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鹰西
抚州生态资源优势明显与生态旅游发展水平较低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反差,基于这一现状,研究抚州生态旅游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提升抚州生态旅游发展水平,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理顺管理体制,实行经管分离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重视社区参与,探索多元化的参与路径;推动立法建设,建立透明公正的监督体系。
一、研究背景
抚州位于赣东,紧靠鄱阳湖,毗邻武夷山脉,辖临川、南丰、乐安等1区10县和1个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88万平方千米,总人口超过397万(截止2014年末)。从旅游资源类型来看,抚州具有以名人为核心的临川文化为基础的人文生态景观,如名人雕塑园、汤显祖纪念馆等;具有丰富的生物景观与地文景观,主要以山岳型旅游资源和自然保护区为表现形式,如大觉山旅游区、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生态旅游景观,如南丰蜜桔、广昌白莲等;具有奇异的湿地生态旅游景观,如法水温泉、临川温泉、麻姑山“玉练双飞”瀑等。从旅游业态和产业融合角度来看,抚州的生态旅游多数与乡村旅游、古镇旅游、农业旅游、温泉旅游、休闲旅游等融合发展,如乐安流坑古村游、资溪大觉山漂流、南丰蜜桔采摘游等。可谓是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尤其是绿色旅游资源,全市森林覆盖率为64.54%,被标准排名研究院评为“2015年中国大陆城市‘氧吧50强”。
2015年,全市实现旅游收入184亿元,同比增长38%;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约为3630亿元,同比增长37%。由此得出,抚州市的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总收入仅为5.07%。此外,201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05.14亿元,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6723.8亿元。由此得出,抚州旅游收入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约为16.65%,低于全省21.71%。而生态旅游作为抚州旅游业的新兴发展形式,抚州具有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与生态旅游发展水平明显不协调,因此,如何将抚州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如何提升抚州生态旅游发展水平,这是亟待专家学者们思考的问题。
二、抚州发展生态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引爆抚州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不论是从生态文明理念、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契合度,还是从旅游资源永续利用、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和旅游者追求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来说,抚州发展生态旅游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理念不谋而合
从人类发展史来看,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现在的第四文明——生态文明,在这四个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通过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来显现,见表1。要实现全面发展,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均衡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旅游者审美的最高层次是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这个层次是基于生态旅游者构建了“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伦理,与生态文明理念不谋而合。
(二)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均衡器
旅游业中开发与保护的问题,一直是旅游业发展的难题。一方面,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模式来看,为保护而保护、为开发而开发这两种模式都是消极和片面的,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本身就不是旅游资源,为开发而开发的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盲目性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而生态旅游正是在保护前提下所进行的旅游开发活动。另一方面,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发展生态旅游更能够体现旅游业中的生态正义,当前较多旅游地以牺牲当地居民的生态环境、资源等为代价发展旅游,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生态正义是指在自然资源开发、使用以及生态责任的分担上要合乎公平,体现公道。现实中,旅游业中的种种生态不正义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人际生态不正义和种际生态不正义。而生态旅游者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性表现之一是保护当地的资源、环境,尊重当地的文化。生态旅游更加追求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旅游能够满足旅游者追求深层次的旅游体验
旅游者的核心追求是合理价格基础上的深层次旅游体验,当前旅游者“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景点拍照,回来一问啥都不知道”的“走马观花式”旅游现状与旅游本质明显不符。而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主要是自然资源为主,基于此开展的特色旅游项目具有较高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这就满足了旅游者追求深层次旅游体验的需求。
发展生态旅游是推动旅游扶贫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生态旅游者的责任包括促进旅游社区经济发展,因为发展生态旅游必然会对当地居民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如限制当地居民粗放型地生产生活方式等。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收益可以部分缓解旅游发展产生的矛盾,相当于对当地居民进行了旅游生态补偿。另一方面,生态旅游在内容上与乡村旅游有很大的交叉。到2020年,我省要通过发展旅游力争带动20%以上的贫困人口,55万人实现脱贫。2015年,我省在21个试点县21个贫困村开展旅游扶贫,其中包括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麻坑村。这些试点村不仅要充分利用财政扶贫资金,而且要借助旅游这个平台尽快改善贫困的经济状况。
三、抚州发展生态旅游的着力点
“绿色崛起,跨越发展,建设幸福抚州”已是抚州市的发展战略,并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大力推进绿色崛起,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为提升抚州生态旅游发展水平,结合抚州实际,应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实施。
(一)理顺管理体制,实行经管分离制度
美国国家公园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垂直管理模式,分工明确、职责明晰,有效避免了多头管理的弊端。新西兰国家公园实行的是政府和公众双向平行参与的“双列统一管理体系”,新西兰还有一个强势的“保护部”。而我国目前的保护管理实行综合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相结合,国家环保部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林业、农业、地矿、水利、海洋等部门在各自范围内进行管理,呈现多头管理的局面,权责利不对等,效率低下。
在景区实行经管分离制度,要明确政府的权利边界,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专注于资源的保护与监管工作。对景区内的旅游项目实行特许经营制度,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政府负责建立健全特许经营制度,一切围绕资源、环境的保护。我国景区内实行的特许经营虽然也是企业化运作,但部分政府部门为了得到更多利益,往往下设一个旅游公司负责经营和管理,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特许经营。此外,我国旅游地旅游项目的经营期限较长。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旅游设施
美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对资源保护的资金绝大多数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财阀捐赠等,门票和特许经营费只是构成资金的少数。但在我国旅游地,国家财政拨款明显不足,地方财政也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使得景区过度依赖门票经济,投入到旅游保护的资金无法得到保障。对于流坑古村的保护开发,虽然乐安县从2013年开始设立了“流坑古村保护专项基金”,但与真正的资金缺口相比,实在是杯水车薪。制约流坑旅游发展的第一大因素当属交通因素,可进入性差直接导致游客量的减少,从而降低了经济效益,旅游反哺资源、环境的保护资金随之减少。提升流坑的生态旅游发展,亟需在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上下功夫,包括交通设施、住宿设施、餐饮设施、旅游公厕等。
(三)重视社区参与,探索多元化的参与路径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程度、广度是生态旅游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旅游景区的社区参与多数是参与经营接待服务,或者进入景区相关企业就业,这是社区低层次参与旅游的具体表现。高层次的社区参与是指生态旅游的规划、决策、经营、管理、监督等全过程都考虑了社区的基本诉求。在我国能体现这种较高层次的社区参与模式主要是股份制,多方联合创立股份制企业,明确各方产权关系,通过土地、资金、管理与劳动共同参与旅游开发。抚州发展生态旅游也可以探索股份制、农户+农户、社区+居民+非政府组织等多种社区参与路径。
(四)深挖当地文化,开发特色生态旅游产品
在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拨款不足的前提下,更要打造以蜜桔、白莲、漂流、温泉、山体、傩舞、古村落等为基本元素的点—线—面—区域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将当地文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静态审美和动态参与相结合,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增加旅游综合收入,这样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回笼到进一步开发精品旅游和资源、环境的保护上来从而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五)推动立法建设,建立透明公正的监督体系
国外很多生态旅游发展较成熟的国家都建有一套自上而下的法规体系,但我国旅游业第一部综合大法——《旅游法》直至2013年10月1日才得以实施,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至今还未出台。虽然《旅游法》规定了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针对景区如何控制游客接待量也提出了一些措施,但实施过程中的执行力和监督力不够,所以效果没有预期好。这就需要政府有较强的执行力和建立公正透明的监督体系。
此外,抚州的旅游发展在信息建设方面比较缺乏,无论是抚州旅游的相关网站的数量、特色化还是利用微信、微博等APP建设方面都比较落后。当前是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借助大数据,大力发展“旅游+互联网”,进而提升抚州生态旅游发展水平。
(作者单位:中共抚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