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弢
根据仪式知识和考古建筑遗址复原图为基础,对仪式空间的相关内容进行相应分析,主要研究那些隐藏在“明堂”之中的内涵和明堂建筑的象征意义,以仪式空间为基础对人们怎样利用模式化的叙事构建具有价值的文化空间。
隐喻性设计的语言模式在历史发展中的表现模式也是不同的,是通过人们的不断思考和再次创造而形成的,有的变化比较简单,有的则是需要通过“一次转化”或是“两次转化”来构建,我们把其作为象征语言的提升和创造。一、明堂形制与礼仪空间的象征性设计
其中的物态空间,就是指由物质组建、表现多种礼仪展示以及认知空间的内容,它的类型有自然地理空间和人为构建的场所。两种类型分别表示自然区域和文化区域,第一种是没有被侵占或是损害的自然空间,后一种就是通过转化而形成的空间状态。其中的礼仪空间包括:宫室,它主要是周旋揖让,给进退的礼仪提供表演的载体。明堂构建是为了保证动作进行,在地理环境中构建的礼仪场所。
以考古建筑遗迹的复原图为基础,明堂比较宽敞明亮,是高台建筑的一种模式。主要是天子用来会见诸侯、颁发政令、祭奠鬼神祖先和四方教化等效用的一种载体,是宏观空间的一种体现。但是礼仪的进程随着历史的不断推移已经逐渐消失,现在也没有明确的说明。这就表明除去明堂位序变化所形成的仪式景观状态、还有明堂内部构建,以及其中标注人之位的“阶”、“门”等信息之外,有价值的信息还是比较有限的。
建筑遗迹和文献记载都证明,前堂后室是三代宫室通制,前堂主要是进行公共活动的区域,后室主要是隐私地带,其中周明堂建筑面朝太阳,宏伟壮观,象征着阳刚,是祭奠天祖、颁布政令、会见诸侯和教学的主要场所。二、明堂位序与空间叙事的象征性设计
建筑是对那个时代意识的融合,主要一象征的意味表达其深刻含义。而且建筑的实际含义,一般都是日积月累和效用技术等物质因素的不断隐藏,使其变得模糊不定。但是传统习惯、长久不变的文化构造和千年以来人们所追寻礼仪文化,其中还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不但明堂利用位置和方向来划分自我和他者,并且在先秦礼书所记载礼仪中也有所展示。比如《仪礼·士冠礼》主人迎接宾客从门到庙前需要在台阶上作揖,从而进入厅堂。其位序为:“主人升, 立于序端, 西面。宾西序, 东面。”通过门由庭升为堂,主人从台阶进入,客人从西方台阶进入,主人的方位主要朝东,而客人的方位主要朝西,从而形成一套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实行的空间符码。台阶的方位和人物的身份地位有关,西方主要表示客人的身份,东方主要表示主人的身份。如果客人和主人对位不相等,相应的进入的台阶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在《礼记· 曲礼》:“主人就东阶, 客就西阶。客若降等, 则就主人之阶。
这就表明,君王、宾主和庶民等地位和亲疏关系通过空间位置就可以表现出来,“阶“和”向“是礼仪中的代表,其含义和精华主要是随着参加仪式人员身份的转化而转化。社会生产力的变化、空间位置变化、空间权力都和其关系密切。三、明堂圣俗之间象征性设计
人类学对于空间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记载不同文化中人类是怎样利用一些基本构建来反思空间、创造空间,并且领会其中的象征意味。
明堂位序模式的拓展,还有一种就是根据月绕行居处的象征性宇宙王权礼仪。在《周礼·司寇》、《仪礼·觐礼》和《礼记· 王制》、《月令》等文献中都有说明,其中还有大范围的君王进行礼仪性绕行和象征性占有,君王不但每年都要逐个接受各个诸侯的朝见,君王自己还要巡查和拜访各个诸侯,一般五年为一个时间段,不同的季节都要去制定的四方之岳进行拜访。利用这种双向绕行,君王象征并且保护着社会秩序的正常运作。
东南西北四门八观和廊庑壁柱所邮件的封闭式空间,在明堂位序中也充分的表现出来了,逐渐深入,逐渐增高,通过台阶进入明堂,其中也代表了神圣和奥秘。在所有的明堂建筑中,最为关键的建筑就是四堂之后的“太室“,也就是通天屋,这个建筑位于四堂的坛台上,是一个圆形的圆形重屋复筰建筑, 主要是祭奠祖先仪式的中心地带,通过外部进入到内部的通道是处于西南室内的楼梯。这其实模仿了被称为”昆仑“的黄帝明堂,昆仑在中国古代是著名的神圣之山,其中明堂的来源就是测量日影的高台或是标杆。后来“匠人建国,水地以县,置槷以县,眡以景,为规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 以正朝夕。”郑注:“槷, 古文`臬 假借字。於所平之地中央, 樹八尺之臬以县正之。”实际上这就是对原来宇宙来源模式和领土占有模式的一种模拟。虽然周明堂和神农黄帝时代的明堂大不相同,和神农黄帝时期的明堂相比,要更加完备,属于比较繁琐的建筑群,但是所有明堂的位序排列,还是以模型为原型,表现其中的象征意味。化外之戎夷蛮狄四塞之国分列东西南北四门之外, 在外部形成了天然的保护墙。门中的诸子、诸男还有台阶上的公侯褚伯逐渐向上聚拢,形成同心方圆,其中的正中心就是台阶上的天子,也就是世界万物的中心,在君王之后就是通天屋,这就是由世俗通往神圣的主要道路,也是通往圣洁的道路,并且还是和神灵密切联系的主要方式。
(作者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