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旅游美食 > 旅游纵览·行业

我国低碳旅游发展现状与实践途径探讨

我国低碳旅游发展现状与实践途径探讨

谢园方

低碳旅游作为旅游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方式,已经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同。我国将低碳旅游作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尽管已经在低碳旅游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制约。本文从低碳旅游的内涵入手,结合现状对我国低碳旅游发展的成果和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剖析,并探讨了低碳旅游的实践途径。本文认为实现低碳旅游应以政府管理部门、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为主体,建立低碳旅游发展框架,从强化政策引导、推进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加快旅游企业革新、加强旅游者低碳意识等途径入手,实现低碳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一、低碳旅游及其内涵

(一)低碳旅游

低碳概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目前,低碳理念基本已经得到全球的普遍认同,发展低碳经济,被认为是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低碳旅游与低碳经济一脉相承,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基础上,将低碳理念融入到旅游产业发展中,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低碳旅游的核心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强调在旅游过程中降低能耗、维持温室气体CO2“排放—消化”相对平衡的发展模式。现在,低碳旅游已经成为全球旅游业界优化和升级旅游产业的共识。

(二)低碳旅游的内涵

1.低碳旅游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必然方向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损害。其中,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成为引发诸多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且属于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行业之一,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加剧而不断加重。例如,海平面的上升可能会使岛屿国家或沿海地区的旅游业面临沉重打击;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及不稳定的气候现象会影响甚至改变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所以,要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旅游业必须应高度关注环境问题。

同时,随着旅游消费需求的日益增加,旅游业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成为我国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而旅游业本身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优势,并有“无烟工业”之美称。但在旅游过程中交通工具的使用、游客的食宿行为、景区内部水电气等资源的消耗等等,都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碳排放。据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三家机构2007年报告显示,旅游业是温室气体的来源之一,整个行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4%至6%,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旅游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今后30年中可能增长1.5倍。而通过理念转变、技术提升、材料改进、管理细化等途径,这些碳排放可以得到大幅降低。因此,低碳化已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

2.低碳旅游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有力抓手

由于具有较大带动系数,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与之相关联的110个行业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显著。因此,发展低碳旅游不仅能使其自身的发展趋于绿色和可持续,也将对其上下游产业的低碳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可见,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处在快速发展和转型发展时期,发展低碳旅游,有助于旅游业主动融入到应对气候变暖活动中去,能促使旅游业在减少碳排放方面承担相应的责任,也是全球经济“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我国低碳旅游发展现状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2015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并且拥有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国民旅游消费意愿逐日攀升。种种事实表明,中国已经成为旅游大国。但是,我国还远非旅游强国。在国务院于2014年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现在,我国的低碳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时仍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存在。

(一)我国低碳旅游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从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低碳”作为一种政治、经济和道德概念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而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之后,我国更加已经意识到“低碳”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并勇于承担自己的大国责任,“低碳”融入多个行业发展中。近年来,低碳旅游发展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1.政策的有力支持

2009年底,在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特别提出“推进节能环保。倡导低碳旅游方式。”2010年,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工作,落实节能减排责任”。之后,许多省市均相继出台了促进“低碳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措施。除此之外,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组织编制了《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截至2016年8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起的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也已经进入第三批组织推荐。低碳旅游发展得到了国家和地方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舆论的积极引导

当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低碳也成为各国舆论的热点之一。发展低碳旅游已经被国际舆论视为顺势而行和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善举。为普及低碳节能相关知识,自2013年起,我国将每年6月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定为“全国低碳日”。每逢“低碳日”全国各地会围绕相应主题,开展低碳的公众宣传教育活动。此外,国内数十家主流媒体还于2010年出发起了“全国低碳经济媒体联盟”,其中涵盖了200多家全国媒体。这些媒体通过发起系列活动向公民普及和宣传低碳的相关知识和信息。

3.低碳旅游实验区及其评分标准的建立

2010年1月由国家环保部批准,中华环保联合会和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景区分会主办的全国低碳旅游发展大会上,“争创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活动正式启动,并发布了《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包括“生态资源、低碳行动、运营管理”等三类共十九项内容,申报对象涵盖了各类旅游单位。该标准为低碳景区建立树立了较为科学的标杆。自活动启动以来,已经有500余家景区申报参选。2011年,安徽黄山、江苏周庄等成为首批成功入选示范区的景区,并得到“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的授牌,其先进经验,为其他景区低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二)我国低碳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制约

虽然我国在低碳旅游发展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世界旅游强国相比,在低碳法规、低碳成熟度和普及率等方面仍有实质性的差距,在低碳旅游发展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1.管理部门理念有待转变

尽管低碳旅游被大力倡导,但现阶段旅游管理部门的注意力仍主要集中在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上。对各地方旅游发展水平的衡量还主要依靠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外汇收入等众多经济指标。而对于旅游地或旅游景区低碳发展水平,还没有相应的指标体系。尤其面对一些打着“低碳”的幌子一哄而上,实际却无序开发、大肆建设等问题,管理部门缺乏有力的监管管理。此外,与低碳发展相关的奖惩机制也尚未建成。

2.低碳旅游产品较为缺乏

旅游产品是游客获得体验的重要载体,与国外较为成熟的产品体系相比,我国的旅游产品,尤其是低碳型产品还有待丰富。目前仅有徒步、露营、户外探险等对旅游者体力有较高要求的产品与低碳理念的结合较为紧密。但这些产品对女性旅游者或老年旅游者的吸引力稍显不足。事实上低碳旅游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不拘泥于某种旅游形式或某类旅游产品,如观光类、休闲类旅游产品或项目中也可以贯彻低碳理念,培养游客的低碳行为。

3.旅游企业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旅游企业是实现低碳旅游的重要主体,但目前旅游企业对发展低碳旅游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特别是有不少旅游企业经营者认为,从现有的经营状态向低碳旅游转变,将带来成本的增加,而获取的收益却十分有限。这种观念对低碳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一定阻力。但实际上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低增长,相反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在尽量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保持高增长,低碳旅游的目标也是如此。在实际经营中,低碳化发展的管理可以成为企业节约成本的好方式,低碳化经营与高效益并不矛盾。例如:在景区建设中,尽量避免重复性开发,多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工艺;在宾馆酒店减少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在景区内使用电瓶车、自行车和徒步等非机动交通方式;在景区管理中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和垃圾的循环处理等。这些措施都无须过高的技术支持,还能为企业节省开支。

4.旅游者传统消费行为具有一定惯性

长期以来我国多数旅游者已经习惯于在旅途中依靠机动交通工具。随着人们出行半径的扩大,长途旅游乘坐飞机,短途乘坐汽车或自驾游,已经成为不少旅游者的习惯性选择。这种过度依赖机动交通工具为主的出行方式,不仅给节假日的交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也使交通成为旅游过程中能耗最高、碳排放最多的环节。此外,部分旅游者已经习惯在住宿时大量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有些游客还在景区随意丢弃废物,这些行为都与低碳旅游的要求不相符。三、我国低碳旅游实践途径探讨

低碳旅游的发展涉及到旅游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旅游业中的各个行业,需要各部门统筹协调、通力合作,尤其是政府管理部门、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四者。低碳旅游的发展应以此四者为主体,以打造低碳旅游产品为核心,从政策引导、技术革新以及实施监管三个层面入手,使低碳旅游实现活力发展,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一)政府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主管部门应以目前已经出台的大力支持低碳旅游的相关文件为基础,进一步推进低碳旅游标准化和制度化。首先,应对旅行社和旅游景区低碳化制定科学的指标体系,从量化角度对相关项目进行审批,并对达标企业进行“低碳”身份认证,以便旅游者选择。其次,应建立旅游企业低碳发展考核机制,并完善相应的奖惩制度。一方面可提供部分资金补贴,或在税收等方面实施优惠政策,激发旅游企业低碳发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高耗能、高排放和高污染的旅游企业在政策上予以限制,或征收一定税费,促使其向低碳发展转变。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低碳发展环境。

(二)旅游目的地低碳化提升

从旅游城市的层面来说,城市是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低碳旅游的有机融合体,将建设低碳旅游示范城市作为旅游节能减排工程的重点之一,能够促进城市各功能体系的低碳化发展,打造旅游城市的新品牌,创造低碳旅游发展的有利宏观环境。

从旅游景区的层面来说,首先,科学确定景区开发规模和布局规划,合理控制景区容量是实现低碳化的有效手段;其次,在游览项目的选择上多偏重于低能耗、低排放的项目也可以有效降低景区碳排放。景区内部交通应以电瓶车或自行车等能耗较低的交通方式为主,充分考虑非机动车和步行的可达性,营造出适合低碳游览的尺度和氛围。再次,景区应将低碳理念贯彻到日常经营维护中去,通过运用新型节能减排技术,引入智能化设备,逐步增加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利用等方式,提高运营效率,实现景区经营管理的低碳化。

从旅游吸引物层面来说,应当充分开发利用山林、湿地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当地礼仪、风俗等文化旅游资源,构建低碳旅游吸引物。低碳旅游吸引物是指带有显著低碳排放特征并且能够吸引旅游活动的事物。只要符合这一概念的事物,不管是传统旅游资源还是人工设施或科技产品,都可以将其重新打造为低碳旅游吸引物来游客积极参与,不断丰富低碳旅游吸引物类型。

(三)旅行社与旅游酒店低碳化经营

旅行社与旅游酒店都是旅游业的支柱行业,也是对低碳旅游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旅行社对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线路安排方面,在保障行程顺利的前提下,应尽量增加安排低能耗、低排放交通工具的使用量,合理利用景区的绿色游览交通工具;在住宿与餐饮安排方面,应优先选择采用先进节能技术低碳经营的绿色饭店或其他环保型酒店;在经营管理方面,可大力推广电子商务和无纸化办公,降低各种能耗和物耗,将低碳理念切实融入到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旅游酒店也是旅游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在建筑、基础设施、服务等方面都涉及大量能耗,据统计,饭店能源费用的支出占营业费用的比例达8%—15%。旅游酒店在节能减排方面有相当大的潜力。因此,以安全、健康和环保为标准的绿色饭店,已经成为国内外酒店业发展的方向。大力发展绿色饭店,不仅能为企业节约成本,还能进一步引导和改变游客消费习惯,使游客接近更低碳的旅游模式。

(四)旅游者转变消费方式

旅游者是旅游业各个行业的服务对象,也是推动低碳旅游发展的关键力量。旅游者的消费选择和消费行为会对旅行社、旅游酒店等行业产生重要影响。旅游者不仅有享受优美旅游环境的权利,也有维护健康旅游环境的义务,因此旅游者应主动响应低碳旅游的号召,从自身点滴做起,自觉选择低碳旅游方式,以便在享受旅程的同时,尽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有些旅游者仍认为低碳旅游意味着低端、简陋、乏味,认为旅游就要追求挥霍式的消费。对于此类旅游者应积极进行引导,加强低碳宣传,从根本上转变旅游消费观念和习惯,让大家意识到亲近自然、保护环境才能获得真正的旅游享受。对于旅游中不可避免产生的碳排放,可以开放碳中和、碳补偿平台,让游客可以通过种植树木或购买碳减排量等方式,来实现“零”碳游。四、结论

低碳旅游的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庞杂的任务,是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环境保护的需求,我国旅游业站在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低碳旅游显现出了勃勃生机。低碳旅游需要经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不断努力探索,统筹好相关产业及地域之间的联系。政府管理部门、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作为低碳旅游的实践主体,是实现低碳旅游的关键所在,应该有机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我国低碳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496738.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