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若飞
高校旅游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独有的体系,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得注意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适合在我国新形势下的具有综合素质的旅游人才,所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计应该设定为对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教学计划要紧跟社会的现状,培养在市场需要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在旅游课程的实践阶段,学生的实践与认知能力要得到提升。综合来说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应该着眼于专业能力强、认知能力好、基本素质高的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转型期间的特殊旅游从业者的需求,更好的服务于我们旅游业健康、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
回顾旅游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79年,那时候就开始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以旅游为专业的学校,在大学的教育中旅游专业的设置开始于1980年,杭州大学对外招收的旅游专业的学生成为了我们第一批专业的旅游从业者,从此旅游管理专业在高校中稳步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也应对这一需求一步步发展壮大,也有了专业的师资队伍。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范围内旅游专业在各高校中都成为了重点建设的科目,旅游管理作为一支新生的力量,在高校专业的成长了凸显出了不一般的潜质,发展十分迅速很快站稳了脚跟,但是在这其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矛盾
旅游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市场。旅游业发展至今对于高素质以及综合性的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但是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培养的旅游人才和市场的对接上存在不对称的现象,旅游从业者整体上表现为拱需紧张,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还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也是旅游业在现阶段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通过旅游业内部人士反映,高校培养的旅游从业者在基础知识的理解上很扎实,但是在具体的实践的与运用的过程中,无法有效的解决实际的工作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出现的根源在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达不到要求,无法了解实际的市场要求,也就不知道该如何去调整。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传授为中心忽视能力培养
旅游的实践教育应该是专业教育的重点内容,而不应该只是完成要求而走形式,借助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更加的贴切的感受到从业者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找到自身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与人沟通和管理的能力,为自己的从业提供帮助。但是从一些大学的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都主要对专业知识讲授,实践的环节很少甚至没有,学生的就业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面对这样现状,高校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实践教育对于学生专业的培养、素质的提升、应用能力的规范等都有着很大的帮助,高校应该适应现阶段的市场需求,着重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教学与实践要紧密的结合起来,制定人才培养的策略,找到创新的教学方法,逐步满足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策略
专业内容的设定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它决定着旅游从业者发展的具体方向,内容的设定涉及到课程选择、教学师资、内容新颖、方法探索以及教学手段的制定与实施,属于一个综合性的项目工程,专业的设定可以有效的利用好教育资源,调整教学的思路,对于创办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校有着有强的现实意义。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人才的培养在专业教育上应该适应经济建设的特点,培养多元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科学定位于应用性的本科层次
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一个角度来说它比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更加的宽广,而且涉及到的领域也更加的有针对性,知识结构的传授也更加的有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就业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毕业生不仅不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以及技术的相关培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相比于学术研究的学生来说,旅游专业的培养要更加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很快的融入到新的环境之中,通过自身的能力解决一定的问题。
(二)教学计划要强调培养出人才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
课程的建设与设计可以有效的带动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设定是课程传授的重点,也是专业从业者培养的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施是通过课程的设置来实施的,它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课程的内容应该更加的灵活,根据从业的不同特点设定不同的情境进行模仿,也可以请到从业多年的工作者进行现场的传授,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执行教学的任务
(三)构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的教学体系应该成为重点的建设项目,因为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是最为牢靠的。所以传统模式的教学应该逐步向着实践类的教学开始发展,在现阶段应该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有创新性和综合性的实践基础,学生的实践环节应该充斥在整个大学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自身的技能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就达到了目的。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