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霞
当前,普通高校的《导游学》教学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无实践,培养的人才的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本人通过对《导游学》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的不断摸索,提出了建设目标和内容。旨在为中国导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培养具有国际性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导游人才。
高校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新闻发布会2015年5月8日在京召开,指出“新思路、新产业、新战略”的新主题。校企合作是指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它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找到了一条适合企业用人要求和学校培养技能人才的新路子。一、《导游学》建设为校企合作课程的必要性
导游工作是旅游服务中具有代表性的工种,而导游员是旅游接待第一线的关键人员,因此导游服务在现代旅游服务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对其它服务行业也具有借鉴意义。《导游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程,其课程定位是为中国导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培养具有国际性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导游人才;课程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导游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导游服务的规范流程和方法技巧,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导游知识和技能从事相应的导游实践工作。
为了能让课程更好地与岗位对接,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了解导游工作的有关政策和旅行社各部门的工作流程、作用,熟练掌握导游讲解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景区接待部门的工作流程,必须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学校与旅行社和景点的合作,共同开展《导游学》的课程建设,共同开展《导游学》课程的教学,这样就能使《导游学》课程更好地与导游岗位对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更加符合企业实际工作要求的导游服务的规范流程和导游服务技能,避免产生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以及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把《导游学》课程列为校企合作课程进行建设与实施,就能更好地利用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企业实际案例和实践平台来进行人才培养。二、《导游学》校企合作课程的建设措施
(一)建设目标
1.通过校企合作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实现《导游学》课程内容与导游岗位职责要求的充分对接,将与课程相关的旅游企业工作流程、运营案例、优秀人才等优质资源“融入”到实际的课程教学之中,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更加符合企业实际工作要求的导游服务的规范流程和导游服务技能,提高学生面向行业实际的应用能力。
2.通过校企合作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进一步增强任务任课教师的课程与岗位对接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助推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二)《导游学》课程校企合作建设的内容:
1.教学团队建设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双能力:课程教学能力和导游职业技能,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双能型教学队伍。课程负责人深入合作企业了解与所建设课程相对接的岗位工作,掌握岗位对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聘请2名以上的旅游企业高管和经验丰富的导游人员来校授课,授课课时不少于该门课程总课时(2016版培养方案32课时)的四分之一即8课时。具体为:旅行社创始人承担4学时教学任务:(1)旅行社业务(2学时);(2)旅游事故和突发事件处理(2学时) 旅行社总经理承担6学时教学任务:(1)导游人员素质和能力(2学时);(2)指导模拟导游实训(4学时)
2、制定课程标准
通过深入行业企业,掌握本课程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制定并完善本课程的课程标准。
3.与企业人士共同商讨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将旅行社的导游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引入课堂,使课程内容紧贴导游操作实际情况;根据企业人士建议新增内容:导游业务拓展——在线导游服务等 强化模拟导游实训;根据导游业务的实际情况调整其他内容优化教学内容:结合行业需求发展需要,特别是具体岗位对该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要求,重新规划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并将企业优质案例、工作流程等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使《导游学》课程教学内容有四分之一直接来源于企业。
4.共同制订教学文件: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教学大纲、实验(实践)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案例等教学文件的修订与优化,强化教学文件内容的实效性。
5.与企业人士共同开发教学资源
(1)共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共同录制精品景区实景及讲解视频。
(3)共同编写教学案例8个: “驴妈妈”旅游网站简介及操作流程;旅游百事通的旅游产品开发; 汇天阳光旅行社导游员职责;旅游百事通或汇天阳光旅行社团队导游服务规程;旅游活动计划和日程变更的处理案例 ;导游服务中常见问题和事故的处置案例; 张家界景区导游词 ;导游与游客矛盾化解案例。
6.邀请企业人士共同制定测试方案
探索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课程考核新机制、新办法、新途径,切实加强课程考核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7.共同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合作企业优秀导游员导游解说观摩、模拟导游训练。
8.每年开展课程建设研讨会。
共同开展教研活动三次以上,商讨内容为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评价分析教学效果等
9.教学资源上网:按要求将各种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供学生课外学习。
(作者简介:湖南人文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