取主成分,因此应验证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做检验,较常用的检验工具是抽样适足性指数(KMO检验),Kaiser认为当KMO小于0.5时不宜做因子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KMO值为0.549,说明可以对选取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本文按照Kaiser提出的保留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提炼主成分,以确保在降维的过程中主成分所能解释的变异量大于原有变量。按照这一原则,本文提取了3个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287%,表示提取的3个主成分较好的保留了原有变量的主要信息。通过因子载荷结果(见表3)可看出国内旅游人数、入境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星级饭店数、A级景区数在第1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1主成分主要反映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规模,因此称第1主成分为旅游产业规模因子;污水处理率、空气良好以上天气比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在第2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主要反映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因此将第2主成分命名为区域生态环境因子;人均拥有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指标在第3主成分上有较高的载荷,主要反映的是休闲旅游开展的公关条件,因此称第3主成分为公共休闲环境因子。
在获得三个主成分的基础上,由回归法计算出因子得分,以各因子的因子贡献率占3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即:
F=(37.549×F1+24.345×F2+23.394×F3)/85.287
得到综合得分以及主成分的值,见表4:四、结论
(一)竞争力空间差异分析
通过对各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对江苏省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空间差异进行分析(见表5)。在旅游产业发展规模得分方面苏州的旅游产业规模因子得分明显高出其他地市,达到2.87631,其次是南京、无锡、连云港(≥0),南通、盐城、徐州、淮安得分居中(0—-0.5),最后是镇江、泰州、扬州、常州、宿迁(≤-0.5),旅游产业规模总体呈现出江苏南部最高、江苏北部其次,江苏中部最低的特征。区域生态环境因子得分方面南京、无锡、扬州、徐州得分较高(≥0.5),苏州、泰州、盐城、连云港得分较低(≤-0.5),得分呈交替分布状,整体区域特征不明显,原因在于该因子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重视程度影响,一般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环境破坏可能加大,但同时政府也有更好的财政支出用于环境治理,其得分表现可能是这两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公共休闲环境得分方面常州、南通、苏州、镇江得分较高(≥0.5),南京、连云港、淮安得分较低(≤-0.4),该指标体系主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基数的影响,常州、苏州和镇江都是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南,其对基本休闲设施的投入有良好的经济支撑,而南京得分相对较低可能与其人口基数较大有关。
综合得分体现了各个城市整体生态休闲旅游竞争力水平。从表5可看出,苏州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综合竞争力最高(1.214826016),其次依次是南京、无锡、常州、南通、徐州、镇江、扬州、宿迁、盐城、泰州、连云港,而淮安得分最低,为-0.762021116,整体呈现“南高北低”空间特征,这与人们对江苏省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惯常思维以及江苏省过去旅游发展竞争力的总体特征相符。
(二)启示
生态休闲旅游竞争力的形成受多因素影响,结合现有的竞争力评价情况,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应有针对性的提升相关因子的竞争力。苏州作为江苏省生态休闲旅游发展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与生态吸引力的提升,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投入,进一步做好旅游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问题。南京的关注重点则应是公共休闲环境的建设,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无锡、徐州在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相关因子方面相对均衡,今后应做到整体提升。南通与苏州的发展情况类似,尽管综合竞争力相对靠前,但是区域生态环境应是其未来发展关注的重点。常州、扬州、镇江的重点应是对现有旅游产业规模的提升,通过加大对旅游产品的设计以及与周边旅游产业发展规模较好的城市做好对接实现借力发展。淮安应在充分利用和保持现有生态环境优势的基础上,切实完善公共休闲环境,不断提升未来旅游产业发展规模。连云港尽管在旅游产业发展规模得分比较靠前,但是区域生态环境和公共休闲环境等方面在江苏省都排名靠后,说明其生态休闲旅游发展后劲不足,其综合竞争力表现也不太理想,因此应重点加强生态休闲环境的建设。盐城、泰州、宿迁在三方面整体表现都不太理想,因此应全面加强旅游产业规模、生态、休闲环境的综合建设。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