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志湘
随着贵广和沪昆两条高铁的陆续开通,贵阳已经成为西南高铁中心,旅游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契机。充分利用交通、气候、生态等多重优势,构筑全域旅游环境,从而真正实现贵阳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
引言
作为三线城市的贵阳,地处山地丘陵之间,享有“森林之城”和“避暑之都”的美誉,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又因其独特的气候,被称为“爽爽的贵阳”,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但是高速铁路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长期以来运能与运量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这严重影响了贵阳城市发展的步伐,也影响了贵阳旅游的发展。但是,随着贵广高铁和沪昆高铁贵阳段的陆续开通运营,贵阳已经成为大西南地区的高铁中心,在全国的高速铁路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时速达到300公里左右的高速铁路,与陆路其它交通运输方式比较的话,具有安全可靠、方便快速、准点准时、乘坐舒适程度高等优势,它的建设和开通对于区域旅游和沿高速铁路线旅游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旅游交通的便捷,运输速度的加快,使得人们在心理上感觉行程在缩短,这就扩大了人们的出游半径,提升了人们出游的意愿,改变了人们出游的方式,也使人们的旅游动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都将给高速铁路沿线旅游和高铁中心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西南高铁中心的贵阳,其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来有的挑战。
一、贵阳旅游发展的现状
贵阳旅游资源丰富,对旅游发展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拓展旅游市场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借助贵广高铁、沪昆高铁贵阳段的开通,贵阳与省外多个城市、知名的旅游集团签订了《旅游发展框架合作协议》;建立了政府、旅行商、航空公司相互联动的境外旅游促销机制;组织参加各种国内旅游节会。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活动,2015年,全市旅游接待8477.8万人次,同比增长17.1%,旅游总收入1040.53亿元,同比增长19%;住宿业营业额52.19亿元,增速15.4%(其中限额以上营业额20.3亿元,增速7.2%;限额以下营业额31.9亿元,增速21.2%),相比2014年13%的增速提高2.4个百分点。贵阳旅游发展的整体趋势十分喜人。
二、贵阳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以来,贵阳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其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引擎,但是在新的经济常态下,目前也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发展的模式和手段均有一些问题。
(一)旅游收入结构单一,门票经济问题依然突出
贵阳市目前主要的旅游景区如开阳南江大峡谷、天河潭、修文桃源河景区等重点景区,其主要的收入依然依靠的是出售景区门票而获得的收入,正是因为依靠的是门票经济,不注重旅游产业素质的提升和综合性收入所带来的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从而导致多样性的游客消费不足,发展的模式单一。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贵阳旅游产业程度不高,旅游产业企业的规模小,难以适应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
(二)旅游产业结构链条短,产品开发创新滞后
目前,贵阳旅游产业的链条虽然已经基本形成了旅游六要素的体系,但是旅游行业企业往往都是单打独斗,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旅游产品的开发创新能力较弱,难以在旅游各个环节实现有效的突破,与外地旅游集团和周边旅游城市相比,竞争力明显偏弱。
(三)城市旅游大环境较差,游客旅游体验效果弱
贵阳作为三线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但是由于最近五年,贵阳城区和周边道路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区道路交通、空气污染指数以及流动人口问题,导致到达贵阳的旅游者旅游体验效果不好,形成脏、乱、差的负面印象,这给贵阳旅游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四)游客人均消费水平偏低,旅游定位需要提升
据统计,2015年到贵阳旅游的过夜游客人均消费仅为622.3元,而在临近的昆明市,过夜游客的人均消费就达到了799.36元/天,很明显,贵阳旅游的游客人均消费水平偏低,旅游消费定位偏低,这也直接反映出贵阳旅游的整体水平依然偏低,消费结构需要进一步升级换代。
(五)旅游服务水平需要提升,旅游人才相对缺乏
随着贵广高铁和沪昆高铁长贵段的开通,贵阳旅游人数出现快速的增长,大批外省游客涌入,使得旅游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旅游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陡增,服务水平不升反降,发生了多起影响旅游行业的重大服务质量事故,再加上旅游行业投资增加,人才需求旺盛,行业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旅游人才。
三、贵阳旅游发展转型升级的思路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常态,经济结构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升级也是势在必行。而贵阳随着高铁通向周边省份省会城市3小时经济圈的逐步形成,其作为祖国西南高铁中心的地位已经无可撼动,省内经济龙头作用将愈加明显,在全省实现同步小康的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榜样效应。旅游本身作为关联带动性极强的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贵阳旅游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就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笔者就自己的研究和见解,提出贵阳旅游发展转型升级的思路如下:
(一)打造贵阳全域旅游发展新体系
全域旅游目前是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提出的未来旅游发展的新方向,那么,全域旅游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呢?旅游业本身是综合性的经济产业,涉及到其他各行各业。 全域旅游就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把旅游业作为优势发展产业,通过对区域内各类经济社会资源如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明显的升级和区域资源有机整合、各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功能,从而实现以区域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打造贵阳全域旅游也就是要真正整合全市的各类经济社会资源,形成统一的发展合力,以旅游业发展作为龙头,带动各行各业的竞速提升。而全市人民也要形成大旅游概念,全方面、全角度、全覆盖的体现贵阳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包容,提升来筑游客的旅游体验。
(二)建设贵阳智慧旅游发展新模式
智慧旅游的建设仍然要着眼于来筑旅游者的落地服务,从体验的角度真正为旅游者游览提供最大的便捷度和最好的体验度。打造智慧旅游城市是提升旅游便利程度的有效途径,是适应未来旅游散客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这要求首先要建设本土特色的旅游电商平台,贵阳建设了“爽游在线”,其一方面作为OTA落地服务提供商,可通过OTA攫取较大的客源市场,为游客提供完善的落地服务;另一方面,“爽游在线”作为贵州最大的专业旅游电商平台,可以利用大数据的分析技术,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的整合和服务的病例。其次要加强与OTA企业的合作;OTA企业不能单独的将其看做一个分销平台,它实际上也是一个旅游营销综合体。根据贵阳作为全省旅游集散中心的这一实际情况,要以贵阳为中心,辐射全省的各类旅游产品在各大OTA企业整合上线。同时可运用“旅游营销事件差异化”的手段,协调各旅游企业拿出较大幅度的优惠,在OTA全线进行“贵阳旅游季”的推广活动。最后要注重智慧旅游产业链的打造。智慧旅游产业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由政府牵头,积极与IT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进行对接。整合旅游链条上的相关产业,借贵阳打造大数据产业的东风,招商引资,进而带动智慧旅游产业整体的发展。
(三)创新贵阳旅游产品设计新亮点
贵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拥有2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在部分村寨保持得十分完好,各种民族节日活动众多,素有“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之称。而且,近几年,贵阳市连续举办了“贵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大数据博览会”、“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等在国内外、省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活动,大大丰富了贵阳旅游产品设计的潜在资源,因此贵阳作为具有显著资源特色的内陆城市,完全可以继续借助贵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贵州酒博会等系列活动,在营造贵阳城市知名度的同时,开发设计适合国内外参会者的旅游新产品,实现旅游产品开发的特色化、系列化、规范化和高级化。
(四)推广贵阳旅游高端定位新形象
贵阳在客源市场的绝大部分游客脑海中依然是那个深居大山深处的城市,城市旅游形象难以与诸多国内相似城市比肩。因此要充分利用贵阳民俗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山水等旅游资源,大力培育地方特色鲜明、组合有序的系列化旅游主题精品。要围绕生态、山地、访古、休闲、文化等特殊资源,突出“度假、娱乐、亲子、休闲、健身”主题,完善提升贵阳市“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生态旅游”等特色形象定位,形成以“气候——避暑——产业”旅游为骨干,大力推广世界宜居城市和旅游度假名城的高端城市新形象。这是贵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努力方向。
(五)提升贵阳旅游消费水平新层次
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具有强大的带动产业发展和辐射作用,旅游市场的繁荣,将有力促进文化、金融、商业等其他绿色产业发展,贵阳要构筑旅游产业的全链条,升级旅游接待的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着力提升游客的消费层次,使之迈上一个新台阶,这样,旅游业与其他各产业、城乡环境以及各类经济社会资源融合发展会继续加快,混合经济业态将得到发展,游客消费水平将会明显提升。
四、结语
贵阳目前即将坐拥祖国西南高铁中心的宝座,由此所带来的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也将喷涌而至,同时贵阳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这些都倒逼贵阳旅游需要进行转型升级,真正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作者单位:贵州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