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旅游美食 > 旅游纵览·行业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张园 朱晔

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能够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有效性,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提出完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与途径,以进一步加强校企全方位高质量合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旅游专业作为高职旅游大类的核心专业,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而随着旅游行业发展的变化,各旅游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各高职院校如何把握旅游市场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切实落实校企深度融合与合作,真正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全方位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则成为旅游类院校和专业教师们需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问题与缺陷

在实践过程中,虽然高职院校和相关旅游企业在某种意义上实施了一定程度的校企合作,但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有待加强,校企合作在实践操作过程与最终效果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与缺陷。

(一)学生参与企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的最常见模式是学生去相关的旅游企业参与实习,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生参与企业实习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与缺陷。

旅游类专业作为高职院校文理兼收的重点专业之一,其面向的就业领域与岗位相对较多,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广泛的实践操作领域,例如旅行社、酒店和景区等。因而旅游类专业学生在大二或者大三年级必须参与规定时间的校外实习或顶岗实践,然而由于目前很多旅游企业由于经营管理和运营、用工成本等方面存在一些固有和客观的问题,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不强烈,校企合作规模十分有限。例如旅行社作为一个典型的旅游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客观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淡旺季的不同,旅行社在用工规模上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来到旅行社,由于旅行社条件所限、学生自身经验不足和旅行社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学生能真正参与和学习到旅行社核心业务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学生在旅行社实习只能做些“打杂”的工作,实习的意义和效果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实习的三大类型传统企业分别是旅行社、景区和旅游酒店,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例如茶楼、咖啡室、康乐中心、会展公司、旅游策划公司等,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不够高,一方面有观念上的原因,而另一方面,从学校自身出发,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学习不到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导致学生去这些类型的企业参与实习与就业存在客观上的障碍与困难,最终导致能够参与接纳学生实习这种最常见校企合作模式的旅游企业十分有限。

第三,学生参与实习的目的是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而目前学生去旅游企业参与实习时,纷纷感觉在学校学习到的书本知识没有用,而在企业学习到的实践技能又有限。最根本原因还是教师在授课模式上依然采取传统的“满堂灌”式授课方式,在课堂上,学生很少能够参与如置身于企业真实环境当中的仿真模拟练习,而在企业实习又缺乏专业的理论导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学生的实践操作知识与技能大多是向自己的“师傅”或者“领班”学习,这样虽然能够学习到企业操作一线的知识与技能,但是知识的系统性不够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也较为有限,因而如何将学生的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第四,评价学生实习的相关考评制度有待完善。学生参与实习的最终成绩大部分是由校内教师和校外企业方教师共同给定。但评定成绩的教师不一定能够掌握学生参与实习最真实全面的情况,教师给学生打分没有可参考的凭据,最终往往是出于对这名学生的个人印象出发,学生参与实习的表现与最终得到的成绩往往不相符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成绩评定往往流于形式,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实习表现与成绩。

(二)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引进了企业方人员,邀请企业人员共同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但这种校企合作力度也比较有限。一方面,企业人员希望学校能够开设一些从事企业工作所需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但学校由于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这类课程的设置难度又比较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依然存在固有的缺陷与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广度也比较欠缺。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是一个复杂且全面的系统工程,企业人员往往无法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各个环节,例如课程标准的编制、课程计划的实施、课程的考核模式等,企业人员能够参与设计与编制的部分很有限,导致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力度和广度不够大。

二、完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一)实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虽然目前部分院校已经初步实施了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归结起来,则是企业需求与院校需求脱节,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策略,一方面邀请企业方管理人员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活动,另一方面选派教师下企业锻炼。例如,可制定“企业训导师”制度,邀请企业方人员担任学生的企业训导师,企业训导师不仅要向学生传达企业的精神理念、企业文化等思想,还要与校内教师一道,共同参与制定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邀请企业训导师参与课程体系的设置和一部分教学计划的实施。某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可由企业训导师担任主讲师,甚至可调取企业的相关设备与资源,以弥补学校相关资源的不足。例如可让学生直接接触学习一些旅行社日常经营活动中使用的报表、派团单等,或者让学生去星级酒店前台,直观感受与学习酒店管理操作系统与软件的界面及简单的使用方法等。

对于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来说,则需加强教师队伍整体执教水平与执教能力的建设。“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制定激励和扶持政策,促使教师加强技能学习。同时提供条件促进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养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加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要进一步深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邀请企业方人员参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设置一些与社会需求相衔接、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就业面的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积极研究旅游行业发展新趋势、新现象、新问题,设置能够适应行业发展方向的新型实战类课程,邀请企业方人员和校内教师共同授课。值得注意的是,从事旅游行业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与知识,一定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等也是必备的基本素质,因而应加强团队合作与沟通类课程、口才训练和职业礼仪类等课程的课时比例,部分课程的教学场所可以直接在企业进行,授课效果会更好。

(三)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制度建设

学生实习环节不仅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也是实施校企合作的最直接和最有效途径之一,需要进一步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制度建设。首先,建立“学生实习企业库”,拓宽学生实习企业的领域,在稳固旅游专业学生实习的三大传统企业(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实习路径,建立学生实习企业的“3+N”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广泛的社会实践、如进入会展公司、策划公司、高端茶楼、休闲度假村等企业,接触新领域、学习新技能。

第二,签订完善的校企合作协议。其中对于学生参与实习的具体工作部门、工作内容和培训计划要有明确的规定,保证学生能够学习到有效的知识与技能,经常听取学生意见反馈,定期与企业进行沟通,保证学生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

第三,建立双导师制度。为每一名参与实习的学生选派企业和校方指导教师,为学生在参与实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梳理,学生定期向导师递交阶段性实习报告,包括自己的实习内容、实习感受等。而对于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可尝试采取“四方评价”制度,也就是在双导师评定实习成绩的基础上,引进学生自评和客户评定。要求学生客观公正地对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给予评定,同时不定期邀请一部分接待客户,对学生的实习表现给予评价。这也就在客观上要求学生必须深入企业一线,在掌握了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面对面为客人进行接待服务等工作,客户评定最能直观有效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表现,因而可尝试建立“四方评价”制度,完善学生实习成绩的综合比较与评定。

三、结语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专业人才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但在实施过程中,仍有诸多细节与问题亟需分析与研究。实施切实有效的校企合作制度需要企业、学校、学生,甚至家长、社会、行业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等的多方参与与整合,从市场需求出发,以服务学生就业与成长为根基,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计、实习实训制度的建设,以及教材的编写、考评制度的建立等各个方面入手,研究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模式与制度,并且不断改革与完善合作的手段与途径,真正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496868.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