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霞+陶惠敏+庄美玲+邓颖红+黄炎珍
研学旅游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和旅游产品,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并提出要大力推进“研学旅行”旅游产品。本研究从旅游者感知的角度探讨大学生研学旅游各要素的重要性及表现性。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及IPA分析法对研学旅游的重要性和表现性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研学旅游目的地及旅游过程中的安全因素是研学旅游者重视并做得比较好的地方,需引起注意,未来需要着重探讨。
引言
研学旅游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和旅游产品,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研学旅行”旅游产品。国家的支持使研学旅游越来越受欢迎。据国际游学推广管理中心估算,近几年我国每年约有20万到30万人参加海外游学。而2015年我国大学生的人数为4018.1万,大学生研学旅游市场巨大。但目前,我国研学旅游的发展与相关研究都处于初始阶段,大学生研学旅游颇具研究价值。
一、文献综述
早在16世纪,就出现了欧洲旅游史上的“大旅行”事件,这是指贵族和乡绅子弟为文化或教育之目的而在欧洲各地长时间游历、学习的现象,属于最早的研学旅游。如今研学旅游却缺少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定义。西方学者对游学旅游或是教育旅游的研究集中在实证研究上,比如Erik H.Cohen指出在当前犹太教育中,旅游被作为是一种教育的工具,通过多种旅游形式,从中探讨犹太教育旅游中关键的挑战和问题。国内关于研学旅游尚未形成一致的定义,当前旅游学界较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如《旅游学刊》等)尚没有关于研学旅游的研究成果发表,已有研究的定义和类型并未受到广泛认可。有部分学者常将研学旅游与游学,留学等结为一谈,比如杨崇君认为研学旅游也称游学、修学旅游或者教育旅游。曾祺,吴必虎认为研学旅游是将教育和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旅游形式,包含一般教育旅游和成人访学旅游、国际学生和国内大学生的旅游活动,也包含语言学校、学校游览以及交换生计划,还有海外访学旅游。但也有学者持不同的意见。中国教育部基教司司长王定华认为,只有在有组织、有计划的集体旅游过程中,同学们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一起活动,一起动手,共同体验相互研讨,这才是研学旅游。由此可见,在研学旅游的仅有的研究中,集中在研学旅游的内在价值和特点的研究,以其中的文化价值及经济效益为主要内容,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法等其他研究方法,而基于IPA分析法对研学旅游的研究目前是没有的。综上,研学旅游与教育旅游、访学旅游、游学旅游、修学旅游等类型尚未清楚划分,在学术界缺少对研学旅游的权威定义,因此对研学旅游的定义与类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而本研究采用IPA分析法进行研学旅游的研究,是从新的角度,新的视野,从研学旅游的重要性和满意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由于研学旅游的研究较少,对于研学旅游的定义和类型存在争议,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通过访谈法和专家调查法,探讨大学生研学旅游的定义和类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课程实践是大学生研学旅游的主要形式,因此本文选择课程实践作为调查对象,首先邀请7名大学生参与座谈会,了解他们对课程实践的期望,梳理出旅游活动、旅游目的地、旅游成本、旅游收益、旅游组织者、旅游安全6个期望维度,涵盖了一般旅游的共性和研学旅游的特殊性。
接下来,问卷设计共分为两个部分:旅游者满意度及人口统计学特征。旅游者满意度由两组陈述组成,包括重要性和表现性,均涉及6个维度,22个题项。第一组是重要性,让被调查者判断各项因素对其的重要程度;第二组是表现性,让被调查者判断实际旅游的情况。设计成5点李克特量表,5代表完全同意,1代表完全不同意。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受访者的性别、学校、专业、课程实践的地点、持续时间及花费。在正式发放问卷之前,邀请了30名大学生进行预调研,并依据调查结果对问卷题项做出适当的调整。
(二)研究过程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6年7月,调查地点为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及广州大学城,简单随机抽样调查。同时通过滚雪球抽样方法在线上发放问卷,调查对象为具有课程实践经历的大学生群体。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问卷全数收回,有效问卷270份,问卷有效率达90%,说明问卷的质量有一定的保障。
本研究共采集了270个样本,涉及广东省的18所高校,均为一到四年级的本科大学生,其中男女比例基本为2:3,约63%为文科专业,37%为理科专业。数据显示,样本所参与的课程实践主要是在广州市内,课程实践的时间大多是持续4-7天,也有30%的课程实践活动仅一天,只有12%左右的会持续15天以上。另外,课程实践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通常都会对参与的学生发放补贴,因此近50%的大学生研学旅游者的花费低于200元。
三、数据研究及检验
(一)问卷的信度分析
本文首先利用SPSS16.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信度检验,选择克朗巴哈信度系数(Cronbachs Alpha)检验270个样本填写同一份问卷的结果是否具有内部一致性。一般要求α大于0.7,此时可认为问卷信度较好,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问卷设计得较好。结果显示,本研究的最终问卷信度系数高达0.946,说明该问卷量表具有很高的内在一致性,信度甚佳,可靠性强。详见表1。
(二)研学旅游各要素的重要性与表现性分析
1.研学旅游重要性分析。本文对22个题项进行数理计算,选取均值和标准差两个变量来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如表2。
在均值这一项中,重要性的总均值为4.05,中间值介于3.59到4.38之间,说明被访者的各项要素受到研学旅游者的关注和重视。关注度较高的前几项分别为增长见识、活动项目安全、住宿安全、制定应急预案、学到专业知识以及食品安全,说明研学旅游的大学生普遍看重的是旅游过程中的安全因素以及活动的收获。安全因素是各项旅游资源都会广泛出现的态度,,而增长见识以及专业知识这几项则是旅游者对于研学旅游的特定需求,这在前期的座谈会调查中也体现得较为明显,说明大学生对于研学旅游的专业价值要求较高。
研学旅游实践地的卫生条件、食住条件、交通条件这几项受关注的程度显然要弱一点,这意味着到目前为止,参与研学旅游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强调实践地的住宿、餐饮以及交通方面的要求。总体而言,大学生在进行研学旅游时,对于旅游过程中的专业价值比较看重,而对于实践地的其他方面并不是很在意。当然,以上分析仅仅是针对本研究做出的结果进行的阐述,随着研学旅游的发展和旅游理念的转变,大学生研学旅游重要性的题项的次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2.研学旅游表现性分析。由表2可知,研学旅游者感知表现性的22个题项均高于3.4,特别是增长见识、提早通知课程实践时间、食品安全、住宿安全、活动项目安全这5项分值均高于4.0,说明参加研学旅游的大学生对研学旅游的整体表现是比较满意的。
而表现性分值最低的五项均与组织者或指导老师相关,特别是在分享资料、关注学生需求这两个方面,反映了指导老师作用的局限性,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也普遍认为研学旅游补贴不够合理,没有提供多个方案及指导老师人数比例不当。
总体来说,仅从表现性分析来看,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对研学旅游的整体表现比较满意,平均值达到了3.81,但指导老师的组织和学校的补贴、组织者的安排还存在一定问题。
3.研学旅游的IPA分析。IPA分析(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即重要性及表现性分析法,,是一种偏于定性研究的诊断模型。它列出产品和服务的所有绩效指标的重要程度及表现性进行打分,将影响游客感知的各因素归入四个象限内。第一象限为维持区,第二象限为优势区,第三象限为机会区,第四象限为修补区。通过矩阵分析,决策者就能明白资源和计划应集中在哪个方面。
本文利用IPA分析方法,对研学旅游的大学生旅游者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见图1。图中,横轴是大学生群体对研学旅游的重要性,纵轴是实际表现情况,不同的指标都会产生一个具体的定位。数据显示,大学生旅游者对22个项目重要性的总平均数I等于4.05,表现性的总平均数P等于3.81,据此画出垂直相交的I轴和P轴,划分出IPA图的四个象限。
第Ⅰ象限的区域表示大学生旅游者对研学旅游的重要性和表现性都高,需要“继续保持”。旅游活动、旅游收益、旅游安全这三个维度都属于这个区域。但是从数据结果上看(见表2),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均值都高于表现性均值。换言之,大学生旅游者对这三项的满意度虽然较高,但还是低于旅游者对它们的期望,仍然需要继续改进。
第Ⅱ象限的区域表示大学生旅游者对研学旅游的重要性低,但是表现性高,“可能浪费资源”。在结果中,并没有任何一个指标处于该象限中,说明研学旅游整体是一个合理存在的旅游方式,各种旅游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
第Ⅲ象限的区域表示大学生旅游者对研学旅游的重要性和表现性都低,“不做重点考虑”。旅游目的地、旅游成本、旅游组织者这三个维度均属于这个区域。其实落入这一象限内的因素并非意味着完全不予考虑,因为现阶段的课程实践是由学校组织,旅游目的地、旅游成本、旅游组织者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确定,大学生并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因此对这些方面的关注度不高,暂时不重点考虑。但是随着研学旅游的发展,旅游者产生更多自主选择权的时候,这些方面有可能也成为旅游者重点考虑因素。
第Ⅳ象限的区域表示大学生旅游者对研学旅游的重要性高,表现性低,“急需改进”。在结果中,没有一个维度或指标处于该象限中,研学旅游整体看来表现不错,旅游者对其有较好的满意度,但也需要警惕不良现象的出现。
(图1的数字编号对应表2的各项指标序号)
四、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研究结论
根据研究结果来看,研学旅游的定义是学校或其他机构组织的,学生在一定指导下进行的以学习、调研、考察等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课程实践、专项调研、行业探访、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大学生夏令营/冬令营五种。
基于IPA理论对大学生研学旅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课程实践活动的满意度是比较高的,但旅游活动、旅游收益、旅游安全这三个方面仍然需要继续改进。
(二)建议
研究表明当今研学旅游活动还有待改进,本文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建议。
1.平衡游学比例,注重专业特色。研学旅游是以研学为目的的特殊旅游活动,因此组织者应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色对研学旅游活动进行设计和安排,让学生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专业知识。
2.更加重视旅游安全,完善安全保障机制。大学生对旅游安全十分重视,但目前的研学旅游活动的安全培训较少。相关部门和学校应更加重视旅游安全,加强安全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应对旅行活动组织机构或服务团体进行资质审查和质量评估。学校应对研学旅游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并建立应急预案。
3.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积极关注学生需求。指导老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安全外,还应在旅游前和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挥指导和陪同的作用。例如应主动分享往届研学旅游活动的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关注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4.研学旅游补贴弹性化,合理分配资源。被调查者在旅游花费维度上满意度相对较低,建议研学旅游的经费补贴应更加弹性化,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合理分配资源,保证各地区、各类高校均能顺利开展研学旅游活动。
5.提供多个活动方案,平衡师生比例。在现今的研学旅游中,研学旅游活动大多为组织者直接安排,学生满意度较低。组织者应提供多个活动方案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另外,组织者在组织过程中应适当增加指导老师的人数,与学生人数呈合理比例。
6.加强政府监管,优化研学旅游管理机制。对开展研学旅行的学校,政府应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将研学旅游的实施纳人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教育相关部门应建立研学旅游规范,以行业标准来规范研学旅行实施和操作的流程,同时培养专门的研学旅游管理人才,保障研学旅游有序和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